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述评写作技巧探究

2020-04-21刘学刚

传媒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有的放矢

刘学刚

摘 要:近年来,在一些重大主题报道、纪念报道、成就报道中,述评这一新闻体裁的应用较为常见。述评写作有何要领?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用几个关键词加以概括——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斐然成章。要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分清述评类型,其次站位要高远,再其次是切入要巧妙;要做到言之有物,一是材料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二是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要做到斐然成章,一是少用陈词滥调,二是适当运用场景和细节描写,三是适当用典,增加文气。

关键词:述评;写作;要领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2-00-03

一、引言

近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公安报在一些重大主题报道、纪念报道、成就报道中,加大了述评这一新闻体裁的应用力度。这些报道大多以系列述评担纲,凸显高规格、重分量、大手笔,取得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述评写作有何要领?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用几个关键词加以概括——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斐然成章。

二、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它兼于两者之间,有述有评,两者有机结合。述评本质上属于新闻评论。而评论的灵魂在于立论。立论是述评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确定你要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也就是述评的中心思想,从而达到“经正后纬成、理定后辞畅”的目的。

一篇述评如何立论?要解决什么问题,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是我们领受述评写作任务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依笔者个人经验,要使立论做到有的放矢,文章发挥应有的政治和社会功用,须把握好三个问题。

首先要分清述评的类型。按照内容和功用来细分,述评包括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等。目前我们应用较多的是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依据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工作述评又包含重大主题报道、纪念性报道、成就性报道等。如人民公安报2018年组织的“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述评”,属于典型的重大主题报道类工作述评。2009年人民公安报发表的纪念新中国公安工作60周年的文章《人民公安,与共和国同行》,是典型的纪念报道类工作述评。人民公安报2017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系列述评”则属于典型的成就报道类工作述评。工作述评的主要作用在于交流经验、总结规律,提振信心、统一思想、促进工作。

在撰写纪念新中国公安工作60周年述评《人民公安,与共和国同行》时,笔者苦苦思索:新中国60周年公安工作波澜起伏、气象万千,一篇文章篇幅有限,如何展示?在文章开头部分,笔者通过这样一段文字,讲述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我们能否站在历史制高点,以更宽广的胸襟和视野,梳理人民公安60年发展的脉络,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从中把握规律,并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和发展理念?这,或许是更有意义的一种纪念。”

之后,文章围绕几个重大主题和方面,如稳定压倒一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服务大局、群众路线、和谐警民关系、科技强警、从严治警等展开论述。文章主旨鲜明、定位准确,起到了较好的报道效果。

其次是站位高远。评论的社会功用主要是表达主张、引领思想,澄清谬误、引导舆论,因此必须站位要高远。只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从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才能登高望远、拨云见日,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现规律和前瞻趋势。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系列述评”在策划和立论阶段,负责指挥策划的报社领导就站位高远,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重要指示入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围绕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总方略,通过对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成就的回顾和总结,揭示了新时代公安工作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原因,激发起全国公安机关广大民警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进的磅礴力量。

第三是角度切入要巧妙。同样的一件事,有的评论读来令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有的就陈词滥调、味同嚼蜡。区别就在于立论的切入角度,正所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从不同角度都可窥见事物本质的不同方面。因此,同一个选题总能找到不同的立论角度。要想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就需要有发散思维,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给读者以新鲜的刺激。但同时也要防止剑走偏锋、误入歧途。

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笔者接到重要任务,为人民公安报纪念特刊撰写主打述评稿件。这和2009年撰写纪念新中国公安工作60周年述评时,面临同样的困惑——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眼看6月29日截稿日期就到了,可思路一直打不开。直到6月27日,笔者打开电视机,收看第四届 “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颁奖典礼。那一晚,久违的感动,像波浪一样,冲击着心房,也豁然打开了写作思路。笔者决定采用第一人称,把“我”化身为不同岗位上的英雄模范和普通民警,通过他们向党倾诉心声,完成这篇貌似不可能完成的稿件。

文章开头——

“不要问我叫什么,我,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警察。

或许,我就是那个爱微笑,热心肠,整日操心鸡毛蒜皮小事的社区民警。

或许,我就是那个酷酷的,帅帅的,冒死从歹徒手中解救出人质的年轻特警。

也或许,我就是那个整日游弋在网络无声世界,以智慧为剑、以鼠标为枪的网络神探。

是的,我是人民警察。

我是200万人民公安队伍中的光荣一员。

在这样一个神圣的日子——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我以一名人民警察的身份,向敬爱的党,倾诉心声。”

如何把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和公安工作的关系加以呈现?我也采取了一种“轻巧”的方式——

“我一直以为,英雄身上这种强大的力量,源自信念。

而这是怎样坚定的一种信念?

这种信念,又是怎样形成的?

