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之我见

2020-04-21严波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物理问题

严波

【摘 要】 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发更多的新问题,从而启发思维、激发创新。创设问题情境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情境创设  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喚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物理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的目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随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更新,高中物理教学的水平明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物理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呢?

一、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做到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物理学科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学科。能够帮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一定要以物理教材为依据,与生活进行密切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学习第十五章交变电流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变交电流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每家都需要用电,特别是在装修新房子时都会布置电路。教师可以引入此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仔细回想在生活中布置电路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学生初遇此问题,会有很多的疑问,教师应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以此,让学生感受到物理课堂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激发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物理。

二、教师可将问题情境辩论化,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语言不仅是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思维的表达。教师在教学探究性的问题时,若遇到不明确的概念,则可以通过辩论会逐渐变得具体。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还应该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双向或者是多向互动中,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就可以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敏锐性、逻辑思维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规范性。比如说在讲授教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以“能源的未来”作为辩论的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加入乐观组与悲观组。两个小组的成员可以互相质疑,互相提问。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需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确保整个辩论赛能够顺利地进行。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能源的了解就更加具体,同时也能了解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日趋匮乏,这些问题也不断困扰着人类。在辩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运用能源方面都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还有一些学生能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去讨论能源,在学生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三、通过矛盾、错误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存在着意想不到的错误的地方进行设疑,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已有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激起思考的动力,从而实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最终达到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摩擦力”时,静摩擦力的的大小和方向是个难点,设计用手握住一个水瓶的问题情境:“如果对水瓶的压力逐渐增大,水瓶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回答最多的是:“因为压力增大,所以摩擦力也增大”。立刻可借题发挥:“增大后的摩擦力必大于水瓶的重力,那么水瓶将自己向上走吗?”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而后思考,主动纠错。这种对学生根深蒂固的生话经验知识的冲击,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想问意识。这些都是根据日常经验和物理规律之间的矛盾,非常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

四、通过物理实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它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一门学科,因而,通过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进行物理教学的目标。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验场景,提出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电容器与电容”时,物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通过亲自实验理解和掌握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物理教师可以适当的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行星的运动——开普勒第三定律”时,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制作教学课件,通过课堂演示,营造出相应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实验及物理学史等知识让物理这门在很多学生看来比较抽象深奥的学科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接受。同时更能便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着有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同步,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认知的需要上升到情感需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极大的发挥,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高中物理问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