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分析电影《秋之白华》

2020-04-20王琦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倾向性

王琦

摘要:《秋之白华》是国内主旋律影片中具有突破创新特点的一部,经典的故事与切入点最终让人眼前一亮。影片用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让历史故事展示出了温柔感人的一面,这也是对此前同类影片在观赏性和艺术性上结合不足而进行的改变。然而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倾向性能够从这部电影的故事与主要角色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包括导演在内的创作者们对于主角的爱憎感情、褒贬态度和对社会、历史的价值判断等,其实都渗透在人物描写和场景转换之间,能够使观众不知不觉地感受到。

关键词:文艺的真实性;倾向性;《秋之白华》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物,是以物质为前提的内容与产品,并服务于文学与艺术的倾向性、真实性。同时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实主义要求文艺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且环境也是典型的。所以环境包括人物等的渲染在电影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艺倾向性集中体现了文艺的意识形态的特征。肯定文艺的倾向性,是马恩的一贯思想,符合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无论是从它所受制于经济基础以及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属性这些因素来看,还是从创作主题的动机与目的,或是从创作客体所包含的生活内容看,都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蕴含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同时传递着创作者对社会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典型不仅仅在于其具体的个别独特性或个性,《秋之白华》这部影片的内容还包括人物普遍的代表性或共性所构成的整体,该片以爱情和革命为主题,大胆披露了瞿秋白和杨之华都不是初婚的史实,剧中明确交代了瞿秋白有第一任妻子王剑虹,杨之华有第一任丈夫沈剑龙,做到了忠于历史。说到这里,其实更重要的因素是,《秋之白华》这部电影是纪念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影片推介典礼。这部影片无论是从主题还是视角,也不论是叙事的方式和风格,《秋之白華》对国内以往主旋律影片还是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与创新,最终让人眼前一亮。整部影片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让书面化的史实展示出了温柔多情的一面,这也是此前同类影片在观赏性和艺术性上结合不足以及这部影片有所创新的典范。

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文艺的本质表现和艺术生命力所在。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细节的真实”不能只是单纯地理解为对于历史的展现、人物塑造、环境内容的真实,而是指整部作品中所描写的全部生活形态的真实,即对电影中基于史实的生活进行客观再塑造。通过导演的艺术加工处理,电影艺术中角色的典型化,才能真正做到“真实地再现历史环境中的历史角色”,达到艺术真实。

《秋之白华》从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故事,展现革命先驱瞿秋白短暂而耀眼的人生。它成功的最大功臣应该是霍建起和苏小卫这对夫妻档,霍建起出色的导演能力,使这部影片在视听语言上很出彩,光线,影调的处理也很完美。苏小卫作为编剧也让本片充满诗意,尤其体现在影片中的台词以及瞿秋白和杨之华在片中各自的独白,可谓是这部影片的出彩之处。这对夫妻在1999年的《那山 那人 那狗》的配合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在这部《秋之白华》中,一样的让人心旷神怡,有些独到之处让人拍案叫绝。

首先,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很出彩,充满诗意,特写运用,光线以及影调处理都很到位。本片的镜头中很多都是风景,给革命的主题增加了抒情的气氛。

在片中,两个人的对话基本都运用了移焦的手法,突出了说话的人物,但是在片中运用得过于多,使得这个技巧让人感觉没有新意了。影片中的特写镜头虽然不多,但是有几个很容易的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例如,影片33分钟时之华的手部特写,表现出她对离婚的忐忑,和对剑龙以及秋白的爱。还有影片45分钟时之华和秋白的脚部特写,让观众一下就能体会到两个人当时的内心活动,有期待也有感动。片子中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镜头,就是之华和秋白在桥上对话的一场戏,在秋白说出“他不敢”之后,镜头摇到水面,平静的水面突然泛起波澜,既暗示了之华的失落、秋白内心的泛起的波澜,意境的展现也是本片的特色之一。

就整部影片而言,导演给观众呈现看明显的倾向性,对爱情的赞美,对人性的质问,对生命以及自由的追求与崇拜,对历史上的专制进行批判。其实影片创作者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是让观众对纯真爱情产生向往、让观众对轮船事故的愤慨及对人性虚伪的无奈,还有就是激发观众对生命的珍惜及对人类的美好理想的追求,而且这些情感都是非常自然强烈产生的,情感的来源与情感接受对象非常匹配,情感对象的绝对值很高,这些正是影片的目的之所在。

