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还是主导?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贡献度

2020-04-24沈军威易福金崔竞烽周海晨

图书馆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贡献度发文

沈军威,易福金,崔竞烽,周海晨

0 引言

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飞速发展。“2018自然指数:中国”的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高水平论文的第2大产出国[1],其中将近一半论文是国际合作的成果,这个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当。为实现从“论文大国”到“科研强国”的转变,“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当前科研能力建设发展的重点方向,而加强国际合作的深度与质量是中国研究型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2]。

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中国学者的国际合作特征[3-4],分析国际合作对中国学者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的作用[5-6],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第一作者[7-8]、通讯作者[9-10]的占比情况,分析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11-12],发现中国学者在量子[13]、纳米[14]、低维碳材料[15]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但在前1%高被引论文[16]、基础研究[17]、人文社会科学[18]上,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中的主导性偏弱。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特殊重要性,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意义①。探索中国农业发展和改革经验的相关研究,既能够破解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也会为全球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②。在推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领域的科研机构和学者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国际合作研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关注。本研究以1989-2018 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Agriculture Economics & Policy)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论文为样本,分析30年来中国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变化、主要研究力量的分布变化,以及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贡献度变化等态势,并根据分析结果,为今后中国学者国际化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在JCR(2017)③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17种期刊中,选择影响因子大于1的前10种期刊,发表时间限定为1989-2018年,共在WoS数据库中检索到16,778条记录。排除Meeting abstract、Book review、Biographical item、Item about an individual、Correction addition、News item等文献类型后,最终得到10,993篇论文。为对比不同国家、不同合作类型的论文影响力,在2019年6月30日统一获取所有论文在WoS数据库中的被引数据。

由于2007 年及之前的WoS 题录信息中的“Research Addresses”(作者地址),没有将机构与作者信息完全对应,使用EBSCO、Elsevier Science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等全文数据库对这些论文的作者地址信息进行补充。由于本文重在分析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国际论文的中国主要研究力量,因而对作者地址中的中国机构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将“Beijing Univ”修改为“Peking Univ”,把“CAAS”规范为“Chinese Acad Agr Sci”,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精确性。考虑到本文关注的是国家整体研究趋势,对既署名中国机构又署名国外机构的作者,统一视为中国机构学者进行处理。

2 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国际化研究影响力分析

2.1 国家层面的JCR期刊发文量及影响力分析

2.1.1 发文量对比分析

在对不同国家的发文数量进行整理时,参照现实情况和以往研究[19],英国的发文数据包括England、 Scotland、North Ireland 和 Wales,德国则将Fed Rep Ger包含在内,而本文统计中国发文数据时,未将我国港澳台地区包含进来,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港澳台地区在国际发文上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已有其他学科的中国大陆国际化论文影响力和贡献度进行对比分析。依据这一整理思路,表1展示1989-2018年JCR期刊发文总量前21个国家的发文分布情况。

表1 JCR期刊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主要国家发文情况

图1 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JCR期刊发文的主要国家论文年代分布变化

从表1看出,美国发文总量占据全球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JCR期刊论文的58.5%,排名第2的英国约占全球发文总量的10%。中国机构发文总量只有223篇,这一数字只有美国发文总量的3.5%,表明美国在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领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但从发文量分布的标准偏差来看,美国不同年代的发文数量差异变化也最大。在发文总量前5的国家中,英国的标准偏差最低,说明英国在不同年代的发文数量比较稳定。

为直观看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JCR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变化上的异同之处,绘制图1 所示的1989-2018年发文总量前10的国家的发文年代分布情况,由于美国的发文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因而未在图1中显示。中国与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的起点虽然较低,但文章数量的增长幅度极为明显,成为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国际化研究的“后起之秀”。起点较高的加拿大则呈现出“高开低走”趋势,其2018年论文数量在前10的国家中处于最后。英国则在发文量的年代分布上表现出稳定的高产实力。

