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直通田间地头 青春融入乡村振兴

2020-04-24孙洁通讯员王静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姜农民农业

文/本刊记者 孙洁 通讯员 王静

“学校鼓励支持更多有志青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帮助青年学生及早树立服务‘三农’事业的远大理想,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在农村广袤大地成就乡村振兴大业。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坚决扛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直言。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导向,精心培养出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青年工作实践者,让青年学生在服务“三农”中成长成才,让广袤乡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多年来,把课堂设在田间,在地头上做学问,老师带着学生驻扎在农村和生产第一线,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是山东农业大学一以贯之的教学模式。

怀着对专业的热爱和做农业的情怀,园艺学院2014级的学生邓应龙一入学就组建了“一世花开”创业团队。他带领创业团队“南花北引”,把家乡云南的月季鲜切花优质品种带到山东,给贫困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农户所有生产和销售的问题,实现产销一体化。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带动山东临沂和日照10多个贫困村1000余人脱贫,使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000元提高到25000元,累计获得政府支持资金380万元。

在学校,邓应龙跟专业老师学种植技术、去蹭高年级的专业课;假期里,他到云南国家级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学习新品种的研发、新技术的推广和月季鲜切花的生产及销售技巧。学习间隙,他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带伙伴跑市场、随时给花农技术指导,对品种和种植方法进行改进。

“我出生在云南农村,对土地和鲜花有着天然的情怀,但也深知农民的不易。”说起缘何选择做月季鲜切花创业项目,邓应龙毫不掩饰自己对农业的热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业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肩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农民和农业做一些事情,为精准扶贫做力所能及的努力。”

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生聂阳也是在校期间就萌发了投入乡村创业的念头,这一想法也得到了他的导师、食用菌专家姜淑霞教授的大力支持。他跟着姜老师研究蘑菇,在实验室选育菌种,接触了大量食用菌研发、养殖前沿技术;在学校玉米地里种榆黄蘑、黄伞、大球盖菇、猪肚菌等,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林下大球盖菇的栽培和技术服务,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017年毕业后,聂阳联合刘书程、张金师两位师兄弟,在国家级贫困县德州夏津县注册成立了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当地贫困户利用闲置林地种植赤松茸。丰富的实践培养了师兄弟团队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将项目推广到全国26省65市,推广种植8000多亩,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总产值达2亿元,户均增收4.17万元,累计带动3000余户农民实现了脱贫。

也是在那一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云南小伙李拓键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毕业回家乡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他充分发挥新时代职业农民的聪明才智,创办了云南诺普信农资有限公司,以信息化、自动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等现代化手段做好土地文章,帮助农民解决种植方面的问题,让农产品实现“高质、高产、高收”。

“我们从农民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民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帮助农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拓键说,“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我们有新的梦想,那就是让农民掌握农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助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们共同的乡村振兴梦想。

心系“三农”,是农业大学的本色;带领农民创业脱贫致富,是农大人的责任。在田间地头这个大课堂里,学生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带给了农民,用他们的话说,“农业科技成果要走出校门,真正服务农业、走向农村、造福农民,这才是农业人的情怀”。

乡村振兴不是梦

而实际上,早在2008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谢思惠就喊出了“回乡当农民”的口号。农业看天吃饭,老一辈人深知务农的辛苦,不愿意让下一代继续做农民,当时他毕业回村的消息在家乡小山村里炸开了锅。

谢思惠的家乡福建省福安市,是我国茶叶之乡。福安市茶园面积20多万亩。儿时看着父母在茶园里劳作,是谢思惠美好的童年记忆。但家乡的贫穷、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也在谢思惠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希望用知识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上大学后,谢思惠在认真读书的同时,在学校蔬菜站承包了半亩土地,当起了“大学生农民”。课余时间,他就在田地里刨地播种、除草喷药。他还跟随果树专家孙仲序教授等搞研究、学技术,参与多项国家和省市级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作为第一发明人,他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开创了山东农大在校本科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的历史。

