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现状评估与保护研究*
2020-04-22温建宁
温建宁
(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赣南是赣州市辖区的通称,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客家诞生地和大本营之一,是目前海内外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其非遗资源丰富,类型全面。赣南在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1月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下称“保护区”)以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编制了保护规划,加强了客家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充实完善了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推动了非遗展示馆和传习所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保护氛围。总体上看,非遗四级名录项目存续情况较好,其传承发展生命力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传承人高龄化、缺乏传承资金、传承动力下降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非遗保护传承的相关问题。
一、赣南非遗遗存现状评估
(一)概况及特点
1.非遗资源丰富,依存环境较好
在2008年非遗普查工作中,赣南共收集整理普查线索7 000余条,普查了2 207个非遗名录项目,其中民间文学751个、传统音乐131个、传统舞蹈72个、传统戏剧28个、曲艺14个、杂技4个、传统美术32个、传统技艺245个、生产商贸习俗28个、消费习俗356个、人生礼俗125个、岁时节令121个、民间信俗160个、民间知识54个、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33个、传统医药48个、其他5个。
图1 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
由图1可见,在资源分布上,赣南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征:非遗广泛分布于18个县(市、区)内,特别是赣江流域的章江、贡江以及梅江、绵江、琴江、桃江、湘水沿线,以及珠江流域的东江源区一带人口较为集中稠密的农村地区。
究其原因:一是赣州市域四周高、中间低,境内河流纵横,河谷间的盆地特别适于农耕。赣南非遗所依存的农耕文化生态整体保存情况较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非遗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各类客家文化事象为客家民众所广泛认同。赣南传统民俗节日达40余个,各类民俗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拥有“山歌之乡”“灯彩之乡”等5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51个传统村落,民间戏班、灯队等分布各县乡镇,客家传统文化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得以较好地传承。三是农村物质文化遗存,破坏更少,还保存着大量的古戏台、古祠堂、寺庙等,为非遗开展、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依存环境。
2.非遗名录项目四级体系较为完善,数量及分布不平衡
自2005年《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发布之后,赣州展开非遗的普查工作,并逐步健全和完善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
赣州市非遗名录项目全面涵盖了所有类别,详见表1。
表1 赣州市非遗项目一览表
从数量上来看,各类非遗项目不均衡,悬殊大,传统技艺、民俗类型项目数量较为突出,占比分别为39%、20%,两项共占近60%;而传统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共占比仅12%。
从县域分布情况来看,也呈现不平衡性,主要集中在瑞金市、宁都县、会昌县、于都县,数量最少的是寻乌县,见表2。
表2 部分县(市)县级非遗项目一览表(截至2007年5月)
通过对比发现,瑞金市、宁都县、于都县和会昌县等县市不仅数量多、类别也较全,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瑞金市技艺多、宁都民俗多,于都是唯一拥有2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县。寻乌县非遗数量和类别都较少,该县处于赣粤交界地带,除了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之外,在历史上还受到战乱等的纷扰,对该地非遗的留存、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作为“六县之母”的于都县,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由此可见,这种差异与历史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3.部分非遗项目存在濒危情况
2013年调查显示, 56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47项县级项目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濒危情况。通过几年的努力,仍有36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33项县级项目濒危。目前从总体上看,10大类别均有濒危项目。从数量上看,民俗最多,共24项,传统体育最少,仅1项。从濒危项目在各自类别占比情况看,民俗占22%,占比最大 ,传统技艺7项占3.2%,占比最小。从效果上看,濒危项目转为一般项目:传统舞蹈9项、传统音乐6项、传统技艺6项、传统戏剧5项,效果较好;传统体育、曲艺0项、传统医药1项,效果较差。
以上可以看出,与人们生活密切、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相关项目传承得较好,如传统技艺,传承人积极性更高,保护成效更为明显,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更易取得保护成效;而民俗、传统体育、曲艺、传统医药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娱乐文化、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冲击,造成依存环境的变化和传承动力的丧失,传承情况较差,急需加强抢救保护。
(二)各类非遗名录项目存续状况评估
1.民间文学类
赣南客家地区民间文学蕴藏量大,影响较大的省级非遗项目有《南康木根源》、市级项目《女魂恋人》。
