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遗保护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分析
2020-04-20陈华南
陈华南
摘 要:新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得到全体国民认可,基于非遗保护大范围传播优秀文化,并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助力。本文围绕嵌瓷这项建筑装饰艺术来介绍非遗保护必要性,然后重点探究非遗保护策略,旨在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希望非遗保护工作者从中借鉴经验,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贡献积极力量。
关键词:非遗保护;优秀文化;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分析
前言
现今,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为增强国内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国民文化自觉性,加强非遗保护势在必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价值不言而喻,充分发挥非遗保护在文化传承中作用,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注入活力,并且精神文明家园建设步伐会大大加快。可见,该论题具有现实性意义,内容分析如下。
一、非遗保护必要性
(一)非遗文化价值
非遗文化是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实践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1]。我国民族众多,各族人民用独特思维、丰富想象力创造文化并传承文化,同时,借助文化载体交流情感、缔结友谊,为民族团结、人类共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潮汕地区嵌瓷工艺品独具地方特色,嵌瓷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它被俗称为陶瓷片,其色彩、造型多样,为装饰艺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民间艺人精心设计下,嵌瓷集精神价值、藝术价值于一体,它既有吉祥、长寿、如意、富裕等美好寓意,又为艺术创新提供思路。
(二)非遗保护作用
非遗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物证,落实非遗保护工作于过程,有利于保护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同时,还能加快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为社会价值提高而助力[2]。以嵌瓷工艺文化为例,嵌瓷与潮汕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庙宇,还是亭台,都离不开嵌瓷装饰,任多变自然天气影响,仍不能动摇嵌瓷在建筑工艺行业中地位。此外,嵌瓷在侨胞间情感维系、邻里间友谊增进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换言之,嵌瓷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足以见之,非遗文化遗产价值具有永恒性,它既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培育根基,又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遗保护策略
(一)强化非遗保护责任意识
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长时性、复杂性特点,只有唤起社会共识、强化责任意识,才能坚定推进此项工作。因为意识对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当思想意识提升到新高度,则实践活动能够规范化推进,所以普通群众和相关工作者要肩负起文遗保护职责,为中华优秀文化大范围传播提供内动力。之所以嵌瓷装饰工艺几百年来能够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工艺制作人员专心设计、负责任传承,同时,普宁地区人民积极拥护。迄今为止,普宁市政府转变工作职能,调动社会主体在嵌瓷文化保护方面积极性,并鼓励社会主体增强责任感,为嵌瓷装饰工艺保护工作贡献聪明才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态化发展。
(二)健全非遗保护制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发展离不开制度指导,基于此,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制度,以便为非遗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并规范文化保护行为。普宁嵌瓷已被纳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制度来强调保护工作重要性,让非遗保护工作者高度关注[3]。从文化多样性角度考虑,不可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退出机制,意味着嵌瓷装饰工艺享有活态传承条件,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推进非遗文化培训工作
中华文化传承离不开培训,通过培养非遗传承人为优秀文化创新式发展提供内生力量。具体来说,吸引新时代年轻人学习非遗文化产品制作和研发,经系统化培训为非遗文化传承树立典型,进而日后非遗保护工作能够以此为参照。嵌瓷生产技艺独具特色,即根据装饰需要巧妙构思、细化设计方案;之后进入塑胚胎环节,这一环节是考验工艺水平的关键环节,艺人既要积累实践经验,又要具备匠人精神;接下来进入剪取瓷片环节,该环节考验艺人耐心和认真度,具备这两项基本要素后,最终基础形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瓷片镶嵌阶段,要求艺人巩固造型基础和色彩基础,以此打造写实效果;最后为综合调整工作,要想艺人从多角度修饰图像,直到呈现灵动图像。如果嵌瓷装饰工艺缺少培训环节,那么非遗文化保护将流于形式,长此以往,这项文化遗产将被时代遗忘。从中能够看出,从细节之处落实非遗文化培训工作十分重要,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必然要求。
(四)完善非遗保护机制
非遗保护与文化保护间存在一定联系,要想深入挖掘非遗保护在文化保护中作用,势必要完善整体保护机制,通过增加传承性保护、特色技艺保护丰富非遗区域文化内涵,进而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此外,这有利于激发传承人积极性,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非遗保护工作由人来执行,所以传承谱系起到记载和提示作用,要想继续让非遗文化传承谱系开枝散叶,应建立专业化工艺制作队伍。目前,普宁嵌瓷遍布普宁境内,普宁嵌瓷带班师傅传承人依次为陈武升、何翔云、陈子秋、王维丰、杨清泉、周俊兴、陈如逊、陈界然、陈宏贤、陈伟钦,传承方式为师传徒、父传子、兄传弟。其中,陈伟钦为七零后,要想让非遗传承人趋近年轻化,势必要优整非遗传承队伍人口结构,以此巩固传承基础,为非遗文化传承及保护工作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满足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最终取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这一理想效果,并聚合中华民族文化优良基因。
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文化进入繁荣发展阶段,通过发挥非遗保护作用来传承魅力无穷的中华文化。以普宁嵌瓷装饰工艺为例,介绍其在非遗文化价值彰显、精神家园构建等方面作用,通过强化非遗保护责任意识、健全非遗保护制度、落实非遗文化培训、完善非遗保护机制来助力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实际上,这对和谐社会建设、文化事业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新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人大,2019(11):38.
[2]何爽.非遗传承创新:构建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系统[J].文教资料,2019(33):64-66.
[3]祁慰.“文化强国”视角下非遗“活态传承”的透视与反思[J].中国民族博览,2019(1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