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和籽粒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0-04-24董伟欣韩立杰张月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吐丝高密度行距

董伟欣 ,韩立杰,张月辰*

(1.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农学院,石家庄 050080;2.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1)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生产主要采用种植耐密品种和增施肥料实现增产,通过种植方式调节个体分布有效提高种植密度而获得高产,合理的玉米生产群体结构是高产基础,设置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调节群体结构为常用手段。

密度和行距配置研究较多,范龙秋研究发现,增大种植密度,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升高且等行距优于宽窄行,茎粗变细,但宽窄行优于等行距,叶面积指数在宽窄行和高密度下最大,干物质积累随密度增高而降低,高密度宽窄行100 cm+50 cm配置下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在高密度下宽窄行66.6 cm+33.3 cm配置更利于干物质积累[1]。王静静等研究证实宽窄行种植有效提高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增加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积累;密度和行距配置与叶片生理指标密切相关[2]。白志英等研究发现,随密度增加,玉米穗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下降,先玉335较郑单958差异显著[3]。陈传永等研究表明,随密度增加玉米各器官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递减趋势[4]。田畅等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却表明,90 cm+40 cm种植方式对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5]。良好的冠层结构可改善光能利用效率,韩晨光研究表明,宽窄行种植方式下,叶面积指数升高,光合作用增强[6]。侯彤瑜通过调整株距与行距发现,改善玉米冠层结构,提高植株对太阳辐射截获量[7]。史振声等研究也表明,合理的冠层结构可提高玉米株型调节能力,改善叶片结构,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产量[8]。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吴霞等研究表明,合适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产量[9]。Hamidia 等研究表明,随密度升高,单株产量降低造成产量下降[10]。籽粒脂肪、蛋白质、淀粉含量是代表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11]。张吉旺等研究发现,随密度增加粗蛋白表现先升后降的变化[12]。而金海燕等研究认为,等行距和宽窄行种植方式下,随密度增大先玉335粗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大于10.5 万株·hm-2后显著降低,郑单958则表现为大于7.5万株·hm-2,粗蛋白含量增加[13]。王萌等研究也发现,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9.3万株·hm-2密度下,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降低[14]。顾万荣等研究高、中、低3种密度对籽粒营养成分的影响表明,随密度增加,玉米品种“丰禾1”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降低,总淀粉含量升高,但郑单958 却随密度增大,粗蛋白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上升,总淀粉含量呈先减后增趋势[15]。

综上所述,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和籽粒营养成分研究较多,但缺乏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采用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生长特性、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和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影响的系统研究。河北省新乐市及周边地区生产上主要以等行距和宽窄行种植为主,为进一步探索玉米增产和品质提高途径,本试验选取等行距和宽窄行两种种植方式,分别设置3个密度,重点系统研究植株生长特性、穗位叶生理指标、产量和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并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下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旨在探索不同群体结构各项指标变化与产量和籽粒营养成分关系,探究河北省山前平原区玉米轻简高效栽培方式,为当地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本试验于2019年在河北省新乐市木村乡中同村(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完成,试验地土壤为壤土,播种前0~20 cm 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7.75 g·kg-1,全 氮1.28g·kg-1,碱 解 氮83.9 mg·kg-1,有效 磷23.7 mg·kg-1和速效钾118.67mg·kg-1。

1.2 试验设计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种植密度为主区,分别是72 000 株·hm-2、67 500株·hm-2、63 000株·hm-2(密度设定依据生产上先玉335 常用种植密度),简称为C1、C2、C3,种植方式为副区,分别是宽窄行(40 cm×80 cm)和等行距(60 cm×60 cm),简称为B1和B2。密度和行距6 种处理简称为:B1C1、B1C2、B1C3、B2C1、B2C2和B2C3,每个处理3次重复。