目前,风物传说和人物传说故事多为当地群众耳熟能详,传承基础较好;长篇口头组诗或叙事诗,现仅少数老年人还能讲述,缺乏传人,口头传承已减少甚至中断;一些谚语、歇后语、俚语、俗语业已绝迹,传承者和受众群体明显断层。其主要原因是“快餐文化”浪潮的兴起,以民众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民间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青少年一代鲜有问津;学校教育多为经典诗词,对此少有涉及。此外,民间文学多为社会传承,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传承链易断。[2]
2.传统音乐类
传统音乐非遗项目主要代表有《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等。传统音乐类非遗的普查挖掘和整理记录工作基础较好,《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等项目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出版;《兴国山歌》《龙南过山溜》等传承较好,传承群体大、影响大;《于都唢呐公婆吹》与《南乡大堂音乐》等器乐演奏类项目保护传承现状较好,核心内容基本得以完整保留,具备一定发展能力。而《客家民歌》《大余吉村年歌》等非遗受现代娱乐文化冲击,面临几个问题:一是不同程度地出现受众面逐渐变窄、年轻人接受程度低、传唱群体减少的状况;二是演奏人员日益老化、断层严重,甚至后继无人;三是没有固定演出场所、收入,长期处于自生自灭境地;四是戏班子解散,曲目流失,音像资料保存不全。
3.传统舞蹈类
赣南客家传统舞蹈多与当地群众日常劳动生产和节庆民俗活动相伴而生,以舞狮舞龙为多,多为自发组织的群体性舞蹈,有求福避邪的寓意。
非遗传统舞蹈类项目群众基础较好,《古陂蓆狮犁狮》《定南瑞狮》等项目影响力大,社会传承工作开展较好。但是,其在整体上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一是表演人员老龄化、传承断层、资金不足;二是民间信仰舞蹈,其受众面变窄变小,核心内容缺失,仅剩形式于各种演出中,祭祀价值向娱乐、民俗价值转变;三是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进行了艺术改编,对项目核心价值造成了一定影响。
4.传统戏剧类
传统戏剧非遗也是赣南客家传统表演艺术中一个突出类型,以采茶戏、木偶戏为典型。赣南采茶戏群众基础很好,各地大多有专业院团,民间戏班、团队较为活跃,有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和传承发展空间。同时,积极开展院团传承及学校传承教育工作,通过“文化三下乡”等形式进行展演,影响较好。但随着名师巨匠的谢世,中青年名家凤毛麟角,师资比较紧缺。其他剧种多数艺人因生活所迫,转行或跳槽,少数坚守的艺人已高龄;由于待遇低,学习的人极少。
5.曲艺类
历史上,赣南客家地区的曲艺多为双目失明者等弱势群体乞讨维生的技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典型代表如《于都客家古文》等。曲艺类非遗项目生存状况较为艰难,具体表现为没有专业曲艺团队,现有院团鲜有曲艺艺人;题材与内容和现代生活有较大的差距,创作力量十分薄弱,受现代娱乐文化冲击,受众急剧减少;边远地区艺人生活困窘,传承人老龄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曲艺不再当作谋生的基本手段,后继无人。
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包括《石塘武狮》等健身武术、《梅林高跷》等杂技以及《划龙舟》等民间游艺等。
目前这方面项目数量较少,一方面游艺、杂技类资源在赣南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挖掘整理工作不足,如民间有众多家族传承的武术没有发掘。因人们追求时尚健身的方式,淡化了武术的攻击、防身功用,参与武术、拳(剑)术等项目的人数较少,且多为中老年人,群体规模变小,年轻人学习热情不足。
7.传统美术类
赣南客家地区由于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工艺美术发展较晚,《大余核微雕》《客家竹雕》《客家根雕》《安远根艺》等项目较有影响。
目前,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原材料供应暂无问题;《客家瓷画像》《客家根雕》《客家竹雕》建有传习所,传承得比较好。存在的问题是普查基数少,如《宁都剪纸》虽影响较大,但尚未列入名录;年轻艺人水平一般,部分项目后继无人。总体上,传承人群在减少,技艺水平在下降,人才已到青黄不接的程度。主要原因为:一是经济收入不高,优秀人才流失,传承动力较低;二是传统美术传承,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对传承人要求较高;三是产品没规模、影响小、无新意,市场竞争力小,日渐式微。
8.传统技艺类
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以《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为代表,《赣州福寿沟建造技艺》是宋城城市建设规划的典型反映。
赣南地区传统技艺类项目多与客家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大余南安板鸭》《会昌藤器制作技艺》等开展了生产性保护,总体状态较好,为“非遗+扶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部分项目因传统习俗仪式减少或社会科技进步而需求降低,面临濒危;尚有许多具有较高价值的项目未纳入保护名录;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和新农村改造,传统建筑形式逐渐改变,《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亟需保护抢救。
9.传统医药类
传统医药应用范围较广,有不错的经济效益,多采取家族传承或传统师承方式,传承人多有祖传绝技,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地位,保护传承情况整体较好。事实证明,家族传承或传统师承方式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某些专科一技之长、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和手法等,很难在课堂上教学,只能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2]
存在的问题:一是民间认同不够。中医治疗相对周期较长、效果慢,老百姓更依赖西医。随着医保的全面覆盖,《挑积》等项目已慢慢退出农村生活。二是人才少,占有率低。村村有西医,但中医极少见。三是就纳入非遗名录项目而言,医术技法多,中药泡制少。四是养生类项目兴起,一些没有科学理论体系、专技特长的项目借传统医药之名,大行其道。
10.民俗类
赣南民间保存至今的民俗事象丰富,类型多样,往往包含祈福、团圆、美满的寓意。即便在当代,也还具有精神凝聚、教化训示、文化娱乐等功能。一些民间庙会、灯会,种类多、参与人数广,仪式隆重,动辄整个乡镇群众参与,并辐射周边,极具影响力。
