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在胃造瘘患者中的应用

2020-04-21肖甜金环宋文君王琼肖敏冯军

护理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计划性瘘管弹力

肖甜,金环,宋文君,王琼,肖敏,冯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保健楼五楼,湖北 武汉430000)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在胃镜引导下, 经皮下穿刺植入胃造瘘管, 以支撑因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 但肠胃功能正常且长期需要肠内营养来满足生理需求的患者[1]。 临床上除了需要对造瘘口及营养液进行护理外,造瘘管道的护理也至关重要。传统胃造瘘管经纱布包裹, 采用3 M 胶布直接与皮肤粘连,利用腰带将胃造瘘管固定于患者腹部,腰带透气性差,腹部压力增加,直接与皮肤接触,影响患者的舒适度[2],并且腰带易松脱导致胃造瘘管脱管。 基于传统胃造瘘腹带的以上缺点, 为提高胃造瘘术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的体验, 自制了一种胃造瘘管腹袋,可将胃造瘘管完全固定于腹袋中,能有效降低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操作简单便捷,现报道如下。

1 胃造瘘管腹袋的制作

胃造瘘管腹袋主体由导管袋和加宽弹力带组成。导管袋用于固定胃造瘘管,防止胃造瘘管外露造成污染,加宽弹力带用于固定导管袋,使用中将胃造瘘管固定于导管袋中间,再通过加宽弹力带固定导管袋来完成胃造瘘管的固定。 导管袋底层和上层采用加厚棉布制作,导管袋的底层和上层在下方采用固定缝接,上层棉布(长15 cm,宽14 cm)可折叠,底层棉布(长15 cm,宽14 cm)中间设计有8 cm 长直线开口,造瘘管可从底部直线开口处穿入导管袋。 在导管袋的上部、左部、右部,分别设计3 处魔术贴,长10 cm,宽1.5 cm,其中底层棉布缝制钩面,上层棉布缝制毛面。 加宽弹力带采用弹力棉布制作,并与导管袋底层加厚棉布采用固定缝线连接,分小、中、大号,针对不同体型人群采用闭合设计,松紧适宜。 见图1。

2 临床应用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4 月—2018 年3 月我院胃造瘘术后患者156 例,纳入标准:(1)经胃造瘘术患者;(2)年龄≥18 岁;(3)思维意识正常,无精神障碍;(4)肢体活动正常;(5)知晓并同意参与调查。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性疾病(2)肢体皮肤出现水疱、皮炎、压疮;(3)存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 例。对照组男68 例,女 10 例,年龄 45~89(73.10±4.12)岁;观察组男性60 例,女性 18 例,年龄 51~91(74.80±4.34)岁。 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2.2 干预方法

2.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腰带进行固定, 胃造瘘管经纱布包裹,采用3 M 胶布直接与皮肤粘连,利用腰带将胃造瘘管固定于患者腹部。

2.2.2 观察组 采用自制胃造瘘管腹袋进行固定。使用胃造瘘管腹带时可根据患者的体型, 选择大、中、小号合适的型号,避免腹袋与体型不符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患者坐起或卧床将腹袋从头部向下穿于腹部, 造瘘管从下层加厚棉布开口处穿过放置于导管袋中, 将造瘘管螺旋式盘于口袋中央,避免胃造瘘管在腹袋中打折,利用魔术贴的作用将造瘘管固定于导管袋中。

2.2.3 评价指标与方法 (1)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例数。 非计划性拔管率按国际上主要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3]:某时间段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数/该时间段内接受置管的患者数×100%, 考虑到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管置入后,患者都需要长期使用,甚至需要终生置管, 患者置管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到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本研究中患者置管统计周期时长为6 个月。 本院建立了非计划性拔管信息管理系统[4],住院期间每一起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均需由当班护士录入系统, 详细记录患者相关个人信息及非计划性拔管时间、原因、类型等,出院患者每月安排随访, 询问记录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录入系统。(2)患者舒适度评价。采用本院自拟的《胃造瘘管腹袋使用体验舒适度调查表》进行统计,根据患者在日常生活护理中的感受进行评定,调查项包括换药、康复训练、翻身拍背、如厕、营养喂养、导管安置6 个维度的身体感受[5],每项满分100分,评分高于80 分,表明患者感觉较为舒适,该调查表进行了预调查,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适用性。患者出院时填写对腹袋使用体验的舒适度调查表, 根据患者填写表格数据统计患者使用腹袋的舒适度,由当班责任护士将评分结果录入到全院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管理系统, 由于舒适度评价结果与干预时长关联性不高,因此调查过程在患者出院时进行。 (3)皮肤情况。主要从造瘘口感染,压疮、水疱、过敏性皮炎4 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本院建立了造口伤口皮肤护理管理系统。若护理中发现过敏性皮炎、造瘘口感染问题,告知管床医生,医生根据皮肤的诊断标准进行判断;若护理过程中发现压疮、水疱由当班责任护士根据压疮的分期进行判断, 最后由责任护士对皮肤问题进行记录及网络系统上报。 本次皮肤问题调查数据来源于本院建立的造口伤口皮肤护理管理系统,患者置管后开始干预统计,统计周期时长为1个月。

