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层缝合法与分层缝合法对形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差异比较

2020-04-22郑旭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层合法肌层

郑旭霞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鸿惠医院妇产科,广东梅州 514500

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指的是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因愈合不良导致切口瘢痕部位形成一个憩室[1],也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憩室形成后通常伴随着痛经、慢性下腹痛、性交后出血、经间期阴道流血、经期延长等临床症状,再次妊娠时,极易出现瘢痕处妊娠、子宫破裂等情况,对产妇日常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可能对产妇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3],因此在剖宫产术中需要合理选用切口缝合法,保证子宫切口完整性,促使子宫切口良好愈合[4]。而全层缝合法(包括子宫内膜)、分层缝合法(不包括子宫内膜)均是当前剖宫产术常用的两种缝合技术,其对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7]。本研究选取100例剖宫产术产妇,对比全层缝合法与分层缝合法对形成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经等量电脑随机方法分组,每组50例,A组产妇孕周36~40周,平均(38.53±1.08)周;年龄20~37岁,平均(27.3±2.7)岁。B组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38.70±1.10)周;年龄21~38岁,平均(28.2±2.8)岁。两组产妇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8]:年龄≥18岁;均为首次剖宫产术者;产妇及家属知晓剖宫产术切口缝合内容,且自愿签订研究同意书;妊娠前月经周期正常者;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无子宫手术史者;择期剖宫产术者;子宫、腹腔或盆腔无严重创伤者;无剖宫产术禁忌证或麻醉药物过敏反应者。排除标准[9]:具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综合征者;体温持续≥37.5℃者;血红蛋白≤100g/L者;心肺、肝肾、脾胃等器官功能出现器质性病变者;血液系统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者;智力或精神障碍者;语言沟通不通畅者。

1.3 方法

A组实施全层缝合法(包括子宫内膜),主要内容:选用1号可吸收线加固缝扎子宫切口角部,缝线间距约1.5cm,使用缝针在距离切缘1.5~2.0cm处进针,然后对子宫肌层、内膜层(穿透内膜)进行全层连续性锁边缝合,注意适当拉紧缝合线,有效止血,缝至对侧角外1cm左右打结。B组实施分层缝合法(不包括子宫内膜),具体内容:选用1号可吸收线加固缝扎子宫切口角部,缝线间距约1.5cm,使用缝针在距离切缘1.5~2.0cm处进针,仅对子宫肌层进行全层连续性锁边缝合,注意适当拉紧缝合线,有效止血,缝至对侧角外1cm左右打结。两组产妇术后均需采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沙袋压迫6h,术后1d用3%的安尔碘消毒切口,术后5~7d视情况拆线,并给予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头孢替唑2.0g进行预防性治疗。

1.4 评估指标

记录两组产妇手术指标,其中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在剖宫产术后1年,采用阴道二维彩色超声检查两组产妇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若超声图像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可以观察到浆膜层三角形液性暗区或宫腔内凸向肌层,则确诊为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10],记录两组产妇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率、憩室容积、憩室肌层厚度等。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剖宫产术指标比较

A组产妇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略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略少于B组,但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剖宫产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产妇剖宫产术指标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恶露持续时间(d)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A组 50 38.75±6.02 190.04±31.08 7.11±2.90 25.03±3.59 6.47±2.06 B组 50 40.09±6.83 198.86±32.17 8.05±1.92 26.28±3.64 7.01±1.89 t 1.041 1.394 1.911 1.729 1.366 P 0.301 0.166 0.059 0.087 0.175

2.2 两组产妇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情况比较

A组产妇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率为2.00%,明显低于B组14.00%,憩室容积明显小于B组,憩室肌层厚度明显厚于B组,两组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情况比较

3 讨论

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常见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子宫切口处出现1个与宫腔相通的憩室或凹陷[11],当憩室或凹陷形成后,其活瓣作用会阻碍经血引流,导致经血积聚在憩室内,进而引发慢性下腹痛、性交后出血、经间期阴道流血、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痛经、不孕等情况,严重影响到产妇身心健康,降低生存质量[12-13]。近几年,我国二胎政策不断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例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14]。为了及时预防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需要合理选择切口缝合方法,促使子宫切口良好愈合,有效止血,促进子宫结构重建与塑形,尽可能降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率,避免形成张力残留死腔[15]。当前,剖宫产术中常用的切口缝合技术有全层缝合法、分层缝合法,前者需要缝合子宫肌层以及子宫内膜层,后者仅需要缝合子宫肌层[16]。

实验结果得出,A组产妇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略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略少于B组,但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产妇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率为2.00%,明显低于B组14.00%,憩室容积明显小于B组,憩室肌层厚度明显厚于B组(P<0.05)。由此可知,全层缝合法效果比分层缝合法更加显著,产妇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率更低,憩室容积更小,憩室肌层厚度更厚,这是因为全层缝合法需要对子宫内膜进行缝合,促使内膜层向宫腔内翻、浆膜层与肌层对合,保证了解剖层次完整性,防止内膜内移带入切口产生“Overhang”憩室[17]。

总而言之,全层缝合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分层缝合法,可有效降低憩室形成率,缩小憩室容积,增加憩室肌层厚度,能积极促进子宫切口愈合,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剖宫产术产妇中。

猜你喜欢

全层合法肌层
合法兼职受保护
被赖账讨薪要合法
合法外衣下的多重阻挠
全层心肌线性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
找个人来替我怀孕一一代孕该合法吗?
深松全层施肥后置种带旋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的试验研究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