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章文化内涵研究

2020-04-21熊雪娇

卷宗 2020年4期
关键词:豫章古诗词内涵

摘 要:豫章文化内涵丰富,几经流转仍保持着活力与生机。本文简述豫章文化的物态、行为和思想文化内容,总结豫章文化多元性、地域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最后探寻“豫章”古诗词中豫章文化的多层次内涵,意在提高人们的认识,更广泛地加强文化文明的传播,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豫章;豫章文化;内涵;古诗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豫章师范学院校级一般课题“豫章文化研究——以古文中‘豫章一词内涵为例”(项目编号:HSYB-18-04)研究成果之一。

豫章文化源远流长,《豫章文化发展概述》[1]一文中介绍了自汉代至清朝的豫章文化萌芽、形成与发展以及兴起的历史发展阶段。豫章文化内涵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延续、演变与发展,而在“豫章”古文中,尤其古诗词中所体现出的品质、情感和态度的思想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探讨。据统计,古诗词中出现“豫章”一词的近二百首,文化内涵颇为丰富。本文将研究豫章文化内容、特点和古诗词中体现的内涵,深刻挖掘豫章思想文化。

1 豫章文化内容

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涵盖面十分广泛,因此文化的分类也林林总总。《文化语言学》(修订本)[2]中按照结构层次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体现出从可触摸的表层形式到深层再到核心层次的深入理解。参考这一分类,豫章文化被划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思想文化。豫章物态文化是指可见可感的文化文明,如探究豫章郡的古迹、建置、冢墓、地理、地名、故城、物产、山峦等,描写豫章树(即樟树)、考评豫章书院等文化印记;豫章行为文化指习俗风化生活中的行为以及文人墨客在文化传承、交流时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如北宋豫章诗社文化交流以唱和为主,并通过政治交游、酒宴品诗会、互相标榜、同游会等方式[3];豫章思想文化主要指诗词等文学艺术中体现的个人情感、生活态度、精神品质等心理文化,如乐府古题《豫章行》,唐王勃《滕王阁序》、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南宋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明吴与弼《挽豫章胡昭》等诗词中表达的关于个人事物或社会群体的体会和感悟,也如明郭子章撰写的《豫章诗话》以及清陶福履和胡思敬刊刻的《豫章丛书》古诗词集中体现的江西诗人主旨幽深、内容丰富的诗学思想。

2 豫章文化特点

豫章文化底蕴深厚,历经漫长的传承和发展,折射出豫章人、豫章景、豫章地方的独有魅力,呈现出文化典型的多元性、地域性和人文性。

首先,豫章文化的多元性一方面体现在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另一方面表现在文化影响的多元性。诚如上文所述的豫章物态、行为和思想文化,三种不同的文化表达充分说明了内容的多元性。文化的影响也显露出从外到内的多样性。其一,提高了人们对某些特定客观事物的认识,例如豫章郡的范圍、大小,豫章树木的价值作用等等;其二,促进了人们对地方志和史料中记载的豫章地方风化民俗生活的了解;其三,加强了人们对文人墨客思想情感的深刻体会。

其次,豫章在古籍中多以地名的含义(如豫章郡)出现,因此豫章文化常被认为是地域文化。豫章实为秦置郡[4],历史上记录“豫章”地方古籍不胜枚举,如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山海经》,中国古代主要的历史记录古籍《史记》、《资治通鉴》、《汉书》、《三国志》、《文心雕龙》、《齐民要术》等。我们采用白欲晓划分地域文化的三个指标,即地域要素、文化风貌和文化认同[5]对豫章地域文化分别展开。第一,豫章作为秦置郡,据记载,在西汉初年,豫章郡管辖十八县,其管辖区域与现今江西省大体一致。后随历史变迁范围逐步缩小,在两晋和南朝时期,豫章郡相当于今江西省南昌市地区的地理单元。因而,豫章地域的自然环境相对固定,大约指今南昌市或以南昌市为发展中心的今江西省。第二,豫章文化风貌不仅体现在如豫章书院和滕王阁序等可触摸的文化文明价值,还表现在文化交流时的民俗和文学行为活动以及诗词、文章中不可见的思想心理文化。第三,地域文化认同是指地域人群在长期传统中形成,基于历史社会的客观条件下对基本价值和本地域最有意义事物的主观性、习惯性的认同表达。《豫章烈士传》、《豫章记》和《豫章职方乘》等为代表的地方志以及《豫章诗话》和《豫章丛书》等一系列以“豫章”为题的古诗词集等皆深切地表达了豫章人对豫章文化的强烈认同。

最后,豫章文化具有鲜明的经济人文、社会人文和文学人文,文化中体现出了典型的人文性。豫章同“豫樟”,意为樟木。早在战国墨子《公输》中便有记载“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樟木的药用价值和建材用途说明是豫章经济人文典范。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樟》记录了樟木的主治功效:“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充分展现了樟木的药用经济价值。另西汉《淮南子》记:“根、楠、豫章之生也,七年而后知,故可以为棺、舟。”体现了樟木建材用材的经济人文。再说社会人文,所谓社会人文是一种满足群体需求的社会化的人文文化。豫章文化的社会人文集中表现在社会景观需求,如可登高望远的滕王阁和可休息娱乐的豫章馆等,以及社会景观需求,如始建于南宋为程朱理学的传播建立基地的豫章书院。豫章文化的文学人文则显现于地方志、古诗词集以及“豫章”古诗词、古文古籍等大多表达作者思想、态度和情感的著作之中。

