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20-04-20陈海滨刘长海
陈海滨 刘长海
摘 要:文章探讨了“以构建模拟新闻中心为引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具体实施,同时教师和学生互相改变“教”与“学”,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模式;教学任务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如何系统地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融合,是课题组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构建模拟新闻中心为引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实操能力培养,融“教、学、做、赛”一体而备受高校的青睐。高校传媒类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采用“以构建模拟新闻中心为引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很好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难题,使学生获得岗位中真实的岗位操作应用能力,以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带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传媒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重在培养学生新闻片的制作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能力,一般属于专业综合实践拓展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到前期工具课程知识综合运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根据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综合分析,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是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宣传工作、企事业单位策划文员、网站新闻编辑、传媒机构记者等。因此,本门课程主要通过采访概述的学习,电视新闻片的制作学习,电视新闻写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片制作各个环节、基本技能以及新闻报道常用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打好就业的基础,从事相关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具备的新闻基本业务基础,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融合,并通过立体化视听形式彰显自己综合素质和写作表达能力。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学情分析
高校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活泼、好动,一般女生多于男生。形象思维敏捷,但是写作基本功较弱。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主动写东西意识不够。关于这门课程的讲授,多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授课方式,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精力不集中,感觉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实践训练偏少,缺乏实操演练,不会提问题,采访思路不清晰,独立采访能力较弱,写作能力较差。学生实战训练少,学生所学理论难以转化为新闻业务能力,难以提升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际能力。
2.改革思路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中开设这门课程,不一定讲解得很全面系统,还要达到具备一定的新闻采编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熟练运用新闻采访理论知识所涉及的技能、技巧;充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丰富学生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既要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要彰显其独特气质。
《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改革突破在于以模拟新闻中心为平台,以任务驱动为动力,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本位,以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为代表的职业实践为主线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即“教学做赛”一体化。具体思路是通过设计一个贯穿全课的授课思路,科学设置由易到难的实践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学赛融合”形成“教学目标、中心平台、任务(赛事)载体、学生主体”一体化的学习方式。
“以构建模拟新闻中心为引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构建模拟新闻中心,设计实操模块教学任务,必须以新闻采访的规范工作流程为基准来设计,必须涵盖新闻采写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必须贯穿整个学期的课程教学过程。教师设计的思路必须从转变学生身份开始,将学生身份变为新闻中心职员,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专业学习;以小组形式组成新闻中心各个部门,每个部门有明确分工,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完成实战任务,按照不同的阶段,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工作换岗,最终让每个学生都熟悉新闻中心的各项工作,最后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栏目为参考标准,到学期末,每位学生制作完成一期电视新闻节目。但是前期,同学们要先进行简单的电视新闻视频制作。具体见下表1,表二。
三、教学项目的整体实施
首先,教师提出采访任务,观看焦点访谈等代表性采访栏目,熟悉采访的一般规范。
其次,按照不同课程实战任务及具体要求,将学生分组、分工,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采访提綱的撰写,问题的设定,对于专题新闻,要进行选题讨论,如何进行新闻角度的把握,如何明确采访的报道思想,各小组撰写采访计划书,同时每个小组要分工协作,精心准备,获取采访线索并进行核实。对于采访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做好预案,如采访对象不配合、突发事件、安全问题等等,采访前认真检查有关物质准备情况。学生在这个准备工作的过程中,要把前面的新闻采访概述、电视采访的基本要求、新闻线索的获取、记者的综合素养等理论性知识融入到具体工作任务中,任务具体明确,同时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要在采访(做)中自主学习(学)相关后续内容(撰写新闻稿),采用的是先入为主,先做后学,先困惑后点拨,先感性后理性的方法来学习,符合学生的理解问题的方式和学习特点,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激情。
再次,各小组制定采访提纲,设计好不同的采访问题和步骤,推选出镜记者,并要进行多次演练,教师和学生一起优化方案。
第四,学生根据采访提纲进行现场采访,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第五,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可以跟踪检查、指导学生采访情况,必要时指导学生调整采访方案,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现场指导和参与采访。
第六,教学评价。每小组选派代表汇报采访情况,自由撰写稿件。通过小组自评、小组间组评、老师专业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考核,为进一步学习和完善学生自我打好基础。最后要对好的小组以及新闻中心好的部门进行合理奖励。同时依据教学时期相关专业比赛情况,对比赛中的项目有针对性的选题,做好的作品直接参加比赛,真正实现“教、学、做、赛”一体化自主学习。
四、结语
“以构建模拟新闻中心为引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中课程项目任务的设计是关键,任务设计要体现真实性、综合性、覆盖性、可迁移性、可操作性,既要符合高校学生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又要体现了先进的高校教育思想即人的综合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促进教师观念的改变,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具备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适应职业岗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生“学”以及社会资源的综合运用,师生间的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培养具有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
陈海滨(1989-),山东青州市人,助教,研究方向新闻写作;
刘长海(1979-),山东青州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媒体策划、新闻写作。
*论文来源:潍坊理工学院校级教改课题2019年一般项目:基于《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做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号:JG-X201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