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脱贫攻坚战中的“铁军”

2020-04-24罗勇严娟郑红梅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派员铁军云南省

文/罗勇 严娟 郑红梅 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尤其是提到“实施乡村振兴要培养一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云南省自2002年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始终把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创新创业行动。通过选派有一定科技专业理论、技术、工作经验、指导方法、管理能力、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一线,为当地农民提供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满足“三农”需求。同时,进一步突出科技人员对贫困县、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结对帮扶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与“三农”的“无缝对接”。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基本情况

云南省自2002年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7年,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边疆解‘五难’科技惠民工程等为载体,面向农业农村第一线,组织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专家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资金到基层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扶贫的结合。全省科技特派员由云南省科技厅统一认定、分级管理、择优支持,各州(市)、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和省级相关单位分别负责本区域、本单位科技特派员认定申报及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日常管理工作,实现了州市县乡全覆盖,建立了省、州、县、乡(镇)四级科技特派员队伍,为促进我省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19年年底,累计认定云南省科技特派员14130人。其中,科研院所累计推荐认定特派员8247人,各州(市)累计推荐认定科技特派员5883人。服务型科技特派员累计8950人。其中,服务企业3442人,服务合作社及协会4042人,直接服务农户1466人。自主创业型科技特派员累计2047人。其中,创办协办公司419人,创办协办经济合作组织1628人,累计发展会员47941人。2012—2019年,昆明、保山、曲靖、大理推荐认定人数较多,均在300人以上。科技特派员平均年龄45.5岁,40—50岁占将近40%,本科以上学历占80%以上。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主要成效

2002年至今,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发展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05年)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确定西南首批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州(市),曲靖市和红河州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地区,选派科技特派员760人次。2005—2007年,云南省被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和长效机制探索项目”试点省份,华宁县和会泽县被列为试点县。UNDP执行期间,两县申报建立或联合建立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项目57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48个,实现利润453万元;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2个,发展成员3398户;建立示范村17个、示范乡镇2个、示范基地59个492hm2,主要从事柑桔、蔬菜、柿子生产、销售和农产品运输、营销,推进了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近3万户;科技特派员租赁、承包土地建立示范基地91.5hm2,示范推广核桃、柑桔、柿子、枇杷种植技术,就地解决劳动力就业4000余人。

第二阶段(2008—2010年)云南省科技厅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在云南省25个边境县及3个藏区县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的布置,提出了解“五难”之一“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每年每个乡镇安排1个特色产业项目、选派1名科技特派员、培育发展1个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个行政村培养1名农村科技辅导员、配备完善1个科技活动室,每个成年农民每年接受1次培训并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582名,其中省级选派116人、州(市)选派329人、28个边境、藏区县(市)选派1137人,辐射范围遍布云南省16个州(市)、78个县(市、区),共实施项目312个、推广农村适用637项、培育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8个、培训农民80.66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36.25万份;并通过科技带动,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第三阶段(2011—至今)按照科技部工作部署,结合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云南省各州(市)积极认真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形成了以省科技厅指导、各州(市)政府推动和科技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农民群众拥护的良好局面。依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12年20号公告《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认定管理办法》,结合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截止2019年底,全省累计派出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14130人次,辅导员1127人次,直接引导6827户农户参与创业项目,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民193.71万人次,推广新技术587余项,示范推广新品种540余个,发放科普资料76万份,辐射带动农户94余万人。内容涉及畜牧、农学、水产等领域,其中农学占13.9%,畜牧占11.8%,植保占10.2%,农技推广占8%,园艺占7.9%,林业占7.8%,农作物占7%,其他占40.4%。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特色做法

目前,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运行模式主要有“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科技特派员+企业+合作社+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和“科技特派员+种养大户+农户”“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建档立卡户”6种模式。

服务模式有面向农户模式、项目任务模式、基地示范模式、公司法人模式、团队模式。其中,“面向农户模式”优势在于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基地示范等方式,农民掌握种养殖技术能力见效快;“项目任务模式”优势在于将项目任务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相结合,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基地示范模式”优势在于与运行较好的示范户或经营组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直观的方式向农民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范围广;“公司法人模式”优势在于法人领办企业,整合单位的资源和员工的力量,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形成利益共同体;“团队模式”以科研院所人才优势,选派科技特派员到当地进行培训和培养,集中技术、知识、市场信息等,有利于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取得的经验

