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思考
2020-04-23朱乐
朱乐
摘 要:本文圍绕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和发展方向进行诠释,为大学艺术教育中的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审美基础,在诠释对音乐教育实践哲学当中,以哲学观点和科学方法对音乐教育具体实践的经验归纳,并予以综合系统、完善、总结,以至于上升到理论性品位。以教育科学的音乐艺术哲学实践来诠释我们的审美行为与思考,从而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实现对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实践哲学 价值 审美 美育
音乐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语言。任何音乐教育都以人的思想情感为中心,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发挥了社会凝聚作用,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现象,而音乐教育诠释哲学实践,终究存在价值取向在认识上使审美境界达到艺术思想思考的文化问题,使音乐教育回归文化本位,将音乐教育的价值转向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达成了音乐教育与文化环境的深层互动,既是音乐教育理念的突破,也是音乐教育价值转向的新思路。
一、明确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价值取向
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音乐教育的实践需要教育思想的指引,“哲学是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理论依据,而音乐教育则是哲学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活动。”①音乐教育哲学是教育研究中最具有理论色彩的内容,也是我国目前音乐教育学从哲学实践角度探讨音乐教育问题的学术热门话题。王国维说;“不通思辨而言教育,与不同数理化而言工学,不通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而言医学,何以异?②自古以来的音乐教育实践总是与价值引导紧密相连,音乐教育的任务在于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能创造文化价值的人格。古代中国国人相信音乐是万物基础,所有的文明都以其音乐的形成得以成形,按照孔子说法,如果音乐教育变了,社会本身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为他相信音乐教育的巨大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即可行善,也可做恶,他赋予音乐教育的那种重要性,可比诸现代国家相信的经济和军事的重要性。因此,音乐是反应文化思维的一面镜子,而音乐教育的价值则是通向并提升人类的音乐文化生存方式的重要路径。特别是“音乐美育”的思想,即被视作艺术美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在自身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艺术思想发展中的主线集中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
二、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经济战略转型的推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空前规模、结构与质量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国音乐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艺术价值取向深层次的新矛盾与新问题,真正成为哲学实践的又一课题。我们需要对当代中国音乐艺术教育艺术价值取向新矛盾新问题新方向进行剖析,从而达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提供自觉地理性艺术价值文化导向。“中国音乐教育艺术价值取向是从时代为背景、发展为目标,积极统领中国音体美教育发展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集合起来;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带领音乐人才培养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③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是在当今社会发展百年难遇之大变革背景下,面临中国音乐教育艺术价值取向诸多问题,如世界正在进入数据化时代,深化改革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科学发展中有力追求和体现其文化价值,促使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业时代是知识竞争,数据时代是智慧竞争,数据时代的中国音乐教育价值转向,更多是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关注音乐教育的独立思考、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关注音乐教育学术前沿理论,从音乐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教学法、等多视角探讨研究,开放与包容的接受个性化,特色化,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教学新方法, 新理念。
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基本问题的基础学科,音乐哲学观反映人类文明的行为和艺术情操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影响着追求音乐艺术的科学决策和哲学实践。身为音乐教育的笔者,需要以哲学理论作为实践指导推动学习发展,通过认识对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规律和审美思考,形成音乐教育乃至艺术教育在哲学思想上的观点突出,并且得到一整套的完备思想结构来支撑音乐艺术教育的价值核心,艺术功能论包括美育论、审美论、实践论等等,“诠释音乐本质和音乐教育的艺术价值应当从全面客观事实出发,牢固树立音乐教育的从教人到育人,‘人本化观念,才能发挥音乐教育哲学对于实践的审美作用。”④不管德国哲学家康德美学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思想,还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都在体现对“人性”的褒扬,与中国传统哲学精髓的借鉴,中国古代哲学更注重“人”,更表现于生命的“仁、义、理、智、信”。