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2020-04-25高洪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胆结石微创腹腔镜

高洪军

(山东省莱州市中医医院外二科,山东 烟台 261400)

胆结石是临床多发疾病,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面大,术后预后慢等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腹腔镜微创治疗胆结石成为可能[1]。对于微创治疗的效果以及临床各项指标的影响如何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研究,选择研究对象胆结石实施收治91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份~10月份,将相关资料及数据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择研究对象为确诊胆结石患者91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份~10月份,按照手术方案实施不同分成两组,腹腔镜组42例,患者年龄收集28岁~78岁,中位(57.27±3.27)岁;男性与女性比例24:18。对照组49例,患者年龄收集29岁~76岁,中位(58.02±3.15)岁;男性与女性比例29:20。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无意义,P>0.05。

1.2 方法

经彩超等检查手段确诊胆结石,对照组实施小切口手术治疗。

腹腔镜组开展微创治疗,根据实际情况,患者实施全麻或硬膜外麻醉;采用三孔法,在患者的脐部上方1 cm做切口,长度1 cm左右,然后建立人工气腹,维持相应的压力;一般在12~15 mmHg,然后置于腔镜进行检查操作,对腔内情况详细探查;然后在手术孔,一般在肋缘下进行操作,切口长度分别为0.5 cm,2 cm;将粘连的胆囊和周围组织进行分离,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然后切除胆囊,同时将其取出。

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等治疗。

1.3 观察组指标

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1.4 统计学实施

软件应用SPSS 21.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腹腔镜微创治疗临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 出血量 住院时间对照组 49 34.19±5.28 73.29±11.26 7.82±1.04腹腔组 42 23.03±2.17 40.14±6.82 4.11±0.72 t值 7.891 9.082 4.116 P值 P<0.05 P<0.05 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33%,与腹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中腹腔镜微创治疗临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减少;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33%,与腹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各项指标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腹腔镜临床应用应注意腔内粘连情况的处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

猜你喜欢

胆结石微创腹腔镜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