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研究
2020-04-23李娜
李娜
(山西翼城县中医医院,山西 翼城)
0 引言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主要指心脏供血功能下降的症状,该疾病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紊乱,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肾衰竭、肝硬化等症状,以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病发对人体危害较大,但患者病发后接受有效的治疗往往能够起到缓解病症甚至治愈的可能[2-5]。本文意在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研究组患者25 例,对比组患者25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1~51 岁,平均(41.6±3.2)岁,平均体重(53.6±5.2)kg,男13 例,女12 例。对比组患者年龄30~50 岁,平均(41.5±2.9)岁,平均体重(54.1±4.9)kg,男12例,女13 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心衰疾病治疗金标准;(2)两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详细过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心脏等其他内器官疾病者;(2)有严重认知障碍者;(3)有其他遗传疾病者。
1.2 方法
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具体使用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进行药物治疗。使用剂量以及方法严格参考国际用药标准,2 次/d,100 mg/ 次,采用口服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药药汤治疗,具体药方为:大枣6 枚,丹参、白术、白芍、五味子各10 g,红参、麦冬各15 g,茯苓、葶苈各12 g,生姜、附子各6 g。此外对肺部感染的患者追加杏仁、炙甘草各5 g,鱼腥草10 g,合并水肿患者追加泽泻、桂枝各8 g,车前子10 g。1 剂/d,采取煎熬口服的方式,以21 d 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临床症状为参考,患者心衰症状得以恢复,心室泵血和充盈功能恢复正常指标且无不良反应为显效;以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但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为无效,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肺淤血、肝硬化、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其中研究组患者肺淤血、肝硬化、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肾衰竭等症状,以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病因颇为驳杂,据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运动耐力下降、体液潴留等均是其致病主要因素,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控制治疗的方式[6]。
倍他乐克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率异常等疾病,主要成分为酒石酸美托洛尔。将倍他乐克应用在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中,能起到一定的疗效,对于早期或病情较轻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但由于该药物药性偏刺激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以此不利于患者后期康复[7]。
中药药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其以益气解毒、利水养阴的疗效能针对各个阶段的患者起到显著的效果,且由于药性柔和,往往不易造成患者出现过激反应,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