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04-22卢玟燊陈晓霞
卢玟燊 丁 仰 陈晓霞
1.广东省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广东潮州 521000;2.广东省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潮州 521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病之一,其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之间不协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因患者心理状态差,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易导致其服药依从性较差,不利于临床治疗,故如何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而同感心理论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理论之一,近年来已逐渐被应用于多种疾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而提高护理效果[3]。本研究通过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探讨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2)年龄>18岁,无语言沟通障碍;(3)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处于康复期;(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有抑郁症、痴呆等疾病;(3)有心、肝、肾等严重病;(4)资料收集不完整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病情所处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口头讲解精神分裂症知识、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指导、文娱活动(如听音乐、书画等)、合理运动(户外散步、慢跑等)、引导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等。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1)心理评估,科室护士长指导当班护士在遵从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原则下,以亲切、和蔼的笑容面貌从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主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并注意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及内心感受,依据收集到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个人喜好等评估其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2)护理方案制定,科室护士长组织其他护士成立同心小组,以会议形式依据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并结合其病情制定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3)同感心护理,当班护士积极主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需求和说法,以开放性的态度了解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及药物治疗的态度和感受,以理解和接纳的态度逐步多次回应患者感受并进一步证实或澄清患者的困惑,适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对患者的理解和尊重,鼓励引导患者寻找问题的症结,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康复与自身的心理活动(如紧张、悲观、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密切相关,与患者产生感受共鸣、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并提升其自我管理、自我照料的能力。
1.3 指标观察
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1)心理状态,于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状态,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总分56分,评分越高表示焦虑状态越严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态,共17项,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总分68分,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严重。(2)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采用5级评分法(0~1分),总分8分,<6分为不依从,6~7分为依从,>7分为完全依从,依从率=(依从数+基本依从数)/总例数×100%。(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满意问卷》,包括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知识教育、治疗指导等,采用4级评分法(1~4分),总分20分,<12分为不满意,12~16分为基本满意,>16分为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B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HAMA HAMD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A组 80 22.27±2.72 15.76±1.92 17.489 <0.05 13.05±1.61 9.86±1.28 13.872 <0.05 B组 80 22.61±2.86 12.08±1.57 28.868 <0.05 12.80±1.56 7.65±1.01 24.786 <0.05 t 0.770 13.271 0.997 12.123 P 0.442 <0.05 0.320 <0.05
2.2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B组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B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与病史、环境、心理等有关,其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5-6];但在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对其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缺乏主动性,加之其自身存在的焦虑、不安、抑郁等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甚至影响治疗疗效[7-8]。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护理工作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行为,为疾病转归提供良好的条件[9-10]。
3.1 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
本研究中,A组和B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B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表明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护理中,通过同感心理论下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11-12],能够感同身受地发现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转归存在的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再通过同感心理论下的沟通交流和心理指导,能够使护士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并理解患者的感受、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真心感受到护士对其的关怀和照料,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3.2 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本研究中,B组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A组(P<0.05),表明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中,护士是本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出发[13-14],对待患者不再单纯是患者的角色,采用了语言、行为或人际关系的交往等各种心理支持,以不评判患者、主动的语言表达对患者的理解,犹如感同身受,有效引起了患者的共鸣,不仅使患者感受到轻松与愉悦,改善了心理状态,还使患者更信任、更配合护士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主动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3 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B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此结果与文献研究[15-16]相似,表明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中,能够有效化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能够使患者更主动地依从服药,有助于患者在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并营造了温暖、舒适、轻松、愉快的护患氛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