但总体上看,民俗类非遗项目在赣南的保护传承还不够理想。一是随着城镇化加速,以宗族为基础的客家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众多民俗活动失去了环境和动力。一方面,在城市中的客家人因缺失社会关系和传承环境,使得的传承动力下降;另一方面,因青壮年的流失和人口的减少,农村地区的民俗活动也因后继无人和受众减少而出现传承链断裂的危险境地。二是外来文化冲击改变客家人的传统观念。城市文化、现代观念正迅速猛烈地向农村地区传播,改变着客家人的传统观念,年轻人参与民俗活动热情不够。三是部分民俗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差距大,很难实现完整传承。
二、赣南非遗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多元保障,高位推进保护区建设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整体保护。组织编制了《保护区总体规划》,指导保护区建设;把保护区建设纳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及《赣州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成立了 “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赣州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为保护区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制定了《赣州市定向培养赣南采茶戏表演专业学生实施办法》《赣州市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赣南围屋抢救性保护维修实施方案》等文件,同时指导各县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如《章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实施细则》等。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出台,细化了责任,明确了任务,为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将专项工作经费列入市、县两级财政年度预算,为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投入资金8.66亿元建设含非遗综合展示馆在内的文化艺术中心;投入9 800万元对福寿沟地下排水构筑物、魏家大院进行保护修缮,还计划修复中心城区新赣南路传统风貌街区、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等6个传统文化街区,保障文化载体和依存环境的稳固;投入3400多万元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赣南采茶戏精品剧目《永远的歌谣》《八子参军》和集中赣南客家文化精髓和非遗精粹的民俗音画《客家儿郎》等;每年投入300多万元举办以弘扬客家文化和赣南民俗为主的文化惠民周活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近几年争取上级拨款近3 700万元,用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顶层设计和多元保障,抓大局、把方向,并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保护区高位推进,从效果上来看,比较明显。2013年保护区建设以来,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增长100%,省级项目12项,市级33项,县级102项;获评省级非遗传承、传播、研究基地15个,民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赣南非遗的保护正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
(二)注重广泛宣传和社会参与,营造共同保护氛围
一是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客家文化影响。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级非遗项目《定南瑞狮》作为赣南客家舞狮艺术的典范,赴京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表演,成为全国9个、江西唯一的地方民俗进京表演项目;《三节龙》《石上桥梆灯》《宁都道情》等非遗项目在201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井冈山分会场上大放异彩。组织赣南采茶戏、客家山歌多次走出国门,唱响海外。赣南采茶戏2018年参加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成立160周年庆典演出,2019年分别赴希腊、保加利亚、韩国、日本参加江西文化旅游推介演出;省级非遗《龙南山歌》于2018年参加马来西亚沙巴客家文化节,2019年4月参加“一带一路”中泰文化艺术节交流活动荣获银奖;瑞金民歌于2019年10月参加马来西亚“世界客属恳亲会”。
二是用好节庆活动平台,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还通过各类文化旅游节,进一步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2016年以来,连续4年举办全市“文化惠民周”系列非遗展示活动,受惠群众10万余人。赣县区、龙南县、安远县以旅游文化节为平台,把一批优秀非遗项目展示在世人眼前,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信丰县、石城县、兴国县以展示国家级非遗为核心,举办艺术节,吸引了大量观众,扶持引导了新一代传承人逐渐担当主力,更好地传承发扬国家级非遗。
三是大力开展“五进”活动。依托各类文化设施、传习场所等,推动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进课堂、进教材活动。特别注重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编制非遗教材,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在校园进行传习传授。如章贡区开展“赣南采茶戏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会昌县出版了《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生读本》;兴国县把兴国山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中小学生人手一本《兴国山歌进校园》读本,开辟了山歌进校园传播新路径。2019年“兴国山歌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在全国近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实践证明,通过各类宣传展演展示,能较好扩大非遗在社会的影响,营造良好保护氛围。目前,民众参与赣南客家文化和非遗保护的热情积极高涨,提高了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彰显了文化多样性、增强了保护发展的自觉性。
(三)抓实特色培育和平台建设,唱响“客家摇篮”品牌
