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22赵玲霞

高教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

赵玲霞

摘  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我国引入了现代学徒制。但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主体多元化、主体双重身份、教育地点改变的困难和挑战。鉴于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在服务对象、目标价值、工作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和价值理念,结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工作的具体情况,试提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转变路径。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现代学徒制;学校社会工作;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2-0124-04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a has introduced a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romotion, student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ubjects, the dual identity of subjects, and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sites. In view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school social work and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in terms of service objects, target values, and work content.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values of school social work,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student work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path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Keywords: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modern apprenticeship; school social work;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一、概述

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到2019年5月的《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现代学徒制历经五年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初见成效,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现在学徒制具有以下特征:双主体、多场景、校企协同、工学交替、产教融合。双育人主体即学校与企业都为教育主体,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多教育场景即岗位工作场景和课堂授课场景都为教育场景;校企协同,即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高校与企业协同推进,校企共同设计并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工学交替,即设置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践分阶段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的人才需求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1]。现代学徒制模式对于企业而言,是职业人才的引入口,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对学生而言是进入职场的预备口。

大部分广东高职院校于2015年开展现代学徒试点申报工作,根据2015年对广东5所高职院校1000名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得知,基于学生视角,认为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得不到保障”。可见,“管理”作为推进学徒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不仅仅是校企面临的难题,亦是学生的“后顾之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试行發现,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五年来,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各省市高职院校推广范围的扩大、涉及人数的增加,管理方面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以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为例,2015年省级立项第一个省级试点专业,招生不足50人,发展到2019年省级试点17个专业含历年招生近500人,短短四年扩大近10倍。采用实地访谈和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已经参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师生、企业员工进行调研。共计收回学生/学徒网络有效问卷209份,学生座谈样本57份,采访参与管理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各20人。调研结果显示,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学生管理面临如下困难和挑战。

(一)教育主体多元化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育主体打破传统单一的学校教师主体,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组成,共同育人的目标要求学校和企业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方式,做到校企管理的无缝衔接。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26.89%的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业评价(如考核/评优等)由企业或者学校单方负责,有14.93%的学生,他们的在岗学习事务(如请假/考勤等)仅由学校或者企业单方管理。相关的老师和企业师傅在访谈中也承认,曾经出现学生撒谎:向企业请假去学校或者向学校请假去企业,甚至翘班或逃课等现象。校企在衔接过程,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

(二)受教育主体双重身份

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受教者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园里,受教者是“学生”身份,在企业中,受教者是“学徒”或者“员工”身份。双重身份下,还有多种角色,组成了相对单一“学生”身份而言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附加在受教者身上。一方面,对于高校而言,学生在企业中的生产生活安全问题、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花费了时间精力等资源去培养高校学生,学生在企业中能否适应企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管理方式,即便适应了,最终能否留下来为企业所用,都是企业所顾虑的问题。对于学生自己而言,能否适应双重身份的交替转换,能否处理好背后的社会关系,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目前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地点改变

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真正实现工学交替,即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其他时间在企业顶岗实践,完全打破了原有大学期间学习集中在校内的形式,这要求校企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必须灵活变通。由于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处于试行期,各试点可借鉴的管理经验少,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及成熟完善的反馈评价机制,学生和企业的诉求容易被忽略。以教育地点的变化引发的时间变化为例:学生在校期间可支配的时间较多,高效充实的生活取决于高度的“自律”即自我管理能力;在企业转变为学徒,“他律”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身心变化值得学生管理人员关注。

为应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许多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如:有的高职院校引入台账式管理,将企业和学生的信息制成表格的形式,动态管理更新;有的学校运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如习训云App,连接校/企/生三方的管理。总体看来,这些管理方法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管理状态及结果的一种统计,难以客观地反映管理的过程和效果。基于此,作者连续三年对上述300多名跟进调查,旨在探讨此模式下学生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拟定可行性方案运用于实践,为实行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单位在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方面提供参考,进而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助力职业教育适应新常态,主动服务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于高职学生管理的可行性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东部,由访问教师制度发展成为一项结合教育与福利两种制度的专业社会事业[2]。目前,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的高校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已逐渐成熟,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与實务,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根据院校实际,上文所述采集样本集中在酒店管理、会计、公共事业、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综合各方反馈,专业类别与现代学徒制实施存在显著性关系,公共事业类的社会工作专业遇到困难最少,评价最好。对该专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全部师生、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发现社会工作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现代学徒制管理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具有可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学校社会工作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服务对象具有一致性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工作涵义没有统一界定,在实际操作层面,涉及的工作性质和领域大致相同。以服务对象所在机构为视角,社会工作分为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学校社会工作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企业社会工作以企业员工为服务对象[3]。随着高职学生的自主性加强,高职学生的差异化愈加明显,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急需具有针对性和专门性的工作方法来补充。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不同机构的服务对象交叉重合,服务对象亦有多重身份。社会工作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目的相同,即“育人”,帮助被服务者/学生适应社会,过好现在及未来的生活。可见,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能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递补作用。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目标价值具有相似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的目标价值导向,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予以规范和指导,服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的内容还包括大学生党建和时政教育。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价值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处理并解决在学习、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遇到的问题或困难,致力于构建一个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辅助学生拥有健全完整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态度。可见,两者的目标价值具有相似性[4]。

