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A/ALA图书馆建筑奖分析*

2020-04-24琦,张

图书馆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绿色建筑

亢 琦,张 月

0 引言

现代图书馆建筑能耗是传统图书馆的数倍,是碳排放量大户和耗能大户[1-3]。图书馆行业组织和相关协会成立专门小组或出台相关政策,对图书馆降低运行和服务过程中的碳足迹,起到政策导向性作用。国际图联IFLA 成立了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图书馆专门兴趣小组ENSULIB,美国图书馆协会ALA(American Librany Association)设立环境专责小组,2016年起ENSULIB同德·古意特出版商设立IFLA绿色图书馆奖(IFLA Green Library Award)[4]。1963年由美国建筑师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和 ALA共同设立AIA/ALA 图书馆建筑奖(AIA/ALA Library Building Awards),旨在以图书馆建筑绿色发展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5-6]。该奖项设立50余年来,除了相关报道,鲜有研究者关注,并且我国图书馆也获得过该奖项。为此,本研究将对AIA/ALA图书馆建筑奖这一重要奖项以及部分获奖项目展开分析,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该奖项,并为图书馆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在图书馆节能环保建筑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多,提倡建筑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巧妙利用自然的原则[7-10]。Library Trends在2011年60卷1期发表“图书馆建筑与空间设计”专题,《图书馆论坛》在2017年第三期发表徐建华和亢琦团队的“图书馆的环境影响与绿色发展”专题,以及崔旭[11]、严贝妮等[12]、王晴等[13]对绿色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均作了梳理与分析,表明学者们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2008年11月,东南大学图书馆和台湾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以“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多元、生态、和谐”为主题的高校图书馆建筑学术研讨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顾建新等以及建筑学专家们深入讨论了服务理念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数字时代图书馆建筑空间组织与布局,生态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环境设计与人性化服务等方面[14]。2013年和201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分别就“节能减排与绿色图书馆建设”“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建筑与功能”为主题针对图书馆建筑节能和空间再造等进行了研讨。国内外相继出台了建筑节能条例,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旨在推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LEED)和英国建筑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被认为是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较完善和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我国发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对图书馆绿色建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仅占全国建筑面积18%公共建筑,建筑能耗占全国建筑能耗38%[15]。图书馆建筑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要摈弃贪大求多的发展理念,将合适合度的发展理念、提高效能的服务创新、节能低碳的生态举措等融入未来的发展计划[16]。图书馆与国土空间、资源节约、城市生态环境、市民绿色素养等均有诸多联系,图书馆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能游离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外,应承担应有的使命,在这方面图书馆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尚有许多事情要做[17]。

目前对AIA/ALA图书馆建筑奖的系统研究较少,陈平等从建筑功能、形态、技术的角度分析2001-2007 年间的获奖项目,但涉及图书馆方面的内容较少[18]。本文将对该奖项进行论述,对部分获奖案例展开分析,希望引起更多业界从业人员和学者的关注,为我国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推动我国图书馆建筑乃至图书馆事业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图书馆建筑的新发展和图书馆事业的新成就。

2 AIA/ALA图书馆建筑奖概述

AIA/ALA 图书馆建筑奖为美国最具权威性的图书馆设计奖,评选出最优秀的图书馆建筑作品并颁发奖项,以鼓励杰出的图书馆建筑设计[5-6]。官网指出图书馆不仅仅是学习中心,也是经久不衰的建筑典范(enduring examples of architectural excellence)[5]。该奖项自1963年由AIA 和ALA 共同设立,表彰来自全美甚至全世界的最佳图书馆建筑和设计范例,从2015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2015 年前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

奖项设立的目的:(1)奖励美国建筑师的杰出设计,鼓励其创新发展;(2)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领导意识,促进图书馆环境素养与绿色服务意识的提升;(3)推动本地和全球图书馆的健康、绿色发展;(4)鼓励图书馆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其优秀设计和创新技术;(5)让公众注意到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展现为满足周围居民需求的社区空间的变化。

奖项的申请条件:(1)允许公众访问的图书馆;(2)图书馆必须在提交申请前正常运行,并且不得早于2014年修建完成(这一条件针对2019年提交申请的图书馆);(3)设计师必须在美国获得许可;(4)最新建成、装修、改造或内部重新设计和翻新的图书馆都具有申请资格;(5)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图书馆。

