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巧与策略研究

2020-04-24董自强

记者摇篮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策略研究广播电视

董自强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媒体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让更多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大量信息面前,新闻采编人员要如何快速找到人们最关注的热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新媒体冲击下占据一席之地,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相关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采编   策略研究

广播电视在社会舆论方面往往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传统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新媒体的诞生也让广播电视的地位岌岌可危。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占据传媒市场的一席之地,这一问题亟须解决。采编人员在抓取社会热点问题时目光要更敏锐,要不断完善采编技巧。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生活实际。从现有电视广播发展情况来看,很多节目没有真正实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而广播电视的受众就是普通群众,新闻内容更应该贴合实际,若是抓不到焦点,不了解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甚至不符合人们生活的真实状况,会招来人们的质疑,影响节目的收视率。

2.新闻质量低。如今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涌入媒介市场,对电视新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部分落后地区,地方广播电视台缺乏专业的高素质新闻采编人员,制作的新闻质量不高,自身节目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就导致了部分观众的流失,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新闻资源,不利于新闻采编人才的良性竞争。

3.不重视节目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人员将注意力从节目质量转向了经济效益。将一些质量不高的新闻投放到市场中,让更多的观众感到失望,从而导致收视率下滑。这一现象是因为一些广播电视工作者没有真正意识到新闻节目靠质量生存的根本原则。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技巧与策略

1.贴近群众生活。国家对民生的极大关注为新闻工作者采编工作指明了大方向,所以新闻工作应以民生为基础展开。关注民生问题就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倾听群众的声音。新闻工作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抓住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度剖析,真实反映实际问题,为人民群众负责。这会提高群众对广播电视台的好感度与信任度,利于采编工作的顺利展开。

2.灵活采访。很多新闻线索很相似,若是采用相同的采编方式不免会导致新闻形式的千篇一律,导致观众对新闻失去兴趣,造成观众的流失。所以新闻工作者需要采用多样的编辑形式。另外在采编方面也要进行创新,灵活采访。

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需要全方面了解报道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在准备采访问题的时候也要由浅入深,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设计不同的提问方式,要保证问题的有效性,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提高采访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工作者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进行报道,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工作素养。

3.深入挖掘,客观报道。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对热点信息的敏感度,更应该牢记从事实出发的采访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用自己的猜想替代事件真相,尤其面对法律问题时,更要慎重,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法律条文和媒体伦理,传媒快车虽依然一路狂奔,但也可能会闯入一个个神秘而陌生的异域而险象环生。

新闻工作者需要全方位分析新闻信息,深入调查相关线索,时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4.提高新闻质量。广播电视节目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舆论引导责任,新闻被社会大众广泛关注。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提高新闻质量,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报道的同时也要注重事件的真实性,避免误导群众的认知,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这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传播社会正能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5.重视策划工作。策划能够指引工作人員更合理地开展新闻工作。对策划人员有严格要求。策划人员要有一定的新闻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6.注重配合。新闻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与制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各个部门群策群力,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7.适当进行模糊处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会面对很多不想曝光自己隐私的采访对象,为了保证受访者的信息安全,很多时候需要对画面进行模糊处理,所以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受访者的意愿,对哪些信息需要进行模糊处理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①紧急新闻稿件。新闻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经常会有一些新闻稿件需要紧急处理,但是由于时间紧,对一些细节并不能够完全确定,这个时候为了保证稿件的准确性就需要对没有完全弄清的信息进行模糊处理。这不仅能保证稿件不出错,也能避免误导观众。

②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往往需要模糊处理,国家规定要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更要如此。在不少报道中,“未成年人”这个关键词并没有引起相关媒体的重视。报道出发点也往往不是将未成年人作为一个法律保护对象进行考虑,而是作为一个博取眼球的消费卖点,罔顾《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③监督类报道。在稿件涉及监督类报道的时候,对线索提供者的保护也是新闻采访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所以必要的时候,需要给受访者的面部打上马赛克,名字也多采用化名。这既保证受访者的信息安全,也能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采编人员的技巧与策略影响着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采编人员应紧跟社会热点,贴近群众生活,全面提高全媒体新闻业务的采、写、编、评、播等技能,把握新形势下电视新闻报道创新创优的发展趋势,并具备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新闻报道的扩展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孙小波.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分析[J]. 传播与版权, 2017(10):22-23;

[2]陈瑞北. 新时代背景中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研究[J]. 新闻传播, 2018, No.327(06):112-113;

[3]丘瑞.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22).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策略研究广播电视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