2.1.2 国际论文影响力对比分析

为分析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主要发文国家的影响力态势,借助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去除自引)、篇均被引频次这3个指标,绘制出图2所示的战略坐标图,直观地展示中国在该领域国际化研究中的地位。同时将1989-2018年这30年按照每10年划分成3个阶段,以分析不同国家研究成果影响力的变化趋势。由于美国的论文体量庞大,去除自引的总被引频次高达10 万次,是第2 名英国论文总被引频次的5 倍多,因而没有在图2中显示。

从30 年整体数据来看,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JCR期刊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略低于全球主要发文国家的平均水平。除美国之外的20个国家平均发文306.4篇,篇均被引频次为18.92,中国223篇JCR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16.92,与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处于“低产低影响力”的方阵中。丹麦、埃塞俄比亚的发文量不多,但篇均被引频次超过25,国际地位属于“低产高影响力”。英国、荷兰不仅发文量多,篇均被引频次也高于平均值,处于“高产高影响力”地位,而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落在“高产低影响力”方阵中。需要指出的是,这30年美国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只有15.23,在21个主要发文国家中排在倒数第4。

图2 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JCR期刊发文的主要国家影响力战略坐标图

从3个阶段各个国家论文数量和影响力的地位变化来看,中国从“低产高影响力”发展到“高产低影响力”。具体而言,在发文数量上中国学者从1989-1998年远远低于主要发文国家的平均线,到2009-2018 年跃升到主要发文国家平均线以上。然而,与发文数量明显增长的趋势相比,中国学者JCR 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在20 个主要发文国家中的相对位置,则从1989-1998年的第1位降至第14位。同时,德国的变化起伏最大,从第一阶段的“低产低影响力”,一度跃升到第二阶段的“高产高影响力”,然后在第三阶段则呈现出“高产低影响力”的态势,这与图1中其发文数量的起伏变化最大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样,相比于图1发现加拿大发文量“高开低走”的结果,加拿大的论文影响力也呈现从高到低的发展趋势,即篇均被引频次从前10滑落至倒数第3的位置。根据图2的结果,进一步证实无论是发文数量、还是论文影响力,英国、荷兰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研究实力。

2.2 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国际化研究力量分析

2.2.1 中国学者国际化研究的期刊分布

根据表2 的整理数据,看出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是全球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领域的主要阵地,其发文量占到30年全球总发文量的三分之一。依据JCR(2017)的影响因子数据,排名第1 的Food Policy发文量也有1,892篇。中国223篇国际化研究论文发在Food Policy的最多,紧随其后的是Agricultural Economics,而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位列第3。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在影响因子排名前5期刊上的发文量,占到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总量的71.3%,这与“中国学者倾向于选择学科排名靠前的期刊发表国际化论文”[20]的结论一致。

表2 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中国学者国际发文的期刊分布

图3 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中国机构JCR期刊发文的年代趋势及合作网络

2.2.2 中国主要国际化研究力量分析

对中国223篇JCR期刊论文的机构信息进行提取,绘制出图3所示的中国农业经济领域主要发文机构的年代分布及其合作网络。其中,机构名称外的圆圈大小表明发文量的多少,圆圈最外边紫色的大小则说明该机构持续发文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机构名称所处的年代,并不是该机构最早发表JCR期刊论文的时间,而是该机构发表JCR期刊论文开始增多的年代。比如,北京大学早在1990年就发表了中国农业经济领域的第一篇国际化论文,但直到1997年该机构国际化论文数量才增至3篇,成为同时期中国发表农业经济领域国际化论文的主要力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一样,是在1997 年成为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发表国际化论文的主要机构,但与北京大学不同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劲不足,近年发文数量走低。中国科学院从2002 年开始成为国际化发文的主要力量。2012 年是中国农业经济领域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标志年份,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发表国际化论文的中国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对照图1的国家发文年代分布,发现这些中国研究机构在2012年共同发表农业经济领域JCR期刊论文25篇,相比以往年份10篇左右的发文量有明显增加。