申请项目的提交规则:(1)评审团根据申请项目满足其自身需求的方式与程度进行单独评判,而非采取竞争机制;(2)所有申请项目都必须展示其设计成果,包括位置、目标、历史发展、生态条件及其环境可持续运行情况等。

3 AIA/ALA图书馆建筑奖获奖项目分析

截至 2019 年 6 月(1963-1989 年间、1993年的获奖信息未能获取到),已有109所图书馆获此奖项,其中我国获奖项目包括2007年的顺德图书馆和2009年的重庆图书馆。该奖项每年颁发的数量不固定,一般在5项到9项之间。本文通过对ALA官网公布的获奖信息、获奖图书馆的官网及相关网站的报道进行资料收集。从获奖图书馆的类型上看,有26所高校图书馆和83所公共图书馆获得该奖项。从获奖图书馆的范围来看,包括99 所美国图书馆和8 所其他地区图书馆。对1991年、1995年至2019年6月间109所获奖图书馆进行了归纳,从中梳理出图书馆建筑理念、人文关怀和功能布局等发展规律和趋势,他们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空间再造和社区融合,表1呈现了部分获奖项目情况,基本上涵盖了在上述4个方面的典型案例。

表1 图书馆建筑奖获奖项目情况(部分)

(续表1)

获奖项目的特点包括:(1)强调现代化与人文关怀并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鲍威尔图书馆利用当时先进的技术改进了图书馆条件,并为残障人士无障碍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帮助。在2009年获得该奖的美国阿拉伯图书馆在海绵状阅览室的内部采用穿孔吸音木材,可减弱噪音使用户充分享受阅读和学习,不会从相邻区域出现更多的噪音干扰,该馆还使用了无障碍地板,在地板下嵌入机械、电子和数据分配系统,为空间使用带来灵活性,同时利于长期维护,也为用户提供舒适感。(2)注重用户的参与度及荣誉感。如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儿童图书馆和学习中心设有的大型教学厨房,旨在教育儿童烹饪艺术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烹饪等;在剧院中,儿童可以体验剧院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写作,表演和服装设计等;步行道路为家庭休闲提供了锻炼场所,利于儿童认识植被,了解阿肯色州的生态系统,切实体会树木、植物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开展的“特别书架,特别书”活动——每人可向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捐赠一本对自己来说具有特别意义的书,在其标题页上写下与该书有关的信息或个人故事。位于馆内中庭的人民书架,用于储存拉脱维亚人民捐赠的书籍,这成为馆内空间布局的核心要素之一。(3)注重节约资源(节能、节水、隔热等),保护环境。许多获得AIA/ALA图书馆建筑奖的图书馆也都获得了LEED认证。在年降水量较少的美国明尼苏达州,2009 年获奖的明尼阿波利斯中央图书馆,在其屋顶花园主要种植抗旱覆盖物,减缓了雨水径流并保持建筑凉爽;地板下的通风系统可将冷却成本降低20%;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节能灯具的使用使建筑物能耗比明尼苏达州的能耗要求还低27%。同在该州的亨内平县沃克图书馆建有蓄水屋面,并安装贮水器,加强对雨水的管理;将不锈钢、玻璃墙保暖外壳和供热制冷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之地板通风系统和较之前相比高一倍的空间,提高通风效率,改善了空气质量。(4)设计独特兼具深层立意。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造型犹如一座“玻璃山”,这来源于拉脱维亚传说中的“光之城堡和玻璃山”(Castle of Light and Glass Mountain-the Story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Latvia Project)。2005年获奖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特别之处首先体现在空间的布局,设计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将“城市起居室”概念引入图书馆设计,提出“5+4”的体块组合方式,即5个实体体块和它们之间形成的4个虚体,5个体块是办公区、书库区、采编区、仓库及停车区,4个虚体连接5个实体体块,从上到下依次排布,最终形成一个综合体。其次是贯穿多层的螺旋式升降通道,利用“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按书号顺序,将几乎所有文献依次排列为一条书带。由于该馆内部“5+4”体块组合方式的设置形成了建筑外部奇特的多角结构。

