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
2020-04-22陈翔
陈 翔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惠州 516003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急救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可顺利度过急性期,但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预后[2]。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干预患者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预后[3]。为提高患者认知情况,改善预后,现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加以认知行为干预,以探寻其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8~79岁,平均(66.4±5.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例,中学20例,大学及以上6例;卒中类型:脑出血6例,脑梗死24例。研究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9~77岁,平均(67.6±4.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中学18例,大学及以上7例;卒中类型:脑出血7例,脑梗死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4];(2)首次发病;(3)病情处于稳定期;(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并发症(心、肺、肝、肾);(2)具有脑肿瘤、颅脑外伤及精神病史;(3)存在意识障碍;(4)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5)不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防治、康复训练等护理内容。研究组加以认知行为干预。(1)成立认知行为干预小组,加强小组成员培训工作,提高小组成员专业技能。(2)认知干预。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性格特点、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状态,了解患者需求。护理人员与患者增加交流,给以同理心护理干预、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同时以患者的精神需求为中心,针对性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可更好的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学会如何评估自我健康状况。同时加强患者对疾病管理的能力,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对疾病预后的促进作用,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鼓励患者多与他人沟通交流,保持良好心态。(3)行为干预。在行为干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给予患者传递积极、乐观等信息。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指导多摄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降低胆固醇摄入,补充钾、钙、纤维素等。戒烟戒酒,限制盐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情况给予患者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有效康复训练,慢慢由被动转为主动训练,提高康复训练效果。(4)连带关系层次护理。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指导家属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消除不和谐的家庭因素。培训患者家属,提高家属的护理意识和能力,引导家属积极主动照顾患者,给予患者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多鼓励患者,给予正面评价,通过亲情护理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采取疾病不确定感量表[5]评定,包括4个维度(复杂性7个条目,不明确性13个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信息缺乏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1~5分。分值越高表明疾病不确定感越差。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6]评定,门族范围0~45分,分值与神经功能呈反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7]评定,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分)
表1 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分)
组别 n 不可预测性 信息缺乏 复杂性 不明确性研究组 30 干预前 3.07±0.51 3.23±0.21 2.87±0.53 3.32±0.51干预后 2.28±0.57 2.28±0.36 1.12±0.51 2.29±0.31 t 5.657 12.485 13.032 9.453 P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30 干预前 3.08±0.16 3.24±0.67 2.88±0.36 3.33±0.42干预后 2.54±0.47 2.56±0.37 2.31±0.47 2.54±0.47 t 5.957 4.866 5.273 6.865 P 0.000 0.000 0.000 0.000 t组间干预前 0.102 0.078 0.085 0.083 P组间干预前 0.459 0.469 0.466 0.467 t组间干预后 1.928 2.971 9.398 2.432 P组间干预后 0.029 0.002 0.000 0.009
2.2 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 (,分)
组别 n NIHSS评分 BI评分研究组 30 干预前 8.61±1.52 68.56±6.74干预后 5.71±0.69 83.13±8.97 t 9.515 7.113 P 0.000 0.000对照组 30 干预前 8.60±1.79 69.79±6.13干预后 6.20±0.47 79.51±7.69 t 7.103 5.414 P 0.000 0.000 t组间干预前 0.023 0.739 P组间干预前 0.491 0.231 t组间干预后 3.215 1.678 P组间干预后 0.001 0.049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不了解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过程,无法预测自身疾病预后,通常疾病不确定感较差[8]。
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加以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由于患者在得病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自信心较差,对疾病预后较为担心[9],因此疾病不确定感差。而通过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对患者认知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干预,首先通过成立护理小组,加强培训工作,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10]。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可纠正患者错误观点[11],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并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关爱,通过亲情护理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本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可知,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是由于患者的预后与患者情绪、依从性、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12]。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对患者认知和行为进行干预。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状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令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患者可更积极的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可更积极的配合医护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13]。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给予疾病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患者可更了解如何促进疾病预后,掌握更多疾病管理的方法,更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4],促进疾病预后。针对患者情况,给予患者用药、饮食、康复训练等行为干预,使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疾病预后,促进患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通过连带关系层次护理[15],患者可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进而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管理,进而患者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可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