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构建美丽的小学数学课堂
2020-04-21时宁福
时宁福
【摘要】构建美丽的数学课堂,不仅有利于滋养学生的心灵,还能使数学教学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景色。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就如何构建美丽的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探究。希望对广大数学教育工作有效构建美丽的数学课堂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丽课堂;创设情境;积极互动;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169-01
数学课堂应当具有美感,应当具有令人心旷神怡的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动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路径,构建小学数学美丽课堂。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课堂氛围的“美”、师生关系的“美”、学习方式的“美”、教学过程的“美”等方面切入,针对“如何构建美丽的小学数学课堂”这一课题进行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课堂氛围的“美”——创设情境
氛围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美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还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无限魅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缤纷多彩的情境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美的课堂氛围。
以《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剪纸、汉字、泰姬陵、交通标志”等图画。其次,学生结合这些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图画进行精彩的发言。再次,教师对学生说:“无论是剪纸,还是汉字,无论是泰姬陵,还是交通标志,都具有一种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于是学生由刚刚的图画情境转入一种有趣的问题情境。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营造了“美丽与趣味齐飞”的氛围。
二、师生关系的“美”——积极互动
在“灌输+练习”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总是缺乏互动。这显然不利于构建美丽的师生关系。此时,教师把互动教学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就有利于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还有利于构建美丽的师生关系。
以《倍的认识》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观看大屏幕。说一说白萝卜几根?水萝卜有几个2根?”于是,有的学生说:“有2根白萝卜。”还有的学生说:“水萝卜有4个2根。”其次,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说的很好。你们知道白萝卜与水萝卜在数量上的关系吗?”于是,有的学生说:“白萝卜比水萝卜少6根。”还有的学生说:“水萝卜比白萝卜多6根。”再次,教师对学生说:“除了用多与少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利用倍数进行表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得出如下结论:水萝卜是白萝卜的4倍。总之,这样的互动教学法充分构建了美丽的师生关系。
三、学习方式的“美”——合作共赢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状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如此的枯燥乏味。此时,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合作共赢”的学习效果,还有利于构建美丽的学习方式。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为例。首先,教师以学生的文静或开朗的性格为依据,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参考,把学生分成“智慧组、博学组”等几个小组。其次,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就《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探讨。再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当教师来到“智慧组”的时候,教师发现他们正就“小数的意义”进行讨论;当教师来到“博学组”的时候,教师发现这一组的学生正就“小数的性质”进行交流。总之,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了主动权。
四、教学过程的“美”——贴近生活
数学教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教学法镶嵌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美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借助生活教学法促进小学数学美丽课堂的构建。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描述如下生活案例:张彩彩的妈妈在上周一的时候,去书店给张彩彩买课外读物。她买了如下读物:一本《格林童话全集》(价格是38.98元)、一本《海底两万里》(价格是45.99元)。张彩彩的妈妈给了售货员100元。请问张彩彩的妈妈买书一共花费了多少元?还剩下几元?其次,教师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有的学生说:“38.98+45.99是这两本书的总价格。”还有的学生说:“100-38.98-45.99就是剩下的錢数。”再次,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利用列竖式的方法,对以上算式进行积极计算。总之,这样的方法使数学教学过程美不胜收。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美的氛围、积极互动构建美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合作共赢、联系多彩的现实生活塑造美的教学过程等方式,充分构建了具有美感的小学数学课堂,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收获“满园春色”,进而使学生尽情享受美丽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钱满.追寻小学数学“美丽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97-98.
[2]胡海球.数形共舞,美丽生花——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数与形的美丽邂逅[J].数学教学通讯,2016(2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