试验区总面积120 m×15 m,主区面积120 m×5 m,副区面积20 m×5 m,每个副区3个重复,播种前施基肥缓释肥(28:4:8)1 050 kg·hm-2,播种前一次性施入,6月21日播种,分别在苗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大约吐丝后20 d)采用水龙带浇水且水表监测浇水量,每次浇水量为600 m3·hm-2,前茬作物为冬小麦,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玉米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测定

在吐丝期(开花期)、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每个处理分别取9株玉米测定其株高(地上部至顶端)、茎粗(地上部第三节间)和叶面积(长×宽×0.75)。干物质测定是在105 ℃杀青0.5 h后,80 ℃下烘干至恒重,分别称取叶片、茎秆和穗重量。

1.3.2 玉米穗位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测定

分别于9:00~11:00 在吐丝期(开花期)、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选取不同处理穗位叶片,置于冰盒中,带回实验室液氮处理后储存于-80 ℃冰箱中,测定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测定参照张志良方法[16];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测定参照白宝璋等方法[17]。

1.3.3 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片夹角(MTA)测定

分别于晴天9: 00~11: 00 在吐丝期(开花期)、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采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美国LI-COR公司生产)测定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片夹角(MTA)。

1.3.4 玉米产量测定

在成熟期测定玉米每公顷穗数、单穗重、单穗粒重、穗粒数、百粒重和每公顷产量。

1.3.5 玉米籽粒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测定

考种脱粒后将玉米籽粒研磨成粉末,FOSS-谷物分析仪测定籽粒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每个处理3次重复,求其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3 整理数据,SPSS 17.0 和SAS 9.4软件在α=0.05水平上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生长特性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下,玉米生长指标表现为随密度增大,株高升高,3个种植密度间未达显著差异,宽窄行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差异不显著;茎粗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变细,在吐丝期(开花期)、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3个密度间差异性不明显,但宽窄行高于等行距种植;叶面积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小,吐丝期(开花期)和完熟期宽窄行总体略低于等行距,而吐丝后15 d(灌浆期),宽窄行却略高于等行距,吐丝期(开花期)宽窄行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中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4.08%和11.11%,等行距种植方式下,3个密度间差异不明显,吐丝后15 d(灌浆期)宽窄行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7.11%,等行距种植方式下差异不明显,完熟期两种种植方式下3个密度间均未达显著差异。说明67 500株·hm-2种植密度下,叶面积最合理,可保持较好群体结构,截获较多光能,提高干物质积累,宽窄行优于等行距。

2.2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影响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由表2可见,随密度升高,叶片重和茎秆重逐渐降低,宽窄行高于等行距,穗重表现为在吐丝期(开花期)随密度升高,穗重降低,但在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表现为在中密度下穗重数值最大,等行距高于宽窄行。吐丝期(开花期),叶片重在宽窄行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14.14%,等行距种植方式下3个密度间差异不明显,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两种种植方式下3 个密度间未达显著差异;茎秆重在吐丝期(开花期)和吐丝后15 d(灌浆期)随密度升高而呈降低趋势,但未达显著差异,在完熟期,宽窄行种植方式下3个密度间差异不显著,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23.44%;穗重在吐丝期(开花期)随密度升高而降低,差异不明显,吐丝后15 d(灌浆期)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中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34.86%,而宽窄行3个密度间差异不明显,完熟期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中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24.84%,而宽窄行种植方式下中密度较高密度和低密度分别显著升高32.41%和17.36%。可见,干物质在中密度下积累较多,冠层结构合理,有利于穗重增加,低密度下穗重高于高密度,说明先玉335密度种植不宜超过67 500株·hm-2。