一是打造艺术精品引领非遗项目活态传承,扩大地域文化影响。《赣南采茶戏》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赣南的一张独特地域文化名片,近年来创排的赣南采茶戏《快乐标兵》《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剧目均获大奖。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把赣南最具代表性的近30个非遗项目融入其中,2018年2月和5月,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作为地方戏,分别在国家大剧院和深圳文博会开幕式精彩上演,引起强烈反响,这是地市级文艺精品在国家最高舞台交流演出的重大突破,全省唯一、全国少有。通过这些艺术精品打造,扩大了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有效推动、引领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二是建设传习场所活态化客家非遗。阵地建设是非遗传承保护的基础,是活态传承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由全市统一规划已建、在建非遗项目传习所(点)116所,非遗综合展示馆9个。建有省级非遗研究基地2个、传承基地5个、传播基地15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与赣南师大客家研究中心签订协同创新合作协议,与赣南师大音乐学院、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共建了田野调查基地。安远县从2014年开始实施采茶戏振兴计划,建成全国唯一的采茶戏主题公园、采茶戏大剧院,全县18个乡镇建成采茶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自筹资金在全县151个村建有采茶戏传习场所;安远县实施采茶戏传承振兴计划助推文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经验,被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集中报道,2016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推广案例。
三是文旅融合带动特色文化培育。以龙南、定南、全南、安远为主打造客家文化旅游区,挖掘客家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唱响“客家摇篮”品牌。在此基础上策划形成了龙南围屋文化旅游节、兴国山歌艺术节等客家特色文化旅游活动。推进非遗进景区,将民间礼俗、工艺、歌舞、戏曲等植入游客参与互动环节,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特色文化“火”起来。
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有些展演展示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表演,伤害了非遗项目本身。刘魁立指出,“在很多地方, 民众的生活方式被当作旅游的资源加以推销, 庄重的仪式、礼俗成为日复一日的表演, 寄寓其中的民众情感自然就会逐渐淡化, 使这些非遗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3]这方面,需要引起我们注意。
(四)坚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形成社会保护网络
一是壮大“三支队伍”。发展了非遗保护机构的专兼职队伍,形成了市、县、乡(镇)三级非遗保护人员的专兼职队伍网络。健全了非遗传承人队伍,通过严格规范的申报认定程序、完善传承人管理制度、拓宽传承载体,建立了全市传承人体系。壮大志愿者队伍,发挥大学生村官和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艺人、老工匠等的作用,形成了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保护网络。
二是强化培养扶持。为传承人提供传习条件和展示机会,为传承人提供传习场所,选派其参加各种交流活动。赣南连续3年共斥资近80万,扶持《石城灯会》《杨村过山溜》《瑞金灯彩》等项目,100余名群体传承人参加“佛山秋色”等民俗活动。启动了传承人关爱工程,为省级以上传承人提供体检,对国家级传承人,给予每人每年20 000元生活补贴,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5 000元生活补贴,同时,通过酬劳、产业扶持提高传承人群收入。加强了传承人的业务培训。每年开展各类培训班3期,特别是与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借助其师资开展传承人群、管理人员、具体非遗项目培训班。同时,组织传承人群、管理人员参加客家研究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和讲座。
三是培养后续力量。构建了“非遗”校园传承保护模式,由政府出资,赣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每年招收50~60名学生,培养赣南采茶戏专门人才。启动“赣南采茶戏传承振兴工程”, 计划3年内投入500万元,每年利用1~3个月时间完成300名学员的培训,3年共培训学员900名,目前已完成2018年、2019年600余名学员的培训。
通过以上方式,目前市级以上项目传承活动总体开展情况良好,已培养较多后继人,但总体上来说,传承人方面还存在较为严峻的问题。一是传承人高龄化。目前我市225个市级传承人中,40岁以下仅4人, 80岁以上14人,已故20人。二是部分项目出现传承断代,后继无人的局面。三是性别比例较为悬殊。现健在的市级传承人中,女性30名,占比仅14.6%,反映出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女性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四是传承人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师级人物,省内有名的传承人也乏陈可数,传承影响力、感召力不强。
三、赣南非遗保护的实践思考和研究
针对赣南非遗遗存及保护实践的情况及问题,根据印发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条例》,拟在今后的非遗保护实践中进一步开阔思路,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立法保护,完善法律体系
在所有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中, 具备强制性的法律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 因此, 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构建是当前和未来更长时间里不断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成效的核心举措。[4]
赣南是国家级保护区,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多为单个具体事项的方案、办法,没有非遗保护系统性的地方法规。
