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微澜 尺海兴波
2020-04-20谈朝萍
谈朝萍
摘 要:本文主要从分析我们的课堂一潭死水的原因,以及如何让我们的课堂能泛起一些微澜两方面出发,浅谈如何力争把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促进“教 ”与“学”双边关系的互动。
关键词:语文课堂;一潭死水;一些涟漪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一种怪现象:无论老师在台上讲得如何口干舌燥,如何眉飞色舞,响应者却廖廖无几。提问题时,也没几个同学举手。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课堂一潭死水?
僵化的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作家作品、生字生词、内容解析等。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学生早就熟悉了,也厌倦了,也听不进去了。
陈旧的内容 某些一看就懂的内容如果我们还在那反复讲的话,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必然会让我们的课堂陷入一潭死水。其实学生大多很喜欢看书,在书本缺乏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把语文书当作故事书来读。我们不难发现:每年开学发新书,孩子们写下名字后最先翻阅的往往是语文课本。总会翻翻有没有有意思的文章。这时候驱使他们的是兴趣。很多东西是他们一看就懂的,如果上课时我们还喋喋不休地讲这些,他们有兴趣听吗?我们是不是应该讲一些他们不知道的新东西呢。
难懂的术语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少不了一些语文术语:比如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等是学生很容易弄混的东西。如果我们就概念而讲概念,学生往往一头雾水,兴味索然。这也是他们课堂兴致不高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能泛起一些微澜?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洛克说:“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秘诀之一。”对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内外都开展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发现同学们写的父亲都差不多,于是,我开展了认领父亲的活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无需老师讲什么,他们就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学生在没有任何精神负担的娱乐活动中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如在教《核舟记》时,我发现学生老是背不会这篇文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要学生分组表演苏轼、黄庭坚、佛印在船上的站位顺序、动作和神情。他们兴趣很浓,表演的也挺好,记得也快。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闯关式、质疑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丰富多彩的内容 我们的课堂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以此为契机,拓展它的宽度和广度,让我们的课堂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比如与课文有关的故事。记得有一年带一个毕业班,有一个男生完全放弃了学习,老师们也放弃了他,把他安排在最后的角落里,只要他不影响别人就OK了。但我发现:只要我讲课外的故事,他就会把头抬起来,认真地听老师讲。这也说明学生并非完全不听讲,只是对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又如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比如我们在讲《昆明的雨》这一课时,我们说作者汪曾祺喜欢昆明,怀恋昆明。为什么他对昆明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时,如果我们出示作者在昆明的求学经历及恋爱经历,他们就会恍然大悟:哦,他在这收获了知识和爱情,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时刻。还如类文阅读。比如我们讲了《秋天的怀恋》一文后,可以拓展阅读《我的地坛》。学习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后阅读《城南旧事》。学习了《孤独之旅》后阅读《草房子》等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拓展学习的宽度和深度。
巧妙的渗透 语文知识的训练如果就知识而讲知识,学生一定头大。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把这些知识巧妙地融入课文内容的赏析中,获知识于无形,学生会在豁然开朗中欣然接受。如: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果我们空洞地概念化地给学生讲: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基础差的学生不仅不能理解,还会生出为难情绪,影响后续的学习。如果我们把它带入课文的赏析中,效果会好很多。例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花朵儿一串挨一串,一朵接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 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看了这一段有什么感受呢?”我抛出这样一个题目。“花好多”,“花好調皮”,“花像人一样快乐,好活泼”。于是我趁机引导: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学生就会发现文中的“挨、挤 活泼、叫喊”都是人的动作和情态。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了。于是,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就叫拟人。同样,语文中有很多的知识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化有形为无形,化生硬的术语于生动的课文之中。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的持久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这样,就会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波澜起伏,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参考文献:
[1]陶金琼.让小学语文课堂泛起创造的涟漪[J].文理导航,2014(3):55-55.
[2]吕成亮.激活课堂氛围,让语文课堂泛起涟漪[J].好家长,2018(68):2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