从图3还发现,成为国际化研究主要力量的中国机构,其周围多伴随着国外机构的身影。比如,中国科学院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这2个机构的合作密切,其密切合作关系突出表现为黄季焜与罗斯高(R.Scott)的合作研究发文。浙江大学则与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一合作关系主要是通过王红(Wang H.Holly)加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并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的方式实现的④。从这一点看出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是中国科研机构国际化研究的重要前提。同时,发表国际化论文的中国主要机构之间初步形成合作网络,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这两个中国主要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

根据图3 分析识别出的发表农业经济领域JCR期刊论文的中国主要机构,将这些机构的发文量、去除自引的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绘制成图4所示的中国主要机构JCR期刊论文影响力战略坐标图。对比发文量前10的中国机构,发现中国科学院不仅发文量最多,篇均被引频次也高达31.3;而中国人民大学的发文量紧随其后,篇均被引频次则略低于北京大学,排在第3位,这3所中国主要机构呈现出“高发文量高影响力”的态势。南京农业大学的发文量排在第3位,篇均被引频次只有10.95,位于“高发文量低影响力”的方阵。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的JCR期刊论文数量和篇均被引频次基本一致,属于“低发文量高影响力”的中国机构。浙江大学虽然发文量排在第5位,但篇均被引频次只有6.94,与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一并落在“低发文量低影响力”的方阵。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科学院44篇国际化论文中,四分之三由黄季焜团队发表。2015 年黄季焜加入北京大学⑤,可以预期这将对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国际化研究力量的分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图4 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中国机构JCR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战略坐标图

2.3 中国学者国际化研究主题分析

与国外学者所使用的关键词进行比较,能够了解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国际化研究主要关注的相关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学者学术研究的“全球视野转向”[21]进展。由于中国发表JCR 期刊论文223篇,而除去中国(含港澳台)的国外论文数量是10,682 篇,考虑到数量规模差距较大,不太适宜再划分3 个阶段进行对比,因而本文只进行国内外JCR 期刊论文关键词的整体对比。在对不同形式的同一关键词进行合并处理后,根据每个关键词在国内外两个论文样本中的出现频次与国内外论文数量之比,本文整理出在国内外发文前20的关键词,如表3所示。

表3 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10种JCR期刊论文在国内外发文前20关键词的对比

中国学者JCR期刊论文所使用的前20个关键词中,与国外学者相同的有10 个,其中“Agriculture”“Willingness to pay”“Poverty”这3个关键词的顺序与国外完全一致。国外学者JCR 期刊论文中排名第一的关键词是“Food security”,这一关键词在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中排在第9位。相比于国外,“Food safety”则在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中的排序较为靠前,这反映出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的特殊性。总体来看,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所发表的国际化论文,在关注议题上既与全球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契合度,同时也有像“Rural China”这样对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主题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China”这一关键词的出现比例高达31.4%,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发表的国际化论文立足于本国农业农村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论文多是用中国案例验证国外的理论方法,说明中国学者在立足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今后需要提出具有全球普适性的研究问题和理论成果,从而提升在世界学术交流中的话语能力。

3 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国际化研究贡献度分析

3.1 中国学者国际化研究合作模式及地位分析

3.1.1 合作模式及其阶段变化

图3分析中国农业经济领域JCR期刊发文的主要研究力量时,发现中国223篇国际化论文的发表离不开国内外机构的共同合作。接下来进一步分析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中的国际合作比例,并对比分析不同合作模式在论文数量和影响上的差异。同时,还与其他主要发文国家进行对比,以了解国际合作对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的影响程度。

首先,根据是否与国外机构进行合作将论文划分为国际合作论文、非国际合作论文,而对非国际合作论文,又进一步细分为单一作者、国内同一机构合作、国内不同机构合作3种类型。在对比国家的选择上,既考虑官方语言非英语,又考虑发文规模和论文影响力在全球中的地位,最终确定比利时、荷兰为对比国家。根据图2显示的3个阶段不同国家JCR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战略坐标图,比利时的发文量与中国大致相当但影响力整体偏高,而荷兰无论是发文量还是论文影响力都一直稳定在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所划分的不同合作类型和确定的对比国家,对中国⑥、比利时、荷兰的论文一一分类,绘制出图5所示的3个国家在不同合作类型上的发文比例和篇均被引频次。从国际合作论文占比来看,比利时、荷兰的国际合作论文比例分别只有66.5%、60.8%,而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发表的JCR期刊论文中,有198篇是与国外机构合作发表的,这一比例高达89.2%,明显高于“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2017 年度国际论文总数的27%”的已有研究结果[22]。

