APP下载

观察丙种球蛋白(大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

2020-04-25赵春华付迎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赵春华,付迎新

(北京怀柔医院儿科,北京 101400)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小儿川崎病患者血管内皮出现免疫炎症状况,会牵涉到全层血管壁,严重者引发冠状动脉瘤破裂或心肌梗死,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2]。本研究观察予以小儿川崎病病患实施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模式的成效,提供给实践治疗有价值的指导,如下所示为报告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患儿均是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一共是60例,明确诊断成小儿川崎病,时间范围是2014年1月~2018年12月,均满足川崎病的诊断标准[3]。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把60例患儿划分成两组,即各具备30例的研究组、参照组。其中,研究组具有男性以及女性分别是16例、14例,年龄平均是(2.2±0.5)岁,平均病程为(5.8±0.6)天;参照组具有男性以及女性分别是18例、12例,年龄平均是(2.6±0.8)岁,平均病程为(6.0±0.5)天。对比两组的相关资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将阿司匹林、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药物举措,应用到此次研究的参照组患儿中,即服用阿司匹林(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3020321),30~50 mg/(kg·d),分三次,另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国药准字S10970081)0.4 g/kg,1次/d静脉滴注,连用5天,在退热三天以后,调整阿司匹林每天用药剂量为3~5 mg/kg。研究组落实丙种球蛋白(大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举措,阿司匹林剂量相同于参照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2.0 g/k单剂使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评价研究组以及参照组的治疗疗效,主要是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其中,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指标达到正常状态,即为显效的标准;如果症状和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而且良好的改善了实验室指标,即为有效的标准;如果治疗前后无差异,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 1.0统计学软件,分别以均数±平均数(±s)、(n,%)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结果,分别以t、x2进行组间对比。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2.1 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比较

如下表1所统计,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

表1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n(%)]

2.2 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情况

如下表2所统计,研究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参照组,P<0.05。

表2 对比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s)

表2 对比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s)

组别 发热消失时间(d) 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d) 手足肿胀消失时间(d) 黏膜充血消失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2.1±0.3 2.0±0.6 4.3±1.3 2.0±0.9 10.1±1.1参照组 3.5±0.1 3.7±0.2 7.5±1.1 3.9±0.2 14.2±1.3 t 9.03 4.58 5.21 8.36 5.58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川崎病是一种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具有相对繁杂的发病机制,能够导致冠状动脉病变,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是有效的治疗举措。本研究对于部分小儿川崎病患儿,实施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模式,进行观察此方案的治疗成效,提供给实践治疗有价值的指导。阿司匹林为典型的解热镇痛药物,可阻碍血小板合成血栓素A2,有效抑制血栓形成。此药物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不良反应少[3]。但单独用药治疗小儿川崎病效果十分有限。丙种球蛋白为一种免疫血清球蛋白,能够对血管损伤产生抑制,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问题。丙种球蛋白能够中和患儿体内抗原抗体,避免单核细胞于PDGF-3中表达,同时可减少内皮细胞凋亡量,提升免疫调节功能以及患儿抗感染能力。另外,丙种球蛋白能够阻断血管表面免疫反应,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通过采取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可以进一步施展药物作用,减少病程,及时的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更显著。

4 结 语

综上所述,采取丙种球蛋白(大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小儿川崎病效果更理想,是提升总体治疗有效率重要举措,而且积极的改善临床状态,推动患儿尽快的康复身体,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miRNA-145和miRNA-143在川崎病患儿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