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2020-04-25汪建利刘江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风病中风脑组织

汪建利,刘江波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医院疼痛康复科,河北 张家口 075400)

缺血性中风也称脑梗死,在中医学为“中风”范畴,往往因脑供血血管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症状,由此使得脑组织功能受到损害。中风恢复期对于预防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关键作用,可使得临床预后、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本文选取74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湿证患者,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6年2月~2 0 1 8年8月7 4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湿证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53~75岁,平均(66.51±1.58)岁。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3~74岁,平均(66.48±1.55)岁。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病变;预估生存期少于3个月。两组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合理肢体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化痰祛湿方治疗,药方:半夏9 g、天竺黄9 g、白术9 g、猪苓9 g、生蒲黄6 g、石菖蒲10 g、藿香10 g、赤芍12 g、生苡仁12 g、泽泻12 g、茯苓12 g、陈皮12 g,以水煎之,1剂/d,分成早晚两次进行服用,150 ml/次。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主要化痰穴为丰隆,膻中,且根据益髓醒神法进行加减,益髓醒神穴位主要为通里、悬钟、金津、玉液、廉泉、百会、四神聪,通过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

1.3 观察指标

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取NIHSS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缺损程度越高[1]。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取SPSS 20.0系统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x2完成结果验证,计量资料以t完成结果验证,若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n=37) 15.63±1.63 14.30±1.23 3.962 <0.05观察组(n=37) 15.61±1.58 12.98±1.12 4.114 <0.05 t 0.054 4.827 P>0.05 <0.05

3 讨 论

在中医学中,痰湿主要是因津液运化失司、脾不散精、精微物质无法正常运行而导致痰湿形成,由此造成气机不畅、瘀血内阻、脏腑失调等,缺血性中风患者痰湿证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或是寡言少语,神情呆滞,肥胖,头部闷痛,口黏腻,咳痰,纳呆等。同时,痰是导致缺血性中风产生的一个的重要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化痰具有重要作用。

经研究可知,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观察组采取中医疗法可明显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利于患者机体康复。化痰祛湿方与针灸的应用对于化痰祛湿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利于神经细胞因子正常分泌,使得神经功能能够有效重建。缺血性中风患者在恢复期出现湿痰证往往导致重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不全症状更为严重,由此导致血小板进一步出现活化、聚集现象,使得脑组织血流灌注受到极为不良的影响。通过中医综合疗法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使得血流灌注得到明显改善[2]。

总之,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湿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中风病中风脑组织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