4 对图书馆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4.1 建设生态图书馆建筑

在获奖项目中,新建或改扩建图书馆建筑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雨水收集和可再生能源等实现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以及采用环保或废旧的建筑材料,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例如,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学生学习中心采用的屋顶绿化(Green roofs/Rooftop garden)对减少生态足迹和改善微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儿童图书馆和学习中心大厅内的智能监视器能够实时显示水、电消耗状况,通过刻意地暴露来提高其进步的可能性;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建筑中75%的材料都来自于西雅图东部的码头,且绝大部分为损坏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只有不到20%的材料是从外地运输来的;2019 年获奖的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图书馆利用环保材料,如再生木材、石头等营造出了海岸氛围;2015 年获奖的锡达拉皮兹公共图书馆,该图书馆建筑具有丰富的自然光、地热系统和采光策略,减少建筑能源使用,20,000 平方英尺的绿色屋顶和使用透水地面砖能收集全年降水的90%。建筑采用了21世纪最新的技术,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长期运营成本[26]。图书馆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要适度,节约用地,节约资源和节约一切不可再生资源,减少盲目攀比馆舍面积,冲击视觉、刺激眼球等等现象,不能脱离建筑实用性和经济本质。新建、改建和扩建图书馆要突出和谐、人本的思想,引入绿色建筑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图书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如充分利用雨水、中水,合理利用地热、太阳能,利旧利废(如波士顿图书馆东馆馆址所在地原是旧房拆除后的空地,也是许多研究者所倡导的[27-28])、材料循环使用、保护和维持原生态环境,同时进行能耗监测等,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读者提供健康、适用、高效和舒适的使用空间,减少单位建筑的能耗,达到年运行费用较低的目的。作为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公益性文化组织,知识服务、知识交流、社会教育最为活跃的机构与场所之一,理应承担起积极节能降耗的责任,成为社会的模范与先导,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或对环境产生益处。

4.2 注重可持续发展

获奖案例中,图书馆注重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图书馆日常工作,除了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考虑了环境效益,这些正是可持续发展力的核心内容。例如,沃克图书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高质量的不锈钢、玻璃墙保暖外壳和高效能的供热制冷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了地板送风系统和双倍高度的空间,从而提高了通风效率,使空气质量大为改善。由于强调自然采光,因此营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为了应对明尼苏达州大约81.28厘米的年降雨量,建筑师设计了蓄水屋面,并且安装贮水器,加强了暴雨雨水管理。沃克图书馆在开展日常业务的同时,还通过自身灵活的空间,加强了作为社区中心的功能,扩大了对居民的服务范围。建筑师设法满足读者对于安静和安全的需要,将阅览室稍微升高,并且采用声学装饰、墙面板和隔音玻璃等技术帮助消除不必要的噪音。馆内提供了iPad,供用户学习、阅读和搜寻信息。为了跟踪太阳的位置,天花板上安装了9个屋顶光源监视器,它们能根据太阳的方向调整亮度,视情况从黄色变为蓝色,多种可供选择的开关组合方式可以配合营造多种不同的照明情境,使室内充满生气。沃克图书馆还被美国《图书馆杂志》评选为2015 年“新地标图书馆”(New Landmark Libraries),达到了整体设计与建筑优越性、周边关联与约束条件的回应性、可持续性、功能性、创新性和美学性。“新地标图书馆”体现的趋势看点包括9个方面:绿色建筑、开放和延伸性、一站式服务、自助服务、合作模式、互动式服务、通透性、强调极简和扩展社会功能[29]。再如纽约公共图书馆Stapleton 分馆改造扩建,该团队在整个项目中采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此项目由百年历史卡耐基分馆的史泰登岛Stapleton单间图书馆扩建而成占地12,000平方英尺(1,114 平方米)的新馆,以用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区。开放、热情、出入方便的新馆将新老建筑连接一体。在原始设计之上,卡耐基分馆现设有儿童区域,而在另一侧扩建了青少年与成人阅览室和研究设施。图书馆的木质结构给了它韵律与质感,其预制件可减少废料和流线型结构,而玻璃质地的建筑正面又提供了自然光,充沛的自然光来自多重天窗,而形态各异的天花板与墙表面吸收了声波,减弱了开放式的设计带来的声音。该图书馆毗邻多个公共交通枢纽,方便读者到馆[30]。图书馆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中,以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正如Aulisio(2013)和 Jones 等(2016)提出的,绿色图书馆不能仅局限在建筑结构和室内布局上,还包括绿色使命和远景、绿色业务流程、环境素养教育、参与解决环境问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等[31-32]。

