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引趣绘教育
2020-04-21陈颖仪
陈颖仪
摘 要: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在课堂的专注力不够,往往是缺乏了一种积极因素,而这种积极因素能让学生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情趣教学就是教师用自己有趣的教学方法和爱心,激情引趣地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持久动力。
关键词:情趣教学 情趣教育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使课程标准的形态从教学大纲(双基)、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走向了核心素养,即以学生该达到的素养作为课程标准的纲领。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它聚焦于学生的精神与意义,反映学科之情、之趣、之美、之韵、之神,从而使之与“学科知识”“学科活动”融为一体;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品格,转化为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情趣教学就是提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点燃学生激情的重要因素。
一、激起愉悦的心情,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效堂呢?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在课堂的专注度。那么,通过制定课堂制度,让学生认真听讲不容易开小差。或者通过想一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學生的参与度。往往后者,他的学习持续力会更长一些。
生活需要点情趣让生活更有味道,同样地,学习也需要有点情趣让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并且愉快地去进行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攻心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攻破学生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对学生要有关爱之情,做人做事有点人情味,生活上有点情趣感。情趣教学实际上是情感教学的一种,把情趣教学渗透于学科教学活动中,给课堂注入活动,使课堂有神韵,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并应用于实际之中。
(一)学科之情
课堂应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设计的导学案有点梯度,设置的活动适合每个学生参与,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把学习的被动变为主动,力求表现自我。设计的导学案应因材施教,以化繁为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为原则。
随着年级的越高,学生的知识面就越来越宽,与此同时,学困生就越容易出现知识缺失或知识点混淆。合作探究可以激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老师在巡堂时可更亲近学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通过各种各样的赞扬语言给予学生肯定与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眼神交流攻破学生的最后一道防线,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的爱与情。
(二)学科之趣
在英语的学习里,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交流是学习语言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中不断树立自信,在交流中不断学习知识,内化知识,感悟当地文化背景,了解文化习俗。比如在学习《Trees in our daily lives》(见广州版上海牛津英语七年第四单元)时,以树作为话题引入,由于接近学生生活,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猜测、联想和感悟,并设计一些小游戏如说出一闪而过的图片,增加学科之趣,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三)学科之韵
“怎样的备课,就会有怎样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每个环节都设计好,以一个个活动来组合成一节完整的课,设计好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如在《Trees in our daily lives》我们通过Freetalk,befo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development,self-assessment几个活动来组成。而每个活动中又细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设计有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那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更加地清晰,授课者又不会出现拖沓,课堂有了神韵,学生参与度自然也高。
(四)学科之神
在英语课堂里,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同学生在玩中学,把知识进行内化。利用Mind-map(思维导图)等的手段对文章进行复述,在情境中进行话剧表演,在情境中进行说话,这是课堂学习的升华,也就是核心素养所提到的内化成学生的品格与精神世界。情趣教育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情理的交融,对生活环境情趣的体会。如学习《Trees in our daily lives》这课后,学生在表演环节进行小组互动、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学生们在表演后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教师可以把视频分享给家长,与家长同乐,家长对孩子的乐于参与满怀喜悦,这也是激励孩子爱上这门学科的一种途径。
(五)学科之美
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应该创设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如定期进行口语ABC大赛、英语书法大赛、英文歌典比赛、话剧表演、语汇接龙比赛等从德育、美育方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领悟到学科之情、之趣、之美、之韵、之神。
结语
情趣教学以情感为依托,以体验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认知与情感的相结合,充分展现学科之情、之趣、之美、之韵、之神。这就需要我们找准最佳切入点,努力挖掘学科上的有趣资源与活动,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增加投入感,产生强烈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唐勇.从“思辨智慧”向“行动智慧”转变[M].上海社会教育出版社,2014.10.
[2]蒋桂珍.谈谈英语教学中的情趣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7(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