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大发展理念下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2020-04-23白冬梅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依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动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本文通过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石屏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当地实情,提出意见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县域经济发展;石屏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社会稳定,文化传播,政权稳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延伸,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4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尖锐。比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剧,区域发展不相协调,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彻底破除等。石屏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比较优势不强,传统优势削弱,城乡发展不协调,特别是脱贫攻坚和以异龙湖水污染防治为标志性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石屏县必须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质,始终将其作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整体,贯彻落实到县域发展的各项具体实践中。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理论依据
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县域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指出要把“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必须从县域经济下大力度。
县域经济具体是指:“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元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它在县级政权的调控下、市場导向的作用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它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处,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还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承担着促进国家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使命,更极富巨大变革和创新活力。
首先,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中国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农民的问题”。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仍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民主建设、政治体制革新的制约性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直接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村腹地的经济活力,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带动农村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其次,发展县域经济也是县域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县域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中央政府把部分行政和经济管理权力下放,县域发展已经成为所有县域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县域政府所必须面对的一项挑战。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是应县域间竞争的需要。
最后,发展县域经济是国家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新时期,我国发展经济需要保持稳步前进的同时,更加突出发展质量,进而实现国家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既是小城镇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使县域的资源在整个区域内得到更合理的优化配置,并形成特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创新,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仅深化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更把创新提升到了全局工作的方方面面,凸显了创新对激发国家发展内生动力的核心作用。明清以来,中国在创新道路上固步自封,国家衰弱,民族没落,印证了“不创新就要落后。”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源自产业建设,只有把思路创新、科技创新和结构创新体现于产业建设,才能有效提升综合竞争力。
石屏县作为云南典型的山区农业民族县,更需要在产业发展中体现思路和结构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发展基础,为实现跨越积蓄力量。一是围绕“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目标,推进一产提质增效。着力构建“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融入红河谷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区,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林果经济、林下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一批特色精品农庄,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牌,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二是围绕“全国重要的豆制品研发和深加工基地”目标,推进二产优化升级。石屏豆腐闻名遐迩,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近年来已经进入深圳市沃尔玛山姆会员店销售,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报道具有地域特色的井水点豆腐,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传统生产方式,新产品的创新研发亟待加强。因此,要坚持把加快发展豆制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作为主攻方向,加大豆制品高新技术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推进豆制品精深加工和鲜豆腐现代化生产,促进豆制品提质升级,提高核心市场竞争力。三是围绕“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目标,推进三产稳步提升。石屏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明朝戍边军屯制度把中原文化带到石屏,与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的独特的人文历史。创新发展,就必须要把人文资源、生态资源充分融合到旅游文化产业中,依托境内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加速实施石屏建水“一湖两城”古城文化旅游区和“一湖三镇十村”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带、山区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带建设,不断激活“古城韵、湿地缘、花腰情、美食怡”四大元素,重点推进异龙湖旅游综合体建设,建成一批特色小镇和特色传统村落。
三、坚持协调,持续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发展”理念并非偶然,在中國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要求就是不让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落后。石屏县和全国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协调发展最根本目的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缩小农村与城镇的差距,实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石屏县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2014—2018年,累计减贫8991户34285人,41个贫困村和3个贫困乡镇脱贫出列,剩余贫困人口669户193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末的12.15%降至0.77%。但是,农村与城镇、山区与坝区之间在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和居民素质提升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差距。贫困地区和边远农村在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较为薄弱。这些问题皆因发展失衡和不可持续而生,是发展实际倒逼的结果,石屏实现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一是加快建设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外联“主动脉”,畅通以国省干线为支线的“内循环”,连通以农村公路为网络的“毛细血管”,争取实施电气化铁路项目,提升全县通行和出行条件。二是加快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异龙湖补水调水工程为统领,组织实施滇中引水、中小型水库连通、骨干水源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水源保护,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加大节水灌溉、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力度,扎实做好“五小”水利建设、县域河流综合治理,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三是加快能源网、互联网建设。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大力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切实加快农村网络连通建设,为实施“互联网+”打牢发展基础。四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县城和副中心集镇建设,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组织实施,配套和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加速城镇扩容提质,稳步推进县城古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
四、坚持绿色,持续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置资源
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出发,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很强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共同福祉,描绘民族未来的信心与决心。
“十二五”时期,石屏县年均经济增速达到了12.4%,长期的高经济增速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河流湖泊污染、矿山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森林质量效益下降,异龙湖水质下降为劣V类。如不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危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石屏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石屏曾于2014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异龙湖风景名胜区为禁止开发区域。石屏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我们潜在的最大优势就是生态环境,最大的名片就是异龙湖,石屏未来的发展必然体现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变。因此,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推动发展的丰富前置资源,是实现石屏跨越的重要途径。一是突出异龙湖精准治理。坚持把异龙湖综合治理作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所在,做到截污治污精准、补水输水精准、项目安排精准、措施到位精准,扎实推进异龙湖水体达标三年行动,确保异龙湖水质持续改善并达到国家考核要求,让高原明珠异龙湖再现靓丽风采。二是建设“湖城一体”宜居城市。坚持“湖城一体”总体布局,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把湖区与城区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将石屏人文、历史、民族、美食等多种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加快推进“一城一湖”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实现“城在湖边、湖城融合”一体化发展。三是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加大生态修复和治理力度,实施好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造人工桉树林,确保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
五、坚持开放,持续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活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开放发展”的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最强有力回应,开放发展的关键是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石屏县也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受益区之一。193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竣工通车,连接滇越铁路。民国时期,石屏与普洱、西双版纳等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兴盛一时,是当时滇南的主要经济区。实施开放发展,石屏有基础有经验,更有机遇和挑战。一是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突出农业产业、豆制品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在农业产业方面,原始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农产品综合市场竞争力不足,绿色高端农产品生产富有空间,必须加快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为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另外,要统筹协调推进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二是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主动服务和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主动承接滇南中心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把“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豆制品加工业+旅游业”作为融入滇中和走出国门的主导产业,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在互联互通、产业建设、人文交流、投资创业等领域交流合作,聚焦特色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打开双向开放新局面。
六、坚持共享,持续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局面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共享发展”的战略部署,关切全社会人民的共同福祉,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制度关怀和基本价值理念。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年底,石屏县还有674户1951人的贫困人口,特别在农村就业、就学、就医、社会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共享发展成果、共促和谐局面上任重而道远。一是全力脱贫攻坚。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五个一批”和革除陋习脱贫一批,抓好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基层党组织建设6个方面的投入,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三是强化社会保障。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开展社会救助,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四是突出抓好文教卫事业。全面落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
[2]《红河州加速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方略研究》.2015年5月
作者简介:
白冬梅,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共石屏县委党校讲师,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