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与基本经验

2020-04-21王晓鹏顾昭明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晓鹏,顾昭明

(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经过70年的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4%,远高于同期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2018年中国全年进出口货物总额达到30万亿元,货物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世界第一。201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17年度全球营业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中国上榜企业120家,仅次于美国的126家,特别是排名前五位的企业中有三家中国企业,分别是排名第2位的国家电网、第3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第4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企业取得的成就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根据《全球创新指数2018》排名,2018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为53.06,全球排名第17位,遥遥领先于各新兴经济体,中国已晋升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20个经济体之一;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2017-2018》,中国全球竞争力总指数为5,排名全球第27位,成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较为突出的国家。

本文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四个方面论述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数据指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全国年度统计公报》 《国际统计年鉴》 《中国城乡建设数据库》 《世界银行数据库》。通过对中国70年经济建设发展的研究,从中总结出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从过去的“一穷二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

1.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到1952年底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全面实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的目标、政策,通过对集中的生产资料进行分配,有计划地引导国民经济发展。“一五”计划期间,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一五”计划完成后,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1956年,以毛泽东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为标志,中国开始积极探索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坚定不移地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到1999年中国跨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更趋平稳。新时代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79亿元;1978年,增加到3 679亿元;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90万亿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79亿元到1986年1万亿元用了八年时间;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元,之后五年以每年2万亿元的速度增长;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至 20万亿元;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40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十八大后,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大关;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 309亿元,经济总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二。图 1 为1952~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更加快速。

图 1 1952~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1952~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增加了175倍,年平均增长8.1%。从2010年起,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高,2008~2018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30%。表1展示了1964~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1%,比同期的世界平均增长率高5.7个百分点;高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增速维持在6%~8%的区间,经济增长速度依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

表 1 1964~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第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4 644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195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19元,在扣除价格因素后,201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66.7倍,年均增长6.7%。如图 2 所示,我们可以看出1952~201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增长速度呈现递增趋势,改革开放后增长速度远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

图 2 1952~201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四,财政收入稳步增加。1950年,中国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1978年,财政收入1 132亿元;1999年,财政收入上升到1万亿元;2011年,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3 874亿元;2018年,财政收入进一步扩大到183 352亿元。1951~2018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13.6%。财政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能力,为应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性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资金保障。

第五,外汇储备大幅增长,跃居世界第一。1952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只有1.39亿美元;1978年 末,外汇储备增加到1.67亿美元;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外贸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大量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外汇储备;2000年末,外汇储备为1 656亿美元;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2001年末,外汇储备为 2 122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 663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2011年,外汇储备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2014年末,外汇储备达到38 430亿美元,创下外汇储备的最高纪录;之后几年外汇储备均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2018年,末外汇储备为30 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

1.2 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结构调整贯穿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1979年后针对建国后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进行调整,农业和轻工业快速发展,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协调;1997年,针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问题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效益提高;十八大以后,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重解决结构失衡矛盾,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提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经济所有制结构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等有了清晰认识,中国经济转变为灵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上升,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竞争力加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稳固。坚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动摇,非公有企业迎来更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372 729家,国有控股企业19 022家,国有控股数量占企业总数的5%;总资产为1 121 910亿元,国有控股企业资产为439 622亿元,占总资产的39.2%;主营业务收入为1 133 161亿元,国有控股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65 39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4%;利润总额是74 916亿元,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是17 215.5亿元,占利润总额的23%;国有企业数量占比不到5%,但是资产占比、利润占比均超过20%,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升了国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国有经济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到2017年,规模以上非公有企业数量达353 70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5%,城镇就业占比超过90%,而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就业人员集中于公有制企业;2017年,非公有制企业利润占比达到利润总额7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主导国,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弱,服务业发展严重落后。建国后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建立起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确立,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快速发展。1984年后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工业,中国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协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凭借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地位保持不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加大,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均衡。

195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0%、20.9%和 28.2%,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小于第一产业的增加值。197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8.2%、47.9%、23.9%,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实现翻番,比1952年提高了27%。改革开放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198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2.1%。200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1.1%、47.9%、40.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高点。2010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此后一直稳居世界首位。201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4%、43.7%、46.9%,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之后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2%,比重首次超过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7%。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2%、40.7%、52.2%,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改善。新中国成立之初,城镇就业增长速度缓慢,出现不增长甚至负增长情况,国家将解决就业作为工作重点,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就业情况有所改善。改革开放后,采取“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在解放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打开了城镇就业的新天地。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大召开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高的就业增长速度带来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第二、三产业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劳动力吸纳的主要产业,就业结构得到改善。

1949年,中国城镇失业率高达23.6%,城镇2 007万就业人员中有474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和就业政策改变,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8年全国就业人员77 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 4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8%。1952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83.5%、7.4%、9.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高于二、三产业就业比重。1978年,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就业比重分别为17.3%、12.2%,但第一产业依然是就业的主要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在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达到27 282万人,首次成为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2017年末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7%、28.1%、44.9%,就业结构更加合理。

