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吧,中国人!
2020-04-22撰文彼得
撰文_彼得
如果用“奋”字组一个词组,你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会是什么?是奋斗、勤奋,抑或是奋起直追、奋不顾身……无论是哪一个,“奋”这个字在汉语的语境中,总是导向着汹涌澎湃的积极与努力。
“奋”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鼓翼飞翔需要用力,于是“奋”字便逐渐成了与拼搏、使劲有关事宜的“代言人”。
较早见于史书里的与“奋”有关的文章,当属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在这篇慷慨激昂的文章里,司马迁运用了大量典故与排比句式痛陈了个人的不幸,但为了完成《史记》毅然选择负痛前行的决心。
随着儒学成为主流,儒家所倡导的入世向上价值观也成为普罗大众的处事准则。孩童念诵的《三字经》里有言“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读书人的“必考”书目更是鼓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鼓励“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民间流传的典故戏文里,也不乏一波三折考中状元,辛苦操持成大家业的故事。
向上才有黄金屋,努力才有颜如玉,无论为名为利,一言以蔽之,“生而为人,你得奋斗”。
我们相信双手的力量,信仰勤奋终有回报,基建、交通、互联网……放眼当下的各行各业,都充满着国人创造的“中国速度”,造就的“中国奇迹”。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信条早已融入了国人的基因与血脉,贯穿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里。还未出生我们便已在人生的起跑线前,被添加好了或多或少的助力包,希冀能从呱呱坠地后便走上路,早一步起飞。踏入学堂,我们不该只当自己家的孩子,还得努力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早已是老一套的标准,新一代的少年们,得左手精通编程机器人,国际大赛奖项我有,右手玩梗剪视频,b 站百万up 主是我。
走进职场,从职业技能到待人接物,从说的每句话乃至打扮至头发丝的细节都有该努力的学问,步步惊心步步走,关关难过关关过。走到中年,事业有成与家庭美满得是一个有成就的奋斗人士的人生标配,如能搭配上浓密的发量与不发福的身材,那真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无疑。哪怕到了晚年,安逸大概也难以成为我们的状态,这不还得为成为广场舞里最靓的女与象棋台前最帅的仔,而努力捯饬捯饬?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成功学自然会成为一味经久不衰、居家旅行必备的人间鸡汤。且不说网页视频里数以亿计的励志故事与奋斗传奇,若在登上飞机前你有留意一下机场的书店,不难发现,占据书店最显眼位置的畅销书榜里,始终会有《人生智慧课堂》《决战手册》《经典法则》等“快来复制成功之路”系列书籍。据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畅销排行前1%的图书为整个图书市场贡献了51.7%的销售额。以中信出版集团为例,2015年经管类图书的出版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近60%,至2016年,经管类图书的出版收入更是升占总营收的73.32%。
从李开复到乔布斯,从郎咸平到卡内基,当然还有永远占据C 位军团一席的马云,每张意气风发的面孔都无声地发出呐喊:努力吧,你也可以是下一个成功人士!
鸟儿用力飞行,冲上云霄,但一飞冲天并非鸟类展翼的唯一目的。同理于我们的奋发,向上虽好,享受翱翔天地间的乐趣,寻找不一样的风景也同样应当成为飞行的意义。
物极必反的后果,一方面可能会将初心走向极端,如努力工作是件好事,但若视996 工作制为“合理”的常态,长久以往必然会使劳动者的身心受到不合理的损耗。另一方面则可能会让人滑至完全的对立面,当下丧文化的弥漫,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奋斗这根弹簧被压得太紧后,人们选择的消极反弹。
在近年的流行词里,有一个词或许能体现出新一代的奋斗面貌,那便是“燃”。这个兴起于热血动漫里的词语,已被众多领域衍生发扬。燃系者的奋斗,是一种更为多元价值的奋斗,不止为了传统价值中的功名利禄,而更有一种“生命因我而火热”的理想。喜欢就去争取,渴望便去行动,在不同的跑道上,为自己的追求与目标,燃烧、前行。
最后,借用名言圈头号大V 鲁迅的话为“燃燃”向上的人们打个气——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