2.3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玉米穗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对光能的吸收和转换,其含量直接影响光合效率及玉米产量。由图1 可见,随密度增大,穗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宽窄行高于等行距,而叶绿素a/b 却呈相反变化趋势,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吐丝期(开花期),宽窄行种植方式下,3 个密度间差异不明显,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27.40%,吐丝后15 d(灌浆期),宽窄行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分别显著升高28.02%和18.88%,而在完熟期宽窄行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3 个密度间无显著差异(见图1A);宽窄行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叶绿素a/b 在3 个时期的变化较小,未达显著差异(见图1B)。结合叶绿素对产量的影响,当密度由63 000 株·hm-2增至67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达72 000 株·hm-2时,叶绿素含量较高,群体郁闭,此时群体结构影响光合作用,延迟成熟,产量下降,67 500株·hm-2下宽窄行种植对于产量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2.4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穗位叶可溶性蛋白和糖含量的影响

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代表储存物质含量,其含量高,生长力强,代谢旺盛。由图2可见,可溶性糖含量从吐丝期(开花期)至吐丝后15 d(灌浆期)迅速升高,而在完熟期又稍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吐丝期(开花期)和吐丝后15 d(灌浆期)差别较小,而在完熟期升高,两种种植方式相比较,在3个时期,宽窄行稍高于等行距。吐丝期(开花期)宽窄行种植方式下,中密度下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比高密度显著升高23.40%,较低密度差异不明显,吐丝后15 d(灌浆期)在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54.91%,宽窄行种植方式下差异不明显,而在完熟期3个密度间差异不明显,种植方式间差异性较小(见图2A);可溶性蛋白含量吐丝期(开花期)和完熟期在中密度下含量最高,吐丝后15 d(灌浆期)随密度升高而降低,吐丝期(开花期)两种种植方式下中密度较高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1.94%和6.53%,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宽窄行种植方式下3 个密度间差异不明显,吐丝后15 d(灌浆期)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中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8.59%和11.19%,而完熟期中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11.40%(见图2B)。从以上结果可知,宽窄行种植方式下,中密度在不同时期更有利于物质积累,代谢和光合能力强,可促进物质向籽粒转运。

2.5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片夹角(MTA)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密度升高,叶面积指数呈升高趋势,在吐丝期(开花期),两种种植方式下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明显且不同密度间无区别,但在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差异显著,吐丝后15 d(灌浆期),宽窄行种植方式下,高密度较中、低密度分别显著提高18.69%和30.68%,等行距种植方式下3个密度之间差异不明显,而在完熟期,两种种植方式下,高密度较中、低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6.04%和34.32%、10.29%和23.44%(见图3A);而叶片夹角相反,随密度升高呈降低趋势,吐丝期(开花期),在两种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3.94%和16.02%,吐丝后15 d(灌浆期)和完熟期在宽窄行种植方式下,3个密度间差异不明显,而吐丝后15 d(灌浆期)等行距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中密度分别显著增加22.39°和14.99°,完熟期低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增加13.13°(见图3B)。

2.6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看出,随密度升高,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多,宽窄行高于等行距,宽窄行种植方式下,高密度较低密度显著升高12.22%,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高密度较中、低密度分别显著升高20.15%和42.81%,穗粒数和单穗重却呈逐渐下降趋势,宽窄行和等行距间差异小,两种种植方式下,低密度较高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5.62%和15.83%,18.46%和26.07%;两种种植方式下,单穗粒重在中密度时数值最大,比高、低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5.89%和5.82%,31.63%和3.48%;宽窄行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百粒重和每公顷产量同样在中密度下较高,且与低密度差异较小,与高密度差异显著,中密度较高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3.53%和25.20%,15.89%和11.53%。因此,两种植方式下,中密度种植通过增加粒重而增产,与穗粒数和单穗重关系较小,宽窄行较等行距产量高,且差异性显著,说明宽窄行、中密度种植群体与个体发育协调,群体合理,产量最高。可见,合理的密度和种植方式是玉米构建良好群体结构、优化群体光合生理功能的基础。

表3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density and row spacing on yield components