因此,赣南更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参照江西省有关地方性法规,结合当前保护的实际需要和现实问题,制定符合保护区实际情况的文化生态保护法规和实施细则,规范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明确保护工作责任,落实财政专项保护资金,提高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
(二)实施分类保护,有针对性选择具体保护措施
赣南非遗现状虽各不相同,但每一大类有许多共性,为我们分类保护提供了基础。
分类保护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毋庸置疑,包括分类保护在内的所有保护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促进项目传承发展,它也是分类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根据项目存续状态选择适当的保护方法和措施,以破解项目瓶颈为抓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坚持活态保护的原则。“活态化”是非遗最根本的特性。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活态化”性质,决定对非遗进行保护一定要遵循 “活态保护”,在保护中做到活态传承、活态展示。
因此,在全面调查挖掘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赣南分类保护的总体思路为:民间文学类项目应进一步挖掘申报,开展教育、出版和宣传;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类等传统表演艺术项目,注重传统剧目、曲谱、舞蹈编排等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及时抢救记录;传统技艺类及传统美术类项目,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传承及原材料保护,征集保护代表作品,鼓励探索生产性保护方式,建设生产性保护基地;传统医药类应加强中草药种植与原材料保护,对于传统药物炮制技术鼓励探索生产性保护;民俗及传统体育类的项目,主要加强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保护与恢复,注重宣传教育等。
(三)振兴传统工艺,开展生产性保护助力脱贫攻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带动就业,精准助力区域内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赣南属边远贫困地区,拥有大量蕴含经济价值的非遗资源,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合理利用,广大群众没能利用良好的资源脱贫致富,特别是一些传承人,空有一身好手艺,“捧着金饭碗讨饭”。
因此,我们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对存续状态较好,能够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项目,实行生产性保护,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公布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振兴传统工艺。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活态性为目标,以有效传承非遗的手工技艺为重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资源利用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增强项目传承动力,促进其传承和发展。同时,要引入现代创意设计,改良工艺,提升品质,生产实用又有现代审美价值的产品,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使非遗拉动经济、带动就业, 助力精准脱贫。
(四)建立传承机制,培养人才队伍
从非遗保护的实际工作来看,人是关键,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富有活力的传承人和传承人群,广泛的公众参与,是非遗良好保护的最基础的标志和条件。赣南非遗人才队伍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一是保护队伍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二是部分项目传承后继乏人。因此,在保护已有培养扶持的基础上,还需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引进、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加强与省内高校联系,聘请专家对赣州非遗保护进行指导、研究,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准;构建资源信息互通平台, 在高校内设立研究基地,借助高校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共享成果 。
二是建立非遗的传承激励机制。要解决好传承人的生产生活、创业就业和技艺传承等问题,提升传承人社会地位。探索非遗传承人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他们带徒、讲习、表演和整理出版艺术成果。可按带徒弟数量、开展传承活动次数、参与各类活动次数以及活动的效果等指标进行等级考核,并给予相应资金奖励,使非遗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保护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对非遗的保护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增强民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在传统节日、“自然与遗产日”、非遗“五进”活动等宣传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赣南非遗栏目。可在电视台开辟赣南非遗栏目。策划推出一批具有赣南特色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故事,用3年左右时间,每周一播,将市级以上项目全部制成节目播出。
二是利用新媒体等平台推出赣南非遗精品。创作一批1~2分钟赣南非遗小视频,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并可通过扫二维码链接,同时在各类公共场所和媒体展陈播出。
三是举办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的活动。每年举办1~2次全国性的非遗交流、展示或研讨活动。一些基础较好、已有影响的活动如《石城灯彩艺术节》等,要提高其规格和规模,办成全国性的活动;与高校合作举办以非遗保护为中心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扩大、提升赣南客家文化和非遗在全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