1.3 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全面计划经济,城市与乡村在制度和管理上完全分开;同时,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得资源集中于城市,农村与城市经济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城市发展加快,城乡发展出现新的局面。十八大以后,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地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开始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建立在城乡融合、城乡一体架构中,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乡村发展呈现新的面貌,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1]

城乡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城镇化水平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1978年后,经济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促进了城镇的发展。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中,城镇化快速推进。十八大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镇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1949年,中国城市只有132个,城镇化率仅为10.64%;1978年,城镇化率为17.92%,比1949年增长了7.28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城市数量658个,城镇化率达到53.7%,比1978年增长了35.8%;2018年末,全国城市数量672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98个,人口在400万以上城市有19个,城镇化率为59.58%。1949~2018年,城镇化率提高了48.94%,每年以2.5%的增长率增长。Northam认为城镇化发展过程呈现“S”型,共有3个阶段,城镇化率30%以下为初始阶段,低水平发展速度缓慢、30%~70%为快速阶段,急剧上升、70%以上为后期阶段。[2]中国经过短暂的发展,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第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1950年冬到1953年春,中国在新解放区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完成后,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体农业,采取互助组和初级社等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出现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确立,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新世纪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阶段。十八大以后,注重解决农民贫穷的问题,提出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政策在全国开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粮食产量增加。1949年,中国人口为5.4亿,粮食产量仅为11 318万吨,人均产量209公斤;1978年,人口达到9.6亿,粮食产量增长到30 476.5万吨,人均产量增加到319公斤,比1949年增加了110公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确立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在1984年超过4亿吨;2000年后政府加大农业支持,2013年,粮食产量超过6亿吨,连续6年粮食产量保持在6亿吨以上;2018年,粮食产量达到65 789万吨,人口为139 538万人,人均粮食产量471公斤,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比增加了5.8倍,人均粮食产量增加了2.25倍。

其次,基础设施完善和耐用品增加。政府在“三农”领域的财政投入由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9 088亿元,增长了126倍。1978年,中国农村公路里程为70.4万公里,到2017年末,农村公路里程达401万公里,增长了5.7倍。2017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19.3辆、洗衣机86.3台、彩色电视机120台、移动电话246部。

最后,贫穷人口减少。1978年,农村贫困发生率达到97.5%;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到2014年末,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为7.2%,降低了90.3%,但是在农村仍然有7 000多万贫困人口;2015年,政府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战;2018年,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 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7%,比1978年贫困发生率降低了95.8%。

1.4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统一财政经济和开展土地运动等重大举措,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得国民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对于基本的生存需要日益明显,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斗争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政府开始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明确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十三大制定了经济建设“三步走”总体战略,到80年代末,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主要矛盾的转变表明人民需要的层次提升,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追求更全面的发展。

人民生活的改善首先表为人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由改革开放前单一工资性收入到现在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种方式,人民收入来源增多。其次表现为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197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6元;到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 2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 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617元。最后表现为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一个指标,表现为人民在食物上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1978年,中国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为27.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为30.1%。食物消费占人民消费的比重大幅下降,人民追求更高质量的消费和服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2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巨大的,认真总结取得成就的经验,对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坚持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国家物质资料还十分匮乏,执政党经济建设经验不足,党围绕如何在贫穷落后的现实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马克思经典经济理论相结合,在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学习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工业化初步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需求发生变化,苏联模式已经不适应中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借鉴外国发展经验是有意义的,但是完全照搬他国发展模式而忽视本国基本国情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必须走中国自己的经济建设道路。

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探索,开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经济发展找准了定位,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更高层次的开放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的伟大经济建设成就证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2.2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筹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在经济建设中做出的科学总结。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经济活动中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因此,所有制问题是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正是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当时的基本国情,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确立了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但由于中国社会主义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纯公有制形式的所有制决定的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基于中国基本国情科学地总结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并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性质决定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必须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由于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对于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用。十三大的召开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十五大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部分,居于核心地位,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6]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现实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中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没有改变,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者相辅相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的制度保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统筹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

2.3 坚持党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新中国70年的经济实践证明,党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经济短时间取得伟大成就的保障。建国后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由于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才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党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十八大以后,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应对危机,主动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越性表现为党的先进性和统一性,集政治、思想、组织等一系列优势于一身。[7]正因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越性,才有对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把握,才能做好经济领域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协调好各方利益,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经济社会生产活动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只有坚持党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有序进行,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发展高度。

2.4 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建国后,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中共八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集中全国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开始一心一意搞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生活需要。1992年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再次体现了发展和人民的重要性,一方面表现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实现共同富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中国经济发展才愈发强劲,人民生活水平才得到改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总结中国几十年经济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新时代中国经济才实现高

质量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才显著增强。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判断体现出发展是为了更高质量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纵观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只有坚持走好发展的道路,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分享发展的成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