在当下的史料环境中,文艺作品想要全面地表现瞿秋白,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导演与编剧在这种情况下又必须讲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这样来看,导演从爱情的角度切入对历史的展现,也是在不得已中寻求突破的一种方法。主旋律电影既能激发大众的爱国思潮,又能让大家了解历史。其实,电影的存在有时无关反思,但一定是有助于铭记的。即使有观众会因“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这句台词而笑场,可依然有人笑过后能够通过瞿秋白的文字去探求他的内心世界,这难道不是《秋之白华》存在的意义吗?以唯美的爱情切入,让人们对革命者进行缅怀,并带动人们能在电影之外去思考、去感受,这就是这类电影存在的意义。

秋之白华,秋白之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句话可以算是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宣言,见证着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和革命理想。革命者首先是人,有情有义有人性,不是冷冰冰的,他们是在家国情怀和民族理想的交界处在为一个时代的抗争与探索中。其实,不论是谁的爱情在每个时代中都会让人动容,而大部分革命者的爱情因为他们的舍身取义而短暂,从而多了像挽歌一般的凄美。

接下来说一下这部影片的台词设计和叙事结构。影片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用之华的独白串讲故事,以之华的口吻来讲她与秋白从初识到相爱的故事。后半段讲述瞿秋白被捕之后的独白,但是这段是用插叙来描写的,相当于是秋白被捕之后的回忆,从两人相爱到分离。故事拼接得十分流畅,两人各自的独白以及对白都让人印象深刻,苏小卫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最精彩的一段对话出现在40分钟左右瞿秋白和杨之华在桥上的对话,用第三人称的称谓,杨之华侧面的表白,瞿秋白侧面的回答,很清新,也很内敛。片中的几句台词十分经典而且还有联系性,开头阿元说的“是没什么让先生害怕的吧”,秋白对与之华的表白所说的“他不敢”,片子临近结尾时秋白对之华说的“其实你不用那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足够了;你也不用那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够了。”这几句台词联系到一起就表现出杨之华是一个集美丽、智慧和勇敢于一身的人。

影片中之华和小轩在性格和心态上的对比也是本片的重要线索,虽然在这动荡的年代,小轩是一个喜欢读书,只希望自由恋爱的人,她代表的是封建。但是杨之华,是一个追求革命,希望能改变中国现状的人,她代表的是革命。

最后,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下这部影片的男女主角,饰演瞿秋白的是年轻新星窦骁,他从《山楂树之恋》的阳光大男孩“老三”到《秋之白华》的革命先驱瞿秋白,演技确实有很大提升,但是,在这部片子中,他饰演的瞿秋白还是缺少点成熟与稳重。值得一提的还是饰演杨之华的董洁,她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从《金粉世家》清纯忧郁的冷清秋到这部影片中大气成熟婉约的杨之华。董洁不论从气质还有神态都把杨之华刻画得淋漓尽致,完全打动了观众的心,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艺的倾向性从这部电影的场面与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难能可贵的。霍建起的作品都有完整的情节和多变的场面,他们是人物在影片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包括导演在内创作者们对于主角的爱憎感情、褒贬态度和对社会、历史的价值判断等,这些都渗透在情节的描写和场面转換之间,使观众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电影的创作者倾向把精神内核寓于艺术形象之中,和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电影是在展示历史,展示人性,让观众能够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寻找自己未曾见过的场景,未曾体验过的人生,就像电影诞生以后,人们能够在电影中与主人公感同身受,这是难能可贵的,或者说这是好电影才能做到的。而隐蔽倾向性,就是强调和坚持文学的艺术特性和审美特征。

艺术是艺术家有意识创作的产品,而艺术所采用的形式、所表现的内容及其所要激发的情绪与情感就体现了导演及编剧的创作思想。现实主义题材及其真实性的对比被凸显出来,艺术的倾向性,完全可以将电影作为无产阶级和整个民族解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革命的倾向性问题反被提升到首要位置。

猜你喜欢

倾向性
分析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文献综述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涉华题材倾向性研究(2006—2015)
基于新闻倾向性的《南方周末》网站关于聂树斌案新闻报道研究
略谈文学细节
高教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评析
民族地区中等卫生学校女生选择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恩格斯的文艺意识形态观探微
两篇调查性报道的有益启示
论汪曾祺小说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