《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⑤《荀子·乐论》中提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⑥音乐的本质是以乐感人、以乐化人、以乐养人,是从人心产生的,人心的活动是外物引起的。人心感受外物,使内在感情激动起来,做出反应,就外观于声;各种声互相应和,发生种种变化而形成音乐。这段文字是中国音乐美学的经典论述,虽然人人都有感知音乐的本能,但是音乐的审美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来培养审美能力。音乐的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形式,是通过文化因素建构形成,因为音乐并非是脱离现实的纯粹的情感来表现,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表现,都深度嵌入具体的民族历史与本土文化语境之中,形成独特的音乐表现的形式与内容。如学习声乐的演唱技术,并以此技术演唱了很多中外各国歌曲,或者是学生学习了预先设定的声乐演唱技巧,而没有反思这种演唱技巧能否演唱世界不同文化中的民族音乐,如果仅是一种技术的层面而没有最终将歌曲的人文底蕴和作品的综合素养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思维及精神世界,或者说没有上升到音乐的人文素养的层面,这种技术永远都是外在于人的工具化的技术。将音乐的文化核心素养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的。
音乐是多元事物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并能给音乐教育带来艺术文化的人类文明,并坚持“多样化文化的音乐教育”艺术导向。在古希腊,音乐是世界的纽带,音乐之外的声音与音乐难以分开,也担负同样的任务;表达某个观念。音乐是文化的传播手段和中流砥柱。对古希腊人而言,教育的第一种形式就是音乐,因为音乐为法律和传统提供了前导。没有那个文化没有音乐。在古今的文明中,只要在需要加强凝聚力或者鼓足勇气的时候,我们就能发现音乐。将人类的各个方面领域等相关内容融合于音乐教育,使其最后回归至现实世界的发展中去,并以开放包容理念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体验音乐是一个多重的人类基本现象,用國际视野拓宽音乐教育本能,培养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综合实力,提升社会性和自然性并存的艺术素养,更有理由充分地体现音乐教育以人为本。音乐教育已不再仅仅是音乐、技能、知识的学习与训练,而是一种社会化价值过程的转型,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路径,因此应该立足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建构音乐与文化的整合与贯通的知识谱系。德国教育的方式一贯坚持把音乐教育放在和数理化一样的重要地位。所以德国是全世界国民整体素养最高的国家,也是出产音乐大师最多的国家,因此笔者建议今天的中国教育我们应该向德国借鉴这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倡把音乐教育放在与语、数、理、化同等地位,这样有效的音乐教育方式才能使全体国民整体素养逐渐提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还能促使学生人文情怀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音乐本身就是科学和人类的一个最极致的奥秘,一个各门学科聚而抵制的奥秘,一个掌握着所有学科进步的奥秘。”⑦音乐教育在西方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必须回归中国传统哲学深邃上来,关于“美育”、“审美”、“实践”等音乐教育哲学思考,实际上就是对音乐教育“美育”思想的哲学判断,由此得出“审美教育哲学”具有西方认识论哲学文化的历史过程,它不同于西方“音乐美育哲学”,除了纯粹的艺术教育以外,更着重音乐的非本体价值,主要强调其辅助美育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⑧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价值取向实际是对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吸收,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历史的习惯及现今中国社会发展与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⑨每个时代的音乐作品都是当时社会所赋予的主体精神和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⑩音乐教育一定受惠于人的自身价值,也可以从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让学习者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得以升华,让客观世界的生活视野更加开阔。
结语
音乐教育与哲学实践归功于音乐艺术过程中体验和理解的文化信息化为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实践感知”的实践过程,音乐教育理念与“审美主义”和“实践主义”存在,更让音乐教育顺利达成有效目标,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更实际、更有效、更利于社会现实所赋予的精神所在。只有在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影响下,才真正发挥审美和实践作用,突破固定的传统模式,把音乐内容归于适合发展的艺术认知范围促使音乐教育向前不断发展。
注释:
①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0-31.
②转引自候怀银.国学视野中的教育学—王国维及其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科研报告,2007(4).
③杨力等.学校艺术教育史编著[M].海南出版社,2002.
④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⑤杨天宇.十三经译注礼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67.
⑥刘蓝.二十五史音乐志[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⑦【加】约翰·谢泼德,【德】彼得·维克.音乐和文化理论[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
⑧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⑨代百生.“音乐美育”的内涵与实质[J].美育学刊,2012,4:7-16.
⑩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