在不同合作类型的论文影响力上,中国、比利时的国内不同机构合作论文的影响力最低,荷兰单一作者的论文影响力比较高,比利时则在国内同一机构的合作论文上的影响力最高。在国际合作论文和非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上,除了比利时之外,中国、荷兰的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都更高一些。

3.1.2 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地位分析

对图5 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荷兰、比利时,国际合作对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JCR期刊发文的数量和被引频次都有提升作用。为了解1989-2018年这30年间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在国际合作论文中的角色和作用变化情况,这部分将计算中国学者在198篇国际合作JCR期刊论文中承担第一或通讯作者的比例和影响力,并与荷兰、比利时进行对比,从而分析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地位。

在鲁甸县江底乡牛栏江边,立有一块“江底三桥”说明碑,其中写道:“江底三桥系铁索桥、钢梁桥和双曲拱桥。由南向北,跨于牛栏江面,南为会泽,北为鲁甸。”

表4 中国、比利时、荷兰3个阶段JCR期刊论文的不同合作类型数量与国际合作主导地位变化

从表4看出,相比于非国际合作论文,3个国家的国际合作论文数量都有明显增长。根据图6所示的3个国家不同合作类型论文在3个阶段的影响力分布情况,发现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在1989-1998 年、1999-2008 年这两个阶段都高于比利时、荷兰的国际合作论文,但在2009-2018年这个阶段,中国学者的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反而低于这2 个国家。另外,中国学者的非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在1989-1998 年高于荷兰、比利时,但1999年之后,中国学者的非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都低于这2个国家。

图6 中国、比利时、荷兰3个阶段JCR期刊论文的不同合作类型及其影响力变化

对比表4中3个国家在国际合作论文上的第一或通讯作者比例,可以看出3个阶段各国学者在国际合作论文中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比例上,比利时一直上升,荷兰先升后降,中国则先降后升。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在国际合作论文中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比例高于比利时、荷兰。图7分阶段对比3个国家学者在国际合作论文中承担主导、参与2种不同角色的论文影响力,发现中国学者在1989-1998年参与国际合作的论文影响力明显高于荷兰、比利时,这一数值是中国学者同阶段主导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的2倍之多。中国学者则在1999-2008年这个阶段的主导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高于其他两个国家,也高于同阶段中国学者的参与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到2009-2018年这个阶段,中国学者的主导国际合作论文影响力在3个国家中最低。

图7 中国、比利时、荷兰3个阶段不同角色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变化

3.2 依据署名顺序的中国学者国际化研究贡献度分析

已有研究分析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第一或通讯作者比例,只是从论文的主要贡献者视角进行考虑,虽然为分析中国科研的国际地位提供易于计算的思路,但将论文成果完全归于第一或通讯作者,忽视了其他合作者对论文的贡献[23],这会造成无法了解到中国学者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整体贡献度,也可能会夸大国际合作的效用。因而本研究将根据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在JCR期刊论文中的署名顺序计算其具体的贡献度,从而对中国学者在国际化研究中的贡献程度有一个全面了解。

3.2.1 基于调和分配算法的分配

科研合作现象的普遍促使研究人员探讨论文合著者的贡献分配机制,目前常被使用的2种贡献分配机制是Full counting(全计数法:一篇论文的每个作者都得到1分)、Fractional counting(分数计数法:一篇论文的总分为1,n个作者平均得到1/n的分值)。这2种分配机制凭借简单易操作的优势,在现实中广泛应用于如Nature Index⑦等评价指标的计算中,但平均分配一直存在争议,研究者纷纷提出改进分配算法。樊向伟等[24]比较了7 种代表性的贡献分配算法,发现调和分配算法计算比较简单、分配机制清晰明了,Berker[25]也证实了调和分配算法的广泛适用性。

