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作用探讨

2020-04-25田云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收缩压插管芬太尼

田云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麻醉科,江苏 徐州 221002)

老年患者本就存在多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且身体机能偏弱,因此,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中容易受到麻醉药物影响,进而发生应激反应,造成内部血流动力学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大大增加了麻醉风险性;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麻醉要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方式,以此确保麻醉效果和手术实施安全性。本文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在年手术患者之中,以此探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时间:2017年4月~2019年4月),电脑抽选例数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的麻醉方式:芬太尼麻醉,靶控瑞芬太尼麻醉。

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男性与女性分别:15例、10例;年龄65~85岁,平均:75.55±5.32岁;体重47~78 kg,平均:63.33±10.22 kg;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肌疾病患者例数分别:10例、9例、6例。

研究组:25例患者中有男性与女性分别:14例、11例;年龄64~86岁,平均:75.67±5.12岁;体重46~79 kg,平均:63.21±10.13 kg;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肌疾病患者例数分别:10例、8例、7例。

纳入标准:依据ASA分级为II级与III级;意识清楚,能够配合研究进行。

排除标准:贫血、肺部功能障碍、相关药物过敏。

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高,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的麻醉方式:芬太尼麻醉,靶控瑞芬太尼麻醉。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均予以禁食、禁水,并予以肠道准备;术前半小时注射阿托品(0.5 mg)与咪达唑仑(2 mg),进入手术室之后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滴注3~6 ml/kg.h复方氯化钠溶液。

研究组:依次注入咪达唑仑(0.05 mg/kg)、靶控丙泊酚(3.5 ug/ml)、顺苯磺阿曲库铵(0.15 mg/kg)、靶控瑞芬太尼(3 ng/ml);麻醉诱导后的3 min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量维持在8~10 ml/kg,麻醉维持方式:靶控丙泊酚(2.5 ug/ml)与靶控瑞芬太尼(2.5 ng/ml)[1]。

对照组:麻醉诱导采用3 ug/kg芬太尼和采用0.03 ug/kg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2-3],其他药物的使用方式与剂量与研究组一致。

1.3 观察项目

对组间的拔管时间、认知能力恢复时间和术前、插管后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1.4 数据处理

SPSS 21.0系统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拔管时间、认知能力恢复时间和术前、插管后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情况)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指标比较存在差异性则P<0.05。

2 结 果

就研究组而言,拔管时间(17.55±5.43 h)、认知能力恢复时间(13.21±3.55 h)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插管后的心率(74.21±8.55 次/min)、收缩压(124.15±14.34 mmHg)以及舒张压(70.54±8.77 mmHg)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小,P<0.05(差异显著)。见表1、表2。

表1 拔管时间、认知能力恢复时间数据分析表(±s,h)

表1 拔管时间、认知能力恢复时间数据分析表(±s,h)

组别 拔管时间 认知能力恢复时间研究组 17.55±5.43 13.21±3.55对照组 35.98±6.55 30.21±5.56 t 10.82 11.77 P<0.05 <0.05

表2 术前与插管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幅度数据分析表(±s)

表2 术前与插管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幅度数据分析表(±s)

项目 组别 术前 插管后 t P心率(次/min) 研究组 75.21±8.55 74.21±8.55 0.47 >0.05对照组 75.61±8.56 86.21±10.16 6.86 <0.05收缩压(mmHg) 研究组 126.66±15.55 124.15±14.34 0.73 >0.05对照组 126.79±14.44 137.76±12.22 4.97 <0.05舒张压(mmHg) 研究组 74.44±9.56 70.54±8.77 2.01 <0.05对照组 75.12±10.11 81.23±10.33 3.51 <0.05

3 讨 论

瑞芬太尼具有镇痛起效快、药效强、安全性高、体内代谢快、药物半衰期短等诸多药物应用优势性,该药物属于芬太尼类型的阿片受体激动剂,能够持续性反复给药,并且用药之后不会对机体血流动力学造成太大影响,不经肝肾代谢过程,不会损害机体的肝肾功能,在手术中用药可以获得足够强度的镇痛效果,可以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进行抑制,并且,瑞芬太尼在患者机体内部的半衰期相对较短,术后的苏醒速度相对更快[4-5];相关资料显示,瑞芬太尼停用后的8 min之后,其基本体内代谢程度达到90%之上,并且,代谢过程不会影响胆碱酯酶,与芬太尼相比,其镇痛效果更为显著,是其20倍之上[6-7]。

结合数据:就研究组而言,拔管时间(17.55±5.43 h)、认知能力恢复时间(13.21±3.55 h)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插管后的心率(74.21±8.55次/min)、收缩压(124.15±14.34 mmHg)以及舒张压(70.54±8.77 mmHg)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小,P<0.05(差异显著);数据表明:瑞芬太尼由于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并且其代谢物不具有生物学活性,基本不会对机体造成太大影响,应用优势性明显;由此可见,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在年手术患者之中,具有应用安全性,对患者机体影响相对更小。

猜你喜欢

收缩压插管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