毕业时,谢思惠放弃了山东农大免试研究生机会和留在城市工作的优厚待遇,作出了艰难但简单的选择— 回乡创业当农民。

位于闽东的福安市的一大特产是竹姜,口味佳、销路好、效益高,但亩产能达到2000公斤就算难得了。谢思惠把样品和土壤带回学校请教生姜专家徐坤教授,专家检测后认为,采用先进种植技术,亩产可达到3000公斤。谢思惠引进母校新品种和新技术种植生姜,并建立了“规模化生姜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当年,他种的生姜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增产30%、增收1500多元。

看到谢思惠种植的生姜大丰收,农民们也纷纷跟着学技术。谢思惠说:“研究出新成果、新技术,我们自夸有多好,农民朋友不会信。只有实地搞出来了,大家真正看到效益,他们就会跟着做。”

仅生姜这一项,每年福安姜农可增收80万元。他说,这是一场生姜高产的革命、一场农民接受新技术的革命。

尝到种植生姜的甜头后,农民们对谢思惠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由怀疑变为信任了。谢思惠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在种植生姜的基础上,他又把目光瞄向了茶叶生产,立志要做一番“绿色有机”事业。

为避免茶园改造影响农民的收入,谢思惠成立了福安市泽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当地茶农吸纳为合作社社员,合作社以基地的形式入股。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探索出茶园套种生姜的“茶姜”模式、茶园套种四季桂的“茶桂”模式、种茶与办茶厂的“基地与工厂”模式、建立自有示范基地与带动社员改造相结合的“示范带动”模式。短短两年,就建成茶姜套种生态茶叶基地300亩,示范带动当地农民改造生态茶园1200多亩。

目前,谢思惠创办的福建省好思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青年红”“燎原红”系列红茶远销北京、上海、江苏、陕西等地。新品种高档茶叶的市场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带动了当地1.2万多户茶农增收致富,他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的荣誉。

这几年,谢思惠自掏腰包在福安市区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创业大学生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争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

谢思惠相信,随着国家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推出,会有更多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乡村振兴不是遥远的梦想。

新农人的新梦想

让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投入乡村振兴的热潮,一大批“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与老一代经营主体相比,这些新农人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他们在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中贡献着青春力量,实现着新的梦想。

带着振兴家乡的热情,2013届蚕学专业的王传振毕业后一头扎了回去。在校期间,他担任林学院新丝路创业团队负责人,毕业后他延续大学的创业梦,回家乡德州夏津县创办了新丝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公司以蚕桑现代化农业种植模式探索、蚕桑综合开发利用、蚕桑文化的发掘与弘扬、蚕桑资源平台建设为基础,生产桑叶茶、桑叶面条、蚕丝被、椹果酒等蚕桑产品。这些技术在我上学期间都已经掌握成熟了。”王传振介绍。

返乡创业后,王传振仍与母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随时向学院老师请教。目前,公司还开发了桑蚕科普研学游。下一步,他打算利用“互联网+蚕桑农业技术”构建蚕桑行业平台,挖掘更多适合发展的项目,把公司做大做强。

和王传振一样,国际缓控释肥制定团队首席专家张民教授的博士生刘备,2015年毕业时回到家乡章丘,创办了山东康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农民施肥高成本、低效能等问题,公司开发出低成本、高效能的7个系列20余种肥料产品,还免费为农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定制式土肥技术服务,帮助农民减肥减药、增产提质。目前,公司已获得专利授权14项,辐射山东、辽宁、安徽、贵州、内蒙古等6省30多个地区,免费开展农业技术服务3000余次,辐射农田30万亩,每亩均增产10%~25%,累计促进农民增收7467万元。

在山东农业大学,奋斗在乡村、奉献在乡村、扎根在乡村的青年学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好学习的“博士农民”“硕士企业家”“农民大学生”走入乡野,更新产业形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而作为他们坚强后盾的山东农业大学,一直致力于发挥科技优势,立足学科专业,整合校内外资源,鼓励学生融入乡村、参与创业,打造具有农大特色的育人和社会服务品牌。

正如校长张宪省所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要立德树人,这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根本所在,更是农业高校的使命担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服务这个根本,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农大力量”。

猜你喜欢

生姜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夏吃生姜益健康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文武小生姜德子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