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麦荞麦趟出的脱贫路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扶贫纪实

2020-04-24杨宇航农业科技报社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试验站苦荞乌兰察布

文/杨宇航 农业科技报社

燕麦荞麦主产区为“老少边贫”地区,几乎遍布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各岗站结合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技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志愿扶贫等精准扶贫方面积极担当、主动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以凉山和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助力当地农民脱贫和产业发展为例,共同分享体系扶贫体会和成果。

荞麦花开富彝乡

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大凉山腹地,境内群山巍峨,气候冷凉,彝族人口占98.7%,全县295个村(社)有贫困村27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9.7万人。审视县情,美姑县把美姑山羊、马铃薯、苦荞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为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提出“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用、增收田地上、助推农家富、增添农村美、带动产业兴”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引导农民增产增收,让美姑县贫困农民感受到体系浓浓的扶贫情。

讲给农民听。为切实将科技扶贫落到实处,试验站团队成员长期驻点美姑,每年在播种前和关键农时季节进行技术培训。精心制作并发放图文并茂的荞麦绿色栽培技术手册。或是走村入户、跟到田间地头讲科学种田技术,直到教会农民。

做给农民看。每年在美姑县的农作乡、依果觉乡和拉木阿觉乡安排荞麦新品种展示试验和病虫草害综防技术示范。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脱粒,团队成员都亲自干,锄头、镰刀、洋叉、筛子等生产工具使起来得心应手。在荞麦开花结实期,邀请乡村农技员和农民看现场、看品种、看效果,结合现场讲解技术,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瓦吉瓦(了不起)”!

教会农民用。春播时节,山上时而大雪纷飞、时而寒风吹起,黄土飞扬,大家奔波在大山上,指导村民播种,给他们讲新品种选用、种子处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手把手教农民小窝点播技术;夏季到来,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大雨倾盆,成员们坚守在田间,教会农民人工除草技术;秋收时,时而秋风飒爽,时而阴雨绵绵,教会农民在荞麦籽粒有70%变硬成熟时,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割脱粒,籽粒晾晒至含水量13.5%以下(牙咬籽粒发硬)时装袋,放在阴凉干燥地方储藏。

增收田地上,助推农家富。试验站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美姑县种植的优良品种,建立州、县、乡三级良繁体系,农作、依果觉等示范乡良种覆盖率达90%,带动其他乡镇良种覆盖率也逐年提高;示范推广以小窝点播为核心的绿色栽培技术,改变过去撒播、不施肥、盲目施农药的粗放种植模式,带动全县10万亩春荞单产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加大耕作制度改革,利用二半山区玉米或马铃薯收获后秋季光温水土条件,发挥苦荞生育期短、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喜凉爽湿润气候的特点,增种一季秋苦荞,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拉木阿觉乡万亩集中连片秋荞,带动全县秋荞发展到8万亩;帮助企业在美姑县建设苦荞加工基地,按以购代捐的形式,高于市场价收购苦荞原料,解决农户销售问题,助农增收,让农民感受到科技增收的实惠!

增添乡村美,带动产业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荞产业已成为美姑县农业支柱产业。荞麦成苗期,山川翠绿,生机盎然;荞麦开花期,绚丽多彩;荞麦成熟期,果实累累。科技扶贫的硕果,让荞麦与马铃薯交错映衬,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卷。

燕麦拓宽致富路

乌兰察布市是中国燕麦的黄金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以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主线,立足全产业链发展燕麦扶贫产业。他们借助科技、盘活资源、助推扶贫,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多渠道创新扶贫路径,不断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扶贫路径之一——“反租倒包、聘民为工”。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协助内蒙古阴山优麦有限公司实施“马铃薯+燕麦”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反租倒包”“聘民为工”等多元化的帮扶模式,流转土地2.1万亩,涉及农户1400户,其中贫困户560户。帮助4000多名农村人口解决就业问题,支付当地农民临时用工费用500万元以上。在11个乡镇发展订单20万亩,涉及农户5000多户,其中贫困户1200户。

扶贫路径之二——“保底分红、资金变股金”。试验站协助内蒙古塞主粮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从种、管、收到订单销售的现代化种植综合解决方案。以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为方向,采取政府担保,贫困户贷款入股,统一农资供应、收购,10年分红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在乌兰察布发展燕麦订单种植面积40万亩,直接带动6万多农民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扶贫路径之三——“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试验站协调瑞田现代农业科技公司,通过鼓励农民以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将村民扶贫基金、土地等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经营和管理模式,按照“土地入股、二次分红、风险企业承担、利益共享”的模式,广泛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不仅使农户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劳动力找到了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发展生产的机会,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扶贫路径之四——“项目拉动、科技输出”。试验站利用承担的“京蒙帮扶乌兰察布市6500亩燕麦良繁基地建设项目”,在乌兰察布市4个旗县区2个行政村布点。实现燕麦新品种覆盖率、新技术普及率均达到90%,年产优质燕麦良种1300吨,燕麦增产12.9%,年收益达325万元,使1117名贫困人口得到精准帮扶。

扶贫路径之五——“合力集成、志智技帮扶”。本体系多次组织岗站专家到乌兰察布市召开产业发展论坛,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并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进行“智志技”帮扶。先后开展燕麦种植技术培训20余次,并探索出“项目+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提升了贫困户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项目拉动,成果带动、产业驱动,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支撑了扶贫产业发展。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的科技创新成果正在助推农家富!增添农村美!带动产业兴!

猜你喜欢

试验站苦荞乌兰察布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科学家揭示苦荞起源传播驯化路径
南充综合试验站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苦荞
布拖县苦荞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苹果数据中心开工建设
乌兰察布之夜
自驾乌兰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