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20-04-20李振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数学教学新课改

李振山

摘  要:笔者在教育教学的课改实验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做了探索:尝试变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要让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成为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角。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学习方式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老师习惯了灌输知识,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使得学生被动学习,在老师灌输下的多数学生又不会自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不知道怎样获取知识。因此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成为实施新课程改革主要原因之一。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实施和发展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以此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教育教学的课改实验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首先,尝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育教学中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改要求变革教的方式,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会”和“会学”,享受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由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数学学科的动机,从而更加喜欢数学学科。由此,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够促成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新课改强调,教师的真正教学本领,不在于讲授知识多么透彻,而在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生自我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习得知识。

在我的课改实践中,注重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氛围成为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活动参与。在我的数学课堂上留足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空间,让所有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让所有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被动的学习就转化为主动学习了。

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需要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我的课改实践中,坚持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我所任教的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善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学生构建新知的意义,需要以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因此,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能代替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有亲自通过动手去“做数学”,才能体验到获得数学知识的快乐,领略数学美的真谛。

其次,要让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数学新课改提倡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同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以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构成了数学教育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传统的数学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与具体应用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当前储蓄、利息、贷款、分期付款、股票、保险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经成为大众的常识,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学得真正的实际数学知识。

有数学家早就提到: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数学知识是为了用数学知识。以往应试教育使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却不懂得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我在实施数学新课改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我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生学习《圆的认识》一节课后,我留出活动作业:到操场上画圆,有学生独自画圆,有两名学生合作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多名学生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全班人也可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再有发散应用作业:尝试解答“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再比如学生学习《统计》一节知识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數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中,同时学会了劳动、调查等,这样让学生一举多得。通过这些练习和训练,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数学对于生活相当重要,无限扩大学习数学的价值,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学得真正的实际数学知识。

再次,让学生成为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角。

新课改提倡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传递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传统的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了学生而已,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的,教材有什么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就讲什么知识,学生学的知识都是从教材上搬来的,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特色内容,也不是教师自己的内容。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成目标,通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认识到自己是获取知识的主角,要想获得自己所想要的知识,学生就应更加主动地去获取,当然需要学生根据老师的提供的方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首先是自主,然后通过合作来完成。

我在数学新课改的实践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要求课堂上更多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所有学生真正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去进行创造性的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

[2]《致教师》,朱永新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数学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