2.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3 结果

2.3.1 2 组胃造瘘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由于主观原因、护理意外、材质等其他原因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胃造瘘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例,%)

2.3.2 2 组胃造瘘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换药、康复训练、翻身拍背、如厕、营养喂养、导管安置6 个维度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2 组胃造瘘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分)

表2 2 组胃造瘘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分)

组别 n 换药 康复训练 翻身拍背 入厕 营养喂养 导管安置观察组 78 80.55±4.22 75.11±4.39 79.34±3.17 78.13±4.19 83.89±3.97 83.51±4.20对照组 78 64.21±4.57 52.39±5.27 61.42±3.35 61.71±4.60 67.29±4.19 62.71±4.73 t 16.182 20.408 23.942 16.273 17.727 17.353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3 2 组胃造瘘术后患者发生皮肤问题比较 观察组发生造瘘口感染、压疮、水疱、过敏性皮炎等皮肤问题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 组胃造瘘术后患者发生皮肤问题比较(例,%)

3 讨论

3.1 应用自制胃造瘘管腹袋能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胃肠外科治疗中非计划拔管现象较为常见,其中胃管与营养管的非计划拔管率较高,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患者主观原因,不能耐受而自行拔管,患者因精神情绪紧张焦虑、躁动等[6],或者因文化程度低,对导管的重要性不认可,性格偏执不配合,导致非计划拔管;护理意外,固定方式不规范,在护理过程因被动牵拉意外拔管,导管材质不好或者固定方式不当影响患者舒适度, 或因患者汗液浸润使胶布粘连性降低, 患者在活动中导致非计划拔管。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在设计时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改进,非喂养阶段将导管置于导管袋中,在日常生活中不宜观察到导管的存在, 避免患者长时间关注到外露的导管,让患者感觉尊严受损,影响患者情绪,导致拔管,且隐私保护效果较好[7];自制胃造瘘管腹袋采用加宽弹力带穿于腹部周身, 加宽弹力带设计有多种规格,弹力带采用全闭合式,在使用中选取最适合患者体型的腹带, 不会因非闭合式腹带粘连部位松动导致腹袋脱落造成非计划拔管, 使用中无需通过胶带粘连固定,不会因胶布粘连性降低,导致非计划拔管, 且胶布固定在身体皮肤产生胶布痕迹, 清洁胶布痕迹所用的化学清洁剂对皮肤会产生刺激感,导致患者不适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8]。 表1结果显示,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在临床使用中的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低于传统腹带固定方式(P<0.01)。

3.2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明显提高患者佩戴舒适度 传统的腹带固定胃造瘘管, 胃造瘘管经纱布包裹,采用3 M 胶布直接与皮肤粘连,利用腰带将胃造瘘管固定于患者腹部,患者会因导管的直接接触、胶带的粘连拉扯以及透气性影响舒适度。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采用优质棉布缝制,材质安全可靠、贴身、舒适、透气,整个腹袋固定无任何地方需要通过胶布粘连,避免胶布粘贴牵拉皮肤,增加患者的痛苦。 在喂养时,传统腹带固定需要解开腹带,撕开胶带,取下纱布等一系列繁琐过程,自制腹袋在使用中只需要打开导管袋的魔术贴,取出导管即可,喂养完成后直接将胃造瘘管盘旋放置于导管袋内, 经魔术贴固定导管袋上下层棉布。导管袋便于打开和关闭,易于护理,且可完全打开,可随时观察造瘘管的情况,操作简单,方便清洗。每个患者准备2 个造瘘口腹带可交替更换使用,每周在造瘘口换药后可更换一个干净的胃造瘘管口腹袋,若出现污迹可及时更换,采用含氯消毒液清洗干净后备用。表2 结果显示,自制胃造瘘管腹袋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及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患者也更乐于配合(P<0.01)。

3.3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有效防止患者佩戴时出现的相关皮肤问题 有研究表明经皮内下胃造瘘管口皮肤感染率在 5%~30%[2]。 传统胃造瘘腰带透气性差,直接与皮肤接触,易导致过敏性皮炎的发生,传统胃造瘘腰带增加腹部压力,患者易发生水疱,出汗过多时可引起造瘘口的感染及压疮的发生。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造瘘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方便性, 导管袋底层开口有助于造瘘管的取出,并对造瘘口皮肤进行护理,同时造瘘管有专用的导管袋, 造瘘管不会因身体运动反向牵拉造瘘口内的导管造成瘘口松弛渗液, 腹袋设计采用松紧适宜的弹力带固定,避免身体过度压迫,影响患者呼吸和心肺循环, 弹力带透气性良好, 防止皮肤压疮产生; 自制胃造瘘管腹袋与身体皮肤接触部位均为优质棉布材料,透气性良好,避免皮肤水疱产生,同时减少过敏性皮炎, 有效防止患者皮肤问题的产生(P<0.01)。

猜你喜欢

计划性瘘管弹力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耳仓”是福还是祸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
如虎添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