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时政热点的渗透及实践思考

2020-04-20阿来格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阿来格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时政教育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成为政治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重点。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比较偏理论,且具有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应灵活运用时政热点来展开教学,构建与教材内容之间的桥梁,精选、展示时政热点,使高中政治课堂变得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热情,将时政热点与课堂训练相结合,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理解更透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时政热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政治作为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时政热点是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政治洞察力的关键所在,透过时政热点,学生可以把握时代脉搏,从多个方面了解社会生活以及变革,让原本枯燥、单调的政治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此外,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的渗透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的渗透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一、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教学实践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政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引导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教学渗透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讲,高中学生学习课程较多,学业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增大,他们无暇顾及国家时政。许多同学既没有时间读报,也没有时间收看新闻。很多高中生还没有意识到政治课堂中时政热点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意识;从教师角度来讲,目前,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过分依赖政治教材,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抽象乏味,对于时政热点的渗透程度还具有一定局限性,所用材料过时,再加上有的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完全脱离时政开展教学。因此导致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教学实践开展困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关于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的对策探究

(一)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时政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具备在熟练掌握政治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也应当有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和素养。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考虑到高中政治科的时政性较强,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熟练掌握和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更需要具备比其他学科教学更加突出的时政分析能力,时刻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将社会和国家发生的时政热点事件渗透到教学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电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焦点访谈》《时事政治报》等多种途径,搜集整理时政资料,并对此进行实时梳理和更新,不斷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并以此来完善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时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是一件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具备完备的时政敏感性和时政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够快速精准分析,并且对已分析整理的资料及时归档,留待以后继续研究,进而发觉其更深层次的政治价值。

(二)创设热点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的政治的教学而言,由于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教学内容,使得政治的教学经常处于一种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如何将时政热点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是高中的政治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将时政热点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的相关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背诵“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那学生的理解效果将会不够理想。笔者在讲解这节课时,首先是通过“瘦肉精”事件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对添加瘦肉精的行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理,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市场调节的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在理解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时,就会显得更加的轻松,而且印象深刻。

(三)借用时政热点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高中政治课不仅理论多,内容枯燥,有的甚至晦涩难懂。这时,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时政材料,借助可感的具体素材,化难为易,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理论。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里面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其本质和内涵。在课堂教学中,不妨融入时政热点,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如在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中,学生比较难理解价值观的含义及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这时,教师可以融入时政热点进行分析: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20世纪70年代培养出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2017年又宣布“海水稻”试种成功,就是说荒地也能变成良田,那就意味着能养活更多的中国人。关键是这些技术袁老都没有申请专利,免费造福人类,否则,他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每粒米饭都要给他钱。把袁老奉献社会的举动与社会上一些自私自利的人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也就有不同的行为选择,或受人尊重与景仰,或遭人唾弃与批评,从而使学生明白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开展新闻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十分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进行讨论。开展新闻讨论时,一方面,选择的时政材料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当前形势。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独到见解给予鼓励。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补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过时事政治,学生可以把握时代脉搏,从多个方面了解社会生活以及变革,让原本枯燥、单调的政治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所以,高中政治教师要切实意识到时事政治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且真正把时事政治作为依托来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勇.高中政治教学时政热点的渗透小议[J].当代家庭教育,2018(10):72.

[2]赵磊.浅谈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5(11):62-63.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