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临床研究

2020-04-22胡红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穴醒脑督脉

胡红玲,吴 敏,杨 柳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发生突然性的堵塞或破裂损伤了脑部组织,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呕吐、头痛等症状。除此之外,由于脑部血管受到损伤,肢体功能、听力功能及语言功能出现一定的障碍,病情严重者出现偏瘫,严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和生活[1-2]。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在中医上属于“痉证”“筋病”的范畴,气血逆乱,阴阳失调,致血溢脑脉或脑脉痹阻。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本研究探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及对Fugl-Meyer和CSI评分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综合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3.85±8.75)岁;53例左侧偏瘫,47例右侧偏瘫;43例脑出血患者,57例脑梗死患者;皮质区27例,基底节区63例,小脑区1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3.91±8.79)岁,27例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21例脑出血患者,29例脑梗死患者,皮质区14例,基底节区32例,小脑区4例。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3.79±8.72)岁,26例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22例脑出血患者,28例脑梗死患者,皮质区13例,基底节区31例,小脑区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5];患者均为痰瘀阻络型;所有患者肌张力检查均小于3级;没有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患者伴有肿瘤、全身疾病、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有严重认知障碍。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给予针刺足三阳经穴治疗,取患侧踝关节、小腿中部、膝关节处的足阳经3个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取昆仑、承山、委中,足少阳胆经取阳交、丘墟、阳陵泉,足阳明胃经取解溪、下巨虚、足三里。采用直刺进针的针刺手法,提插捻转,平补平泻,行针时间为2 min,留针时间为50 min,1次/天。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通督针法,选穴: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华佗夹脊穴(蛇形刺)、陶道、长强。操作方法:百会平刺16.67~26.67 mm,得气后快速捻转200 r/min,捻转1~2 min;风府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16.67~33.33 mm,得气后不行补泻手法;陶道斜刺16.67~33.33 mm,得气后平补平泻;长强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16.67~33.33 mm,得气后快速捻转200 r/min,捻转1~2 min与百会穴同步行针;华佗夹脊穴“蛇形刺”,斜刺16.67~26.67 mm、腰2~骶1夹脊穴可斜刺26.67~33.33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以上诸穴得气后均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休息2天。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

1.4 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5]:显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并且肢体活动功能没有明显受限,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肢体活动功仍有轻度受限,日常生活能力出现轻微改善;无效:治疗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症状没有明显好转。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5.1 Fugl-Meyer评分 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价患者下肢功能,本量表包括17项,每项评分为0~2分,该量表满分为34分[6],评分越高代表下肢功能越好。

1.5.2 临床痉挛指数(CSI) 采用CSI量表评价患者下肢痉挛状态,该量表包括患者阵挛、肌张力、肌腱反射等,0~9分为轻度痉挛、10~12分为中度痉挛、13~16分为重度痉挛[7]。

1.5.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采用ADL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该量表包括进食、大小便、活动、转移、洗澡和穿衣等,每项评分为在5~15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依赖性越强。0~25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75~95分为轻度功能障碍[8]。

1.5.4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9],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5 中医症候评分 症候评价内容包括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晕头痛、疼痛冷热感觉障碍等,评分根据症状轻重给予0~3分,3分代表症状最严重,0分代表症状消失[9],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

1.5.6 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治疗前后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测定血浆黏度(CP)、纤维蛋白原(FIB)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进行比较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Fugl-Meyer、CSI和ADL评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CSI评分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见表3。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和ADL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晕头痛、疼痛冷热感觉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CP、FIB和H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对比分)

表5 两组患者CP、FIB和HCT水平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后引起诸多神经功能缺损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痉挛性瘫痪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显著增高、瘫侧肢体腱反射亢进、肌强直、阵挛等[10-11]。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在中医上属于“痉证”“筋病”的范畴。中医上对于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有深刻认识,《灵枢·邪客》中记载:“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不得屈伸,故拘挛也。”痉挛性瘫痪主要是由于机体出现瘀血驻留所致。以火、风、痰、瘀为标,多属气血不和、经络不通之证,治疗应调和气血和舒筋活络[12]。本研究采用针刺足三阳经穴用于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足三阳经脉能够通经导气,达到达阴平阳的效果;针刺足三阳经穴能够强化拮抗下肢的伸肌运动,改善患者下肢屈肌状况,促进共同运动转化为分离运动,建立随意协调的一种独立运动模式[13]。足阳明经穴取位于机体下肢伸肌处的解溪、下巨虚、足三里,针刺足阳明经穴,能够抑制下肢伸肌过度兴奋从而改善痉挛。足太阳经穴取位于机体下肢的昆仑、承山、委中,针刺足太阳经穴能够有助于兴奋拮抗伸肌和屈肌的张力,使肌张力降低;足太阳经穴能够缓解痉挛、通调阴阳平衡,起到气血通畅和改善肢体功能的作用[14]。在中医学上头部的诸穴贯穿于顶、额和颞3个主要区域,跨越了督脉、足太阳和足少阳3条阳经,针刺头部穴位能够有效地加强脑部皮层各个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代偿能力,促使各功能区之间的重组,从而缓解临床症状。醒脑通督针法选穴以督脉为主配合夹脊穴,以通督醒脑、健脑补肾、益精填髓、疏经通络为原则,通过刺激督脉,达到阴阳平衡、形神统一,以促进脏腑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选取四神聪、百会、风府、风池、华佗夹脊穴、陶道、长强。华佗夹脊穴为督脉之别,与膀胱经相邻,五脏六腑之经气皆输注于背部,其生理状态及病理变化都在体表有所反应。与督脉和膀胱经有着密切联系的夹脊穴自然与脑产生了紧密联系[15]。针刺华佗夹脊穴,可通过疏通督脉经气和督脉之别而使全身气血流通,阴阳调和,故能起到针刺督脉和背俞穴同样的治疗作用,从而调节脑与脏腑功能。针刺夹脊穴可促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多种化学递质,从而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还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来改善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百会位居巅顶,各经脉气皆会聚于此,有益气通督醒脑的作用。风府为督脉、膀胱经、阳维脉之交会穴,是醒脑要穴,针之可通调督脉与足太阳经气。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之一,位于百会旁,有振奋阳气、通调气血、清头明目、醒脑开窍的作用,《针灸大全·周身折量法》中记载:“神聪百会四花求,各取一寸风痫主。” 风池为风邪蓄积之所,有壮阳益气的作用,主中风偏枯。陶道为督脉、足太阳之会,是督脉之气通行之道,针之可和解表里。长强为督脉第一穴,又是督脉的络脉,针之可调节督脉经气使之通畅,使肾所生之髓上注于脑,使髓海得充、元神得养[16]。

本研究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状态, 联用醒脑通督针法效果更优。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CSI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联用醒脑通督针法能够缓解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预后,主要是由于醒脑通督针法具有通督醒脑、健脑补肾、益精填髓、舒经通络的功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晕头痛、疼痛冷热感觉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提示联用醒脑通督针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醒脑通督针法能够扩张局部的血管,使人体神经感受器或神经末梢产生效应通过神经反射将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起到纠正异常模式的作用。治疗组患者CP、FIB及H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联用醒脑通督针法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患者预后。高山等研究亦表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能够缓解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6]。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穴醒脑督脉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
最方便的健身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