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脑梗死后早期行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4-25夏吉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肢体针灸

夏吉友

(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

脑梗死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患者治疗后,可出现脑功能障碍或功能丧失[1]。由于梗死部位不同,患者的并发症、后遗症也有所差异,例如视觉、语言、肢体、吞咽、认知功能障碍等,其中,单侧上下肢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可能导致患者终生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将对脑梗死后早期患者联合采取针灸+康复疗法,并分析其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女性19例,男性20例,年龄57~84岁,平均年龄(69.93±7.07)岁。对照组49例,女性18例,男性21例,年龄58~85岁,平均年龄(69.78±7.26)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病情稳定7 d后,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48 h后,采取针灸+康复疗法,具体方法:(1)常规基础治疗:给予患者吸氧、溶栓、神经细胞营养、清除氧自由基等治疗,同时注意维持患者呼吸通畅,维持血糖、血压稳定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发生。(2)康复疗法:早期以被动训练为主,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在床头床尾栏杆上绑布带,进行举臂、翻身、患侧上肢及腰部肌肉牵拉、上肢外展及内收等训练,从简单动作开始,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进行自主坐起、下床训练,在布带、护理人员辅助下,练习坐起、站立;待能够稳定站立后,练习小步行走;进行精准动作训练,例如解扣子、系扣子等;进行语言功能、认知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读报、读书,与患者交谈,减轻其语言、认知障碍。

1.3 评价标准[3]

对患者随访6个月,评价其肢体功能障碍(FMA)、身体功能(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使用(±s)描述FMA评分、Barthel指数等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对比(n=49,±s,分)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对比(n=49,±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组别 阶段 FMA评分 Barthel指数 SF-36评分观察组 治疗前 10.60±4.35 33.25±4.93 38.48±6.97治疗后 32.52±8.08a83.48±13.20 a78.36±4.96 a对照组 治疗前 11.02±4.54 34.59±5.57 39.71±7.63治疗后 18.82±4.14 71.20±12.85 69.04±5.45

3 讨 论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可能引起患者死亡。大量研究证实,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逆转部分神经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脑梗死后早期给予患者中医针灸治疗,可促进其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促进偏废肢体康复,针刺双侧风池,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颈部僵直;内关可通经络、止疼痛、止悸定惊;温溜主治口眼歪斜、头项强痛;肩俞可改善臂膀肌肉酸、胀、痛;环跳可改善下肢麻痹,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委中可减轻膝关节疼痛,对屈伸不利、偏废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通过辨证取穴,可促进脑微循环以及患侧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机体代谢,预防肌肉萎缩,应用效果良好。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早期针灸+康复疗法对提高脑梗死后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在患者病情不再进展48 h后即开展康复治疗,促进其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应注意的是,在确定康复训练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提高训练方案的个体化程度。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肢体针灸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肢体语言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肢体写作漫谈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