(三)学校社会工作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具有交叉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有就业指导、学生贷款、心理辅导等,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同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所遇问题进行诊断并研究对策;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为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提供服务;运用专业方法为学校教务人员提供支持;整合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帮扶[5]。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合性和交叉性。

四、学校社会工作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学校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和价值理念两个方面可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拓展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视角

优势视角是学校社会工作学中最重要的理论视角之一。可以以优势视角来拓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视角。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优势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即老师与学生在关系地位上是均等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为平等化;优势视角下的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合作关系,老师与学生在校园的各种教学场景或活动中彼此支持,相互协作。其次,在优势视角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潜能,都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潜能实现自我成长成才。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学生所处环境的优势和资源,辅助学生获得持续自我改进的能力。同时,在优势视角下,高职教育工作者除了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还应辅助学生整合其内外在的优势和资源,培养学生解决矛盾、攻坚克难、抗击逆境的能力,特别激发他们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的抗逆力。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更新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理念

社会工作的第一价值理念为:奉献。对于每一个社会工作者来说,奉献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等内容,去帮扶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人,发掘自身的潜力、整合周边的资源,达到自我救助和自我提升的目标。每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又何尝不是以奉献和服务为价值导向,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于一线基层中,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还有平等和尊重。同样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都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成长,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青春热情。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还包括个性化服务,即对不同的弱势群体和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应尽可能关注到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服务学生寻找发展其个性的舞台,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说,“服务”一词从始至终都会伴随着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因此,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理念。

五、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转变路径

(一)搭建学生-企业-辅导员-家长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制度

介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特点,即双主体、多场景、校企协同、工学交替等特征。单一的管理主体和干预主体,不足以应对多场景下对学生的管理、服务和保障。因此需要搭建学生、学校、企业及家庭的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制度。在该制度的构建中,高职院校应处于主导地位。主动构建校企协同机制、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机制,使得学生在学生与学徒身份之间的任何角色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能从各方及时获取到反馈。高职院校必须与负责接收学生学徒的企业进行对接,对学生在不同场域的身份进行合理界定,通过管理工作提升学生学习、工作的效率。同时,应站在学生的利益角度,代表所有参与企业学徒实习的学生与企业谈好各种条件,以便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安全。对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不同场域转换过程中都要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

(二)教师要改变管理观念,适应新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学徒制下,因为工学交替的缘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除了出现在校园中,还从学校延伸到企业。高职院校作为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对学生的管理起主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学工队伍不仅要担负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职能,还需要与企业做好协同工作,做好学生在企业中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工作。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内容与要求。

1. 及时发现,适时引导。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在企期间,都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跟进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排查,掌握学生心理的最新动态,防范于未然。对于个别同学存在的特殊问题,应联合班主任、任课老师、企业导师、舍友、同学等力量合力帮助其解决问题,预防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防微杜渐,治愈于未病。

2. 良师益友,潜移默化。不忘以“爱”为初心,建构新时代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合作、亲密、友善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靠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学生在校期间,多与学生接触,经常到宿舍走访了解实地情况,与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应对和处理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生在企期间,多与企业联系,形成协同共管的机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思想动向和可能遇到的社会障碍,并联合企业的力量提前干预,引导学生适应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于吃苦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

3. 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好社交媒体平台和即时通讯工具,尽可能排除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条件,充分了解每个学生进入企业当学徒后的心态变化和对各种角色的适应程度,并与企业建立互联互通的联动通气机制,当有学生遇到重大问题,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于更好地保護学生利益及安全。

4. 组织班级活动,加强凝聚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学生除了在校园学习,还要花时间到企业学习,角色多种、场景多元,关系复杂,学生忙于处理各种的事务和关系,更无暇顾及班集体生活和班集体的建设。久而久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冲淡。因此,高职院校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班级愿景、构建兴趣小组、定期班会座谈以及组织统一企业观摩学习等形式,也可以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竞技比赛等,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

此外,学生的自我管理也可以融入到新的师生关系中。营造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氛围,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提议、汇报等。

(三)高职院校应改革学生管理制度,改变管理方式

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管理主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企业为辅[7]。

1. 高职院校应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适时适地地改革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当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学生管理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发展实际的对接。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五年里,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依然沿用之前的学生管理制度,该管理体系主要以惩戒和约束作为管理学生的基本手段。但在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应该从学校社会工作学中汲取营养和精华来改进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学生在企业中的权益保障。特别是要考虑到现代学徒制的工学交替特征,在学生作为企业学徒的情境下依然履行好高职院校作为第一监护者的职责。

2. 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需要在短期内切换多种角色,可能带来的角色混乱问题。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提前预练企业中可能存在的多种角色,随时适应环境转换,以求能够增强学生的多重角色快速转换能力及社会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 即便提前预演预练多重角色,在实际的工学交替过程中,依然会有不少学生未能适应现代学徒制所带来的身份、环境、角色、责任的多种转变而产生心理障碍问题。高职院校应做好心理疏导服务,强化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在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替转变。

参考文献:

[1]张良,唐志红.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成人教育,2010(10):23-25.

[2]李祥.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教育探索,2015(8):52-54.

[3]赵伦芬,张克荣.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职学生管理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4):68-71.

[4]许陈红.“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创新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60-61.

[5]刘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8):71-73.

[6]陈荣荣.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异化与调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16-119.

[7]朱思.我国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