3 古诗词中豫章文化内涵研究

在清代以前,古诗词作为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内涵深厚,主题广泛,是研究历史人文文化的不二选择。我们从近二百篇“豫章”古诗词中蕴藏的砥砺品质、向往态度和惆怅情感三方面展开豫章文化内涵研究。

一是爱才咏才、自勉感叹的砥砺品质。这是豫章文化多元兼容的精华所在。才既指人才,也通“材”,指木材、树木。唐杜甫叙事诗《可叹》记述了江西第一状元豫章人王季友“斯须变幻如苍狗”的一生。王季友年轻时家中突遭变故不得已“家卖屐”,在贫苦穷困中发愤读书,终有建树,后“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杜甫咏诵了王季友的不屈不挠,励志进取的精神,也感叹“吾辈碌碌饱饭行,风后力牧长回首”。南宋史弥宁曰:“太史骚坛峙豫章,诗豪角立壮颜行”(《和翟主簿》),赞叹太史的诗情豪气在文坛矗立,激励自勉。明于慎行在《匡庐山人歌寄胡少白文学》中感叹豫章胡生“才且雄”,“拂衣欲出人间世”气度不凡,称赞“心雄万夫步绝尘”还想“与尔(胡生)同上匡庐巅,足蹑星虹礼南斗”彰显出诗人爱才,更爱豪迈侠情,自勉要跟随胡生砥砺行走于江湖,驰骋于山水。唐齐己描写樟树的诗句“层崖豫章,耸干苍苍。无纵尔啄,摧我栋梁”(《啄木》)表露出诗人爱材惜材的真切感受。白居易《寓意》“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道出了樟树隐忍的品格,然成栋梁之才,需“养材三十年”坚毅的韧性,纵使“一朝为灰烬”,也能“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诗人借助赞扬豫樟高尚品格勉励自己只要能被“采用”就无需感怀“焚烧苦”。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有云“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就好似“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称赞诗人祖辈诗艺超群如同高大的豫章树一样,内涵深厚,而自己却“思疏阔,岂能达词门”,见贤而思齐,自身当奋发图强,钻研诗学。

二是闲适生活、安土乐天的向往态度。这类诗词多为写景、恭贺、落成、祝寿等主题,以描绘为主要表达方式。南北朝谢庄《游豫章西观洪崖井诗》,深山远林中,蔽日隔天炎,“幽愿平生积,野好岁月弥”。唐张九龄《自豫章南还江上作》描绘的江水“磷磷见底清”,浦树和江鸥也像友人般“遥如待”、“近若迎”,一路“别有趣”。诗人将途中的美景趣感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让读者也身临其感,看到一片美好静谧的景象,心向往之。北宋陈师道作诗《和豫章公黄梅二首》,将冬日黄梅之景的颜色(“白间千点黄”、“玉质金作裳”)和香气(“行处若为香”、“体弱香自永”)刻画得丝丝入扣,让人们读诗便能即视、即闻,此种恬静闲适让人艳羡。南宋严羽《豫章城》曰:“江花两岸白,烟树一行青。云学山舒态,天随水赋形”江边两岸的开阔景象映入眼帘,云舒山展,天水一色,闲逸于山水,“沈冥”于心间,诗人为何“爱此城高处”的缘由不言而喻。明胡俨《豫章十咏》,可谓一景一咏,有“千寻翠黛饶”的西山远翠、“长留伴白鸥”的南浦飞云、“阴连芳草碧”的徐亭烟柳,也有“青青春雨余”的苏圃春蔬、“蓬莱有路通”的铁柱仙踪、“碧藓春阴合”的洪崖丹井、“吹送彩云还”的滕阁秋风,还有“星摇素练浮”的东湖夜月、“舟楫无风浪”的章江晓渡、“落霞迷翠渚”的龙沙夕照。行旅路途景色美好,心情大舒,快哉!妙哉!北宋曹彦约诗曰:“车马盈六拨不开,彩衣新著乡衣来。壮怀风月归英荡,满意江山入酒杯”(《豫章贺丁漕建台宴口号》)民俗生活繁华景象,安乐开怀。明张萱《贺李观察伯东参豫章中书行省事四章》中恭贺“牛耳于今已属君”,表露出“竭泽喜逢河润广”共喜之乐。吴芾《贡院落成郡庠诸生毕集因作诗以勉之》一来祝贺贡院安土落成,二来勉励自己“文笔要同孤塔耸,词源宜与两湖长”。徐渭的《上督府公生日诗(并序)》这首祝寿诗描绘出宾客众多、万人一辞、民物熙和、贺礼“雕弓并月名繁弱,宝剑冲星出豫章。几处名香迎马首,数群长鬛夹车箱”的隆盛场景,大喜乐天。