4.3 重新定义空间功能布局

图书馆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和增多,许多图书馆进行了空间再造,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和“众创空间”,为用户的学习研究和创意体验提供场所和工具。在获奖图书馆中,逐渐将学习研究作为社会活动,如2016年获奖的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学生学习中心的空间设计,其受古希腊雅典学院的启发,用户学习、阅读基本在宽大的阶梯上进行,旨在鼓励学生们为自己创造空间,促使学习成为社会活动[33]。2017年获奖的波士顿图书馆东馆,实施了“一室”概念,该概念将为所有年龄段的读者服务。馆内的阅览室空旷且没有柱子,留出了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专用区域。这种开放式布局让家庭不必分散到独自的阅览室里去,而通透的视线空间设计将馆内容量最大化。带有脚轮的书架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提供了馆员随时间扩展藏书的便利,也让其能更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图书馆需求[34]。2019年获奖的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图书馆,为用户设立了创客空间,包括缝纫机、刺绣机和按钮制作机,以及一个3D打印机、机器人和虚拟现实系统[35]。在2017 年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评估内容中的“保障条件”部分增加了建筑功能适用性,这是对图书馆的空间布局,环境设计及功能的考察,反映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带动空间利用和空间再造,引导图书馆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转型和创新[36]。面对信息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均在进行“空间再造”,即重新定义和构造室内外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如2018年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开放说明图书馆正在转变为以人为本,以知识为主体的交流和开放空间[37]。图书馆为更好地顺应新技术的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利用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体验,图书馆大量引进数字设备和信息系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信息和知识需求,顺应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逐步实现从传统图书馆服务到文化综合体服务,把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阅读、信息交流、文化休闲、创作研讨等功能为一体的知识服务中心。

4.4 注重与城市、社区融为一体

图书馆注重与城市、社区融为一体,提供社会教育和连接社区,满足多元化社区各类人群的需求。2019 年获奖的阿尔比恩公共图书馆,坐落在战后多伦多的一个郊区,其优美的手势形式和色彩斑斓的外墙象征着社会的包容性和促进社会参与,把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召集在一起,呼应了加拿大社会对新移民的愿景,它在社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已成为新移民经常光顾的场所,除了提供传统服务,还提供文化休闲、就业技能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利用等社会融合服务[38]。2016年获奖的美国比林斯公共图书馆,“一个漂浮在象征悬崖和牧场花园上空的伟大公共阅览室”。以打造一座代表社区荣耀和标志的建筑为愿景,以设计一个从城市街区肌理中生长起来的轻盈、透明且绚丽的体量为理念,建筑师赋予了新比林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透明和富有动感的鲜明特点。比林斯社区是一座被铁轨穿城而过的城市,因此,图书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19 世纪蒙大拿路主火车站的质朴和美丽。新图书馆将会是一个容器,装载着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新图书馆处于南侧的城市新兴商业区和北侧的医院、大学城综合体建筑之间,因此它与整个社区的连接非常方便[23]。图书馆建筑既是文化建设的重心,又是文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图书馆空间内外设计应体现时代特征和当地文化特征,或具有特色,体现深层立意。

除获奖项目外,我国也有不少颇具特色的图书馆建筑。荣获2008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建筑创作佳作奖”的常熟市图书馆坐落在虞山脚下,与昭明太子读书台、游文书院、1915年的老图书馆相衔接,是我国首创的休闲型图书馆,更是传统江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39]。2007 年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的炳麟图书馆,从外形上面看,整体造型犹如一朵“水晶莲花”,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建筑中独树一帜[40]。此外,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与儿童活动中心等图书馆工程被建设部授予了第二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首都图书馆、上海市崇明县图书馆、海盐县张元济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成为了第二批(2015)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猜你喜欢

图书馆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图书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去图书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