一是为科企结合搭建了桥梁。科技人员把新思路、新理念及自己引试、研究的新品种、新技术带到受援企业基地进行示范应用,为企业拓展了生产经营思路,提升了生产科技水平,提高了效益,帮助企业解决了现实的生产技术难题。

二是为科技人员提供了科研与生产开发结合的新平台。科技特派员针对受援单位需求开展了新品种筛选、病虫害防治、示范园及基地建设等试验示范,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三是助力脱贫攻坚。来自科研院所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直接到受援地开展科技咨询、成果推广和应用示范,为全省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四是寻找科农结合点。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选择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派员,与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实行双向选择。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技特派员的市场化运作有待加强。高校院所特派员主要是结合承担的项目,企事业单位特派员主要是结合自身职责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以公益性无偿服务为主,注重短期行为,不利于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科技特派员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云南省科技特派员队伍学科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技术人员为主,市场销售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农村多元化的技术需求,导致科技特派员对整个产业全方位的科技支撑不够。

财政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均未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主要依靠自身承担的课题或任务来完成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三区”科技人员专项工作经费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补助,支付范围仅限于工作补助、交通差旅、保险和培训费用,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的材料费不在支付范围内,经费使用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科技特派员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效沟通渠道。一是国家及省各级政府相关政策宣传、贯彻落实不到位,特派员管理服务工作重认定、轻管理。二是科技特派员与基层存在合作障碍,部分基层政府、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科技需求强的主体不了解科技特派员制度,不知如何与科技特派员进行联系合作。三是科技特派员之间缺乏信息交流互动平台,交流困难。

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有待加强。一是大部分州(市)、县(区)负责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科技管理部门未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对相关政策了解渠道少。二是科技特派员的投入回报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健全,才能实现特派员、农户、企业互助共赢。三是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利润偏低、风险较大,部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动力不足。四是缺乏相关的激励、利益保障机制,同时大多数科技特派员需要承担本单位日常工作,参加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增加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来源。建议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和创新创业,尤其是针对贫困地区要加大支持力度,建议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项目、科技特派员的日常动态管理、工作保障与奖励等,包括用于科技特派员创业所需平台建设、创业培训体系及基地建设等。

建立沟通流畅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建立科技特派员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创造条件让科技特派员之间、科技特派员与技术需求方、科技特派员与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投资方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并以此为契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重视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引导科技特派员进行创新创业,并通过创新创业将自身利益与农民利益联系起来,才能使科技特派员对农业、农村的服务更有动力、更具有长效性。

多部门联动。在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农村开展工作时,需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特别是要建立部门协调和共同推动的协作机制,为科技特派员协调好与原工作、原单位之间的矛盾,为科技特派员在基层服务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机制,成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建立特派员联席会议制度,才能充分整合科技、农业农村、财政、人事、金融等资源,解决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服务管理。加强科技特派员服务管理和考核,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行动态化管理,建立科技特派员信息化管理平台,每年进行信息更新,相关信息和科技服务与创业成效向社会公示;积极探索团队科技特派员和法人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学科、人才、技术、平台等整体优势,按照“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学科群服务产业群”的基本思路,加大团队科技特派员和法人科技特派员的组织实施力度,满足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服务要求。对医疗、卫生、文化、经济、水利水文、电商等其他行业科技需求也比较大,建议省级向各行业选派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制度要向全方位宽领域推进。

加强培训。紧密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计划对科技的需求,对科技特派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知识提升和实践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科技特派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基层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首先是专项培训,让科技特派员明白自身职责、服务对象、区域产业、农业科技应用现状及需求,使科技特派员将现实需求与自身实际进行有机对接。其次是创业培训,积极探索产业利益和农民利益一体化的创业模式,对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并开展创业知识、融资知识、商战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降低创业风险。同时,应不断创造条件,采用短期培训、派出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创新认识。

科技扶贫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紧密结合。目前,云南省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越往后工作难度越大,特派员开展扶贫的任务越发艰巨。科技特派员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扶智”,为贫困户带来农业现代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科技特派员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互动联动,他们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汇聚扶贫大合力。要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考核评价,定期考核扶贫工作的成效和业绩、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并计入派出单位和个人的工作量,进一步调动服务积极性。以科技特派员为依托,帮扶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重点以技术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遴选和引进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成熟可靠、操作简单、科技含量高、受益面大的项目,带动贫困村农民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特派员铁军云南省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 study on nuclear analysis of the divertor region of the CFETR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铸维修铁军,促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行稳致远——福清核电“维修铁军”党建联建工作实践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捧读《铁军》《大江南北》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