调和分配(Harmonic counting)算法最早是1981年由Hodge等[26]提出,Hagen[27]为这一分配设想提出具体计算公式为第i个作者的贡献度=(1/i)/[1+(1/2)+…+(1/N)],这样就满足:一篇论文所有的合著者共享对这篇论文的贡献,即所有作者的贡献度之和为1;一作得到最多的贡献分配值,第i个作者与第(i+1)作者的贡献分配之比是(i+1)/i。考虑到现实中普遍认为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的贡献相等,针对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是同一人的情况,Hagen[28]又指出可以通过重新调整作者顺序进行计算,即假如一篇论文共有5位作者,通讯作者处于第3位,则只需要将原来的第二作者顺序调整到第3,从而实现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论文贡献度相等。虽然现实中有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来安排论文署名的情况,但本研究所分析的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10种JCR期刊并未采用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作者,因而可以使用调和分配算法分析中国学者在国际化论文中的贡献度。

3.2.2 调和分配算法分析国际化研究中的适用性

根据调和分配算法的作者贡献度思路,分别计算出中国、比利时、荷兰3个国家学者在其发表的所有JCR期刊论文中的贡献度(即“整体贡献度”),以及在与其他国家合作发表JCR期刊论文中的贡献度(即“国际合作中的贡献度”)。同时依据全计数法、分数计数法这2种常用的平均分配算法计算出相应的贡献度,整理成表5的结果。

表5 中国、比利时、荷兰学者在国际化研究中的贡献度对比

从表5的计算结果看出,使用全计数法计算出的荷兰学者整体贡献度在3个阶段是逐渐提升的,但分数计数法和调和分配算法的结果则是逐渐下降的。观察3个阶段荷兰学者参与的JCR期刊论文作者数量,发现每篇论文的整体作者数量从第一阶段的平均2个增长到将近4个,每篇论文的荷兰作者规模也有所增多,但增长幅度低于整体作者规模,这就造成荷兰学者所占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因而以作者绝对数量为核心的全计数法,与分数计数法和调和分配这两个以相对比例为基础的分配方式,在计算结果上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同时全计数法、分数计数法所计算出的整体贡献度、国际合作中的贡献度会在不同阶段有相同结果,但使用调和分配算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出这些相同结果的差异。

表6 国际化研究贡献度3种算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由于作者贡献分配算法建立在作者数量基础上,因而将调和分配算法与作者数量、全计数、分数计数3个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发现在3个国家中,调和分配算法的贡献度结果与作者数量负相关,与全计数结果、分数计数结果都正相关,而与分数计数结果的相关性都在0.9左右。结合表5的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调和分配算法所计算出的贡献度结果,不仅能避免以绝对数量的全计数法在当前多人合作研究趋势下容易出现偏差的情况,同时与分数计数法的平均分配相比也具有相对更好的识别效果。

3.2.3 贡献度变化分析

将使用调和分配算法计算出的3个国家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在国际合作论文中的贡献度结果,绘制成图8所示的箱型图,以直观展示最小值、下四分位数、中位数、均值、上四分位数和最大值。无论是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还是中位数、均值,在中国学者贡献度3个阶段的这些数值基本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在国际合作论文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不断提高,从第一阶段平均0.42的国际合作贡献度提升到第三阶段的0.53。比利时则从第一阶段平均0.50的国际合作贡献度稳步提升到0.53,而荷兰学者的国际合作贡献度则是先从0.50增长到0.54,又降至0.44。虽然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论文中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但对比表5中3个国家学者在其所有JCR期刊发文的贡献度,发现相比于荷兰、比利时学者0.68的国际发文整体贡献度,中国学者在222篇JCR期刊发文中的整体贡献度只有0.57,说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发文中扮演的角色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8 中国、比利时、荷兰学者在3个阶段国际合作论文中的贡献度变化