2.7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籽粒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由表4可见,籽粒主要营养成分表现出在中密度下较高的趋势。在宽窄行和等行距种植方式下,玉米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中密度下含量相对较高,但较其他处理未达显著差异;粗脂肪、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在中密度下含量相对高且宽窄行高于等行距,粗脂肪含量在宽窄行种植方式下中密度较高密度显著升高16.99%,等行距下3个处理差异不明显,两种植方式下,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中密度较高密度分别显著升高19.98%和23.08%,34.21%和42.42%,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降幅较大。因此,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影响较小,而粗脂肪、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在中密度下含量较高,且宽窄行优于等行距,随密度升高,数值逐渐降低且等行距下数值下降较多,不稳定。可见,宽窄行种植方式下,67 500株·hm-2密度种植有利于提升先玉335玉米品种籽粒主要营养成分。

表4 不同密度和行距对籽粒可溶性糖、淀粉、粗脂肪、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density and row spacing on soluble sugar,starch,crude fat,crude protein and lysine contents

3 讨论与结论

选用合理密度和行距,可改善植株生长状况,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协调叶片生理参数并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本研究比较不同密度和行距发现,随密度升高,株高升高,茎粗变细,叶片和茎秆干重降低,穗重中密度下最重且宽窄行优于等行距,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升高而升高,而叶片夹角则相反且两种植方式间变化趋势不明显,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在吐丝后15 d(灌浆期)中密度下积累量最合适,提高产量。张子学等研究发现,随密度和宽窄行距离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升高,穗位叶长增加[18]。袁刘正等也发现,密度增大,穗位高变高,茎粗变细,70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在吐丝后干物质积累较快,比宽窄行高15.2%,80 cm+40 cm 种植方式下在吐丝期干物质量较高,但在成熟期最低,对灌浆不利,说明宽窄行种植有利于吐丝前干物质积累,而密度对干物质积累影响较小[19]。张善平研究认为,行距和密度选择依品种而定,玉米品种DH661 和ZD958在宽窄行种植条件下提高干物质积累并提高产量,XY335品种在等行距下种植较为合理,研究还发现,随密度升高不同品种均表现出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升高,而叶片夹角显著下降[20]。梁书容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1]。王庆成等研究发现,随密度升高,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22]。与前人研究比较可知,密度和行距对各项指标影响总体趋势一致,但密度和行距设置要以品种特性而定,本研究仅选择一个半紧凑型高产的当地品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与前人有所不同,可能是品种特性造成。

种植密度增大提高玉米产量,但增产同时对玉米生长不利[23],王广福等研究密度试验发现,不同品种间影响产量因素不同,陕单636密度增加后主要通过粒重增加产量,先玉335和郑单958密度增加后主要通过穗粒数增加产量,陕单609、榆玉3号和秋润100密度增加后主要通过穗粒数和粒重增加产量,且品种间产量变化不同[24]。陈伟等研究发现,在高密度67 500株·hm-2种植条件下,产量平均提高18.40%和21.74%,且在110 cm+50 cm宽窄行配置下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最高[25]。蛋白质、淀粉和粗脂肪是评价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种植方式和密度影响玉米籽粒品质,如随密度增加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在品种间却无规律性变化[24]。金海燕等研究宽窄行对玉米籽粒成分的影响后发现,宽窄行种植使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13]。而范龙秋研究却发现,密度增大,蛋白含量降低,行距增大,蛋白质含量却增加,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籽粒粗脂肪和淀粉含量无明显影响[1]。本试验研究表明,在67 500 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较高,且宽窄行高于等行距,通过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与前人研究稍有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光热资源及田间小气候不同造成,本研究无品种间比较,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受密度和行距配置影响较小,而粗脂肪、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在中密度下含量较高且宽窄行优于等行距,但不同指标间略有差异,可能是不同试验设置的行距和密度不同及地域间差异造成,需采用不同品种,设置多种密度和行距开展深入研究,探究适合当地的高产栽培方式。

猜你喜欢

吐丝高密度行距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高速线材厂吐丝管固定方式的改进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吐丝的蜘蛛与吐丝的蚕
小蚕儿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