我穿越90年峥嵘岁月,试图寻找答案。

我的目光,从1921年上海那座石库门建筑开始,到嘉兴南湖那只画舫,到打响第一枪的英雄城南昌,到绿竹葱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红色政权诞生地瑞金,到转折之城遵义,到宝塔山耸立的革命圣地延安,到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指挥部所在地西柏坡,到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时的天安门城楼,一直到象征着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北京奥运会举办地鸟巢。

历史告诉我们,公安保卫工作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的。

历史还告诉我们,人民公安的保卫工作,始终是在党的指挥和引领下开展的。

人民公安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公安工作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是重大的政治原则。”

这篇文章,仅用2200字篇幅,就承载了一个宏大主题。不仅如此,第一人称具有的强烈代入感,很容易就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认同文章的观点。

三、如何做到言之有物

述评关键在评,也就是以理服人,这反映了论证的水平。如果材料运用不当,或者只是在材料基础上不痛不痒议论几句、隔靴搔痒,深入不下去,读者就会感觉不过瘾,是在浪费时间。能否从叙述的材料里升华出抽象和规律的东西,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思辨性、启迪性,考验着作者的功力。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叙述材料的运用,首先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其次,既要有点上的材料,也要有面上的材料,只有由点到面,才能避免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结论。比如,一段时间,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公安民警辞职、跳槽的新闻。我们在做报道时,千万不能因此就先入为主,认为公安机关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荣誉感,所以导致辞职、跳槽成为常态。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应该是:第一,任何行业都有辞职、跳槽现象,不足为奇;第二,新闻报道的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第三,民警辞职、跳槽原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

二是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矛盾具有多样性,也随时在发展变化,这就需要作者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眼光,善于从正反两面、历史和现实等维度分析问题,阐释道理。

2009年,笔者在撰写“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述评《“大走访”走出大道理》时,不是一味地总结经验、宣扬成绩,而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针对当时很多民警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困惑,展开论述,从而达到澄清认识、统一思想的目的。从四个小标题就可以看出这种特征:

上与下:变百姓上访为民警下访;

大与小:大战略须从小事情做起;

内与外:跳出公安工作看稳定;

远与近:建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常态。

在论述第三个小标题时,文章是这样层层深入讲道理的——

首先点出问题,指出有的民警对大走访并未充分理解,认为自己分内的工作都干不完,大走访是分外活。接下来摆事实,用事实来说话,证明大走访确实对公安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文章在剖析思想认识问题产生的主观客观原因的基础上,依据当前形势对公安工作的需要,进一步阐述道理,摆明观点,要跳出公安工作看稳定。

这篇文章,没有文过饰非,没有空洞说教,而是针对现实问题,辩证分析,以理服人,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受到了广泛好评。

四、如何做到斐然成章

一篇优秀的述评文章,首先一定是一篇美文。这个美,具备以下特征:一是观点新颖,二是说理透彻,三是文辞优美。这样的述评,读后让人有豁然开朗、如沐春风之感。

要做到斐然成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办法。

一是少用陈词滥调,多用群众语言和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毛泽东在其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最后,描述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那段话,文采斐然,激情澎湃,今天读来依旧热血沸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他经常用一些很质朴、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还经常会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会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等,这样的大白话俯拾皆是。”如“擼起袖子加油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等等,被广泛传诵。

二是适当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在论据使用上,细节描写较之一般的故事、材料,有时候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有着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撰写“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系列述评”之“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篇”时,笔者在文章第二部分“以人民为中心”采用了一段从未公开发表的素材。这段素材是报社领导传达公安部党委会议精神时,笔者留心记下来的。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多次强调,既要破大案,也要破小案;既要破案,也要追赃。

在一次公安部党委会议上,他仔细询问有关负责同志,电信诈骗赃款追回率是多少……他关心的不只是破案率,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损失最终能够挽回多少。”

这样一段描写,生动反映了公安部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让人印象深刻。

在撰写纪念新中国公安工作60周年述评《人民公安,与共和国同行》时,写到1949年11月5日公安部举行成立大会时,笔者通过对一张黑白照片的描述,生动反映了那段历史,让文章的节奏一下舒缓下来。

“北京,天安门广场西南,原北京银行家俱乐部一座三层小楼前面。感谢摄影师为我们记录下发生在那儿的珍贵一刻——

在一张公安部成立大会的黑白照片上,数百名部机关干部,或席地而坐,或并排站立,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来自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上的人民的儿子,都刚刚经历了解放战争炮火的洗礼。他们穿着灰色的、土色的、黑色的军装,笑容朴素,眼睛里饱含对新生活的向往。”

在撰写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30年:让感动留存,让成长继续》时,笔者用了这样一个饱含感情的开头,奠定文章的整体基调——

“30年,可以赋予一个人以饱满的生命,健康的体魄;30年,也已让一个国家摆脱贫困,缔造出繁荣与强大。当我们把人民公安这支队伍置于30年这个坐标点上阅读,我们又心存怎样的希冀?或者,希望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三是适当用典,增加文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经典书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适当引经据典,作为文眼,可以提升文气、画龙点睛,让文章熠熠生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事访问中阐述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立场,习近平都善于从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不仅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也折射出习近平对于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宏大韜略。

在撰写“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工作系列述评”《在旗帜下进发:绝对忠诚凝聚前行力量》时,笔者注重用经典名句诗句提高文气。例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咬定青山不放松”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章结尾,也是引用毛主席诗词,营造出昂扬奋进的氛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挥舞如椽巨笔,描绘发展蓝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脚步声近。

红旗漫卷,歌声嘹亮。

200万人民警察豪情满怀,整装待发,踏上新的历史征程!

五、结语

新闻述评写作是对作者综合业务能力的考验,既能体现作者采集、运用素材的能力水平,也能体现作者的论证和思辨水平。要想提高新闻述评写作水平,就要勤学笃行,总结规律,最终达到驾轻就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珪.新闻评论写作[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文秀.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N].学习时报,2013-12-09.

[3]杨立新.习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N].人民网,2015-04-02.

[4]王毅海.对台广播新闻述评写作技巧分析[J].中国报业,2014(16): 64-64.

[5]甄伟锋.新媒体语境下科技期刊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08):905-910.

猜你喜欢

有的放矢
有效朗读,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广泛涉猎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
从“有的放矢”到“百发百中”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凝心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让阅读教学“有的放矢”
赏识教育,还孩子金色童年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