4 结论

4.1 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国际化研究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JCR期刊论文数量有明显增长,但发文规模偏小,论文的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都明显低于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从世界银行⑧获取到发文总量前21国家的农业就业人员比例、农业附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每个农业就业人员的增加值和R&D投入经费,与这些国家的发文总量、去除自引的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发文总量和总被引频次、农业就业人员比例呈负相关,而与R&D 投入经费是正相关的关系。当前中国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必然为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国际化发文的快速提升带来强劲的现实推动力。

4.2 国际合作是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根据图5的计算分析结果,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与国外进行合作发表JCR期刊论文的比例高达89.2%,而荷兰学者发表JCR期刊论文只有60%是与国外进行合作的,同时中国学者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整体高于非国际合作论文。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近年来通过邀请国外具有影响力的学者进行讲学、担任客座教授以及中国学者去国外机构访问交流的“搬迁型向内迁移”合作模式,推动了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规模和影响力的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国际合作论文比例,明显高于已有研究统计分析的中国整体科技论文、图书情报学等具体学科SSCI论文的国际合作占比[29],这表明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国际化发文在一定程度形成了对国际合作的“路径依赖性”[30],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一旦与国外开启合作研究,维持和深化已有国际合作关系就成为一个最优选择。

表7 农业发展指标与JCR期刊发文量、论文影响力的相关性分析

4.3 深化中国机构合作,培育“自我造血能力”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JCR期刊论文发表的模式逐渐从第一阶段的“单一作者+国际合作”2种类型,发展到“单一作者+中国同一机构合作+中国不同机构合作+国际合作”更加丰富的合作类型。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中承担第一或通讯作者的主导角色比例也明显提升,在国际论文中的贡献度也与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差距有所缩小。同时,在2009-2018 年这个阶段,中国同一机构发文的影响力最高,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不同机构间的合作发文,而国际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只有12.67,这表明依赖国际合作发表高影响力国际论文的发展方式进入了瓶颈期[31],中国机构“自我造血能力”的培育是今后发表高水平国际论文和深化国际科研合作层次的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已从引进、学习、模仿先进国家理论和方法的阶段[32],发展到合作交流的新阶段,并在合作研究中呈现出从附属到主导的发展趋势[33]。当前“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越来越受到国外的重视[34],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如何将这种“先天的优势”转化为理论创新[35],应成为中国科研机构和学者努力的方向。

5 结语

通过对1989-2018年这30年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JCR期刊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学者的国际化发文规模和影响力与美国、英国等农业科研强国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同时,借助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研究走向世界舞台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机构和学者在国际合作中的贡献度也有明显提升。未来一方面需要深入分析中国学者国际化研究的学术理论和方法贡献;另一方面也需要探索提高中国机构和学者“自我造血能力”的方案机制,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依托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实践,提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全球农业发展贡献有影响的“中国理论”。

注释

①http://www.moa.gov.cn/ztzl/jj2019zyyhwj/2019 zyyhwj/201902/t20190220_6172154.htm.

②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907/t20190702_388628.html.

③https://jcr.clarivate.com/JCRJournalHomeAction.ac⁃tion? pg=JRNLHOME&categoryName=AGRICULTU RAL%20ECONOMICS%20%26%20POLICY&catego⁃ries=AF.

④http://www.som.zju.edu.cn/xinwenzhongxin/xinwen zhongxin/zhongdianxinwen/31274.html.

⑤http://china1.elsevier.com/ElsevierDNN/电子产品信息/Scopus/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经济经济计量学和金融/tabid/3071/Default.aspx.

⑥中国大陆学者223篇JCR期刊论文中有一篇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合作,因此在第3小节计算不同合作类型论文影响力以及中国学者国际化研究贡献度时,都未将这篇论文纳入分析中。

⑦https://www.natureindex.com/faq#methodology4.

⑧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贡献度发文
我国体育学领域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分析
国有林业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动态演绎分析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信息通信装备体系能力贡献度评估方法研究
联合作战太空作战力量体系贡献度仿真分析框架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国内“MOOC”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度的解析与度量方法
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