三是留念缅怀、伤悲别离的惆怅情感。自汉乐府古题《豫章行》问世以来,据统计,以此题成诗作共计十九首。除《乐府诗集》所录的汉唐十首《豫章行》外[6],汉唐时期的傅玄、曹叡,北宋谢逸,明王世贞、王夫之、胡应麟、欧大任、李梦阳,清李锴等皆作《豫章行》。十九首诗作伤别离,怀依恋。一则有薛道衡“空忆常时角枕处”“偏讶思君无限极”家中妇人对远征丈夫的思恋,也有欧大任“妻顾向我言弃妾,尚可奈此呱呱儿”行旅丈夫对妻子的疼爱与不舍;二则有李白“老母与子别”的悲鸣惨淡,亦有曹植和陆机“骨肉天性然”和“懿親将远寻”的同胞手足送别之苦;三则有傅玄“玉颜随年变”和谢灵运“华颜岂久期”感叹容颜易老,光阴飞逝,四则有李锴“百年一日尽,宛转同飙尘”道出樟木虽历经百年,仍逃不出“施斧斤”,一日时光便不复存在,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如《豫章行》这般,“豫章”古诗词中约有半数饱含别离、缅怀或悲怨的惆怅之情。诗作中,唐杜牧“感旧伤怀”好好今日境遇,题《张好好诗》赠予之。李白《南流夜郎寄内》满怀深情,流放夜郎途中盼望妻子许氏的“豫章书”。张九龄“想像终古迹,惆怅独往心”(《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的观景忧伤。北宋文人黄庭坚《寄傅君倚同年》“相思对明月”、“向风长叹息”寄思情于故人,怀念结好之情。诗人杨杰《豫章行送周裕》送别友人,不舍留念之情跃然纸上。南宋杨万里《豫章光华馆苦雨》遇苦雨不收,呼出“何时放归舟”的忧愁苦闷。严羽的壮志难酬、抑郁不平,独酌哀歌“还寂寞”沉郁愤慨之情见于《登豫章城感怀》中,深深地感染了读者。《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中赵师秀“与翁别豫章”感叹“人生几堪别”,知遇良翁,敬谢良翁,尽管会面无期,但寄希望“忽聚江湖萍”。明吴与弼《挽豫章胡昭》一句“何处凄凉问断金”想念逝去友人的悲痛场景映入眼帘。清孙中彖《秋日送戴山民游豫章》送友人“长征感慨多”,还不忘问询“若上滕王高阁望,西山南浦近如何?”共情于友人。词作中,北宋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怨道天公不作美,风云起,寒意在,也感漂泊之苦“肠欲断,愁难著”,终日欲归家。南宋吴潜也以“满江红”为词牌著有《满江红·豫章滕王阁》,抒发了“暮雨掩空来,今犹昨”人生凄凉悲感和“断送客魂消”的羁旅无尽愁思。辛弃疾“送元济之归豫章”作词《江神子》和《鹧鸪天》二首,送别友人时,虽车轮转肠,难离难舍,但不忘叮嘱友人“倦游回首且加餐”,待到友人归家之时“千里河山寸许长”。元乔吉《水仙子·搅柔肠离恨病相兼》中“豫章城开了座相思店”一句,暗用双渐苏卿的故事,叙说友人相思之苦,也表露出诗人离恨与病相兼的相思和愁闷。词人王旭《大江东去 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书写了词人因南游三年期间仕途无进展,发出“哀歌谁和”孤独苦闷的感叹,故乡归去无力,“天下佳人,袖中瑶草”皆不可得,只有“日暮空相忆”,最后托遗恨于长笛,词人以如泣如诉的表现手法把愁苦压抑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 总结

豫章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典型的多元性、地域性和人文性。本文探究了近二百篇古诗词的思想文化,发掘出豫章文化内涵中文人爱才咏才、自勉感叹的砥砺品质,向往闲适生活、安土乐天的生活态度和留念缅怀、伤悲别离的惆怅情感。鉴于豫章文化的研究对南昌市乃至整个江西省文化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认识豫章文化内涵中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文明积淀,不仅能让人们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还能更广泛地促进文化文明传播,发扬优秀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求,推进豫章文化在民俗生活、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熊雪娇.豫章文化发展概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04):

116-119.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靳超.豫章诗社交游方式研究[J].北方文学,2017(02):38-39.

[4]肖华忠.秦置豫章郡的历史地理探讨[J].南方文物,1996(04):61.

[5]白欲晓.“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哲学研究),2011(1):76-80.

[6]吴大顺,吴昀珊.论乐府古题《豫章行》及其流变[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02):16-19.

作者简介

熊雪娇(1992-),女,江西省南昌人,硕士,豫章师范学院,从事语言学及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豫章古诗词内涵
刘江宁作品
江西豫章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刘江宁作品
踏青古诗词
灿若星辰——音舞诗画《1921·豫章那个班》主题曲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