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失衡的因素探究

2020-04-20齐浩霖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贸易逆差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起源于中美贸易失衡,在世界格局逐步演变的过程中,作为对世界经济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中国、美国之间的摩擦与合作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今,中美贸易关系的逐步恶化使得各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更加具有针对性与迫切性。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对中美关系的深入研究,尽可能准确界定此次贸易摩擦的起因与性质;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对中美贸易的现状及出路进一步给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本文将从居民消费和储蓄结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增长三个方面的影响,深入探究美中贸易逆差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中美贸易局势;贸易失衡;贸易逆差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3-0042-03

一、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以中国、巴西、印度等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不断兴起,有力影响了世界经贸格局。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积极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通过参与国际加工贸易,不断提升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力保障了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在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历程中,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中美贸易争端此起彼伏,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态势。2017年以来,美国以“美国优先”战略一方面对内大幅度减税,降低美国生产成本,推行“再制造业化”,提升美国传统制造业比重;另一方面,对外则通过增加报复性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试图转变美国对外贸易的失衡。李鑫茹等(2018)通过基于贸易收益的视角重新核算了中美贸易差额,结果表明,现有的核算制度较大程度上夸大了贸易失衡。李晓(2018)认为中美贸易长期失衡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美国经济结构的金融化以及全球价值链的行成,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国际经济格局及美国经济自身发展长期以来的必然结果,短期内是无法通过贸易摩擦来改善。常冉等(2019)分别从贸易规模与利益结构的角度解构了中美长期贸易失衡的原因,结果表明,中美贸易之所以存在长期失衡是由于两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体系中各自的竞争优势不同,于此同时,贸易规模并不完全等同于贸易获利,具体而言,美国更加依赖与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而中国则依赖与美国的服务也出口。廖泽芳等(2017)从汇率传递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结构对汇率的依赖程度,论证了汇率变化在当前对于中美贸易结构之间存在有限的政策效果,中美贸易的失衡更多来自于中美分工不同与经济结构的差异。当前对于中美贸易及贸易失衡的探究皆局限于某一单一因素,本文希望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对中美贸易失衡进行全面的因素分析与探究;通常就贸易差额来讲,影响一国贸易差额的因素主要有: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的价格、汇率、贸易协定、贸易壁垒、本国和外国的景气循环等。贸易结构以及居民杠杆率对贸易逆差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仍有不少研究空间。目前大部分研究基于实证性检验的经验性研究探究贸易结构与贸易逆差的相关性。例如中国社科院邓仲良(2018)通过对比研究中美贸易结构表明,中美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且具有互补性;美国对外贸易呈现逆差是长期现象,并非仅由中国引起。从居民杠杆和货币政策及经济增长三个方面研究的较少。

二、理論分析与实证模型

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一国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可能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居民消费及储蓄结构、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结构。首先,当一国居民消费占居民收入比例增高,且在消费信贷等消费金融工具的推动下,社会整体呈现消费远多于储蓄的情况下,无疑会增加对进口的需求及本国产出的下降,从而行成一定的贸易逆差,而中美两国相比,从消费收入占比方面来看,美国显然是消费大国,而中国则是储蓄大国,两国消费结构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行成了贸易逆差的必然结构。其次,美国不仅仅与中国存在贸易逆差,与世界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贸易逆差,而这一结果则是来源于美元的特里芬难题,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一方面,各国通过与美国的贸易购买一定的美元作为储备货币进行保值;另一方面,美元又需要保证其稳定性,从而确保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这就行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悖论,即美元流通到世界各国之后,一旦沉淀下来后,流通的美元数量相对降低后,对美元的较高需求就无法继续保证美元币值的稳定性,因此美联储只能进一步投放基础货币,而货币与国际贸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元的流通通过美国购入更多的进口品实现,最终形成逆差。最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两国经济增长是否平衡及产业结构的互补或竞争关系,美国虽然经济体量较大,但其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相对于中国这样新兴发展中国家,因此对贸易逆差的考察需要结合两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来分析。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以下简约回归模型,对两国贸易逆差的原因进行探讨:

lnCA=α+β1*Lα+β2*Lc+β3*R+β4*lny+μ

其中,lnCA表示贸易净额的对数增长率,常数项用α表示,β为不同解释变量对应的系数,解释变量包括居民消费结构和储蓄结构用居民杠杆率来表示,由于涉及中美两国,所以分别用Lc和La表示中美居民杠杆率,用LA-LC表示两国居民杠杆率之差;一国的货币政策,我们用的基准利率R来表示,R是长期不断变化的,下降代表宽松政策,上升代表紧缩政策。一国的经济(GDP)对数增长率水平我们用lny表示,这是对贸易逆差影响最深的因素,对一国的GDP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μ是模型的误差项。

对于这个简约的回归模型是需要建立健全一些非常严谨的假设才能够使得这个线性回归模型在实证检验中是有意义的。

得到这个模型后,需要去估计这个模型的参数(α,β1,β2,β3,β4),需要知道每个变量前的估计系数是多少。如果某个参数显著不为零,说明这个变量在统计意义上是对贸易差额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根据以上模型,我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数据说明

由于中美贸易逆差由来已久,在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历程中,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中美贸易争端此起彼伏,因此为兼顾数据的有效性,我们选取1996年~2018年的季度相关数据,对中美贸易差额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居民杠杆率取百分比,GDP取对数增长率,贸易差额取对数增长率。

2.实证检验结果

如表所示,本文分别做了两组回归模型,回归I与回归II为一组,回归III与回归IV为一组,这两组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分别对两国的居民杠杆率进行回归,探究贸易逆差分别如果分别受到中、美两国居民杠杆率的影响,后者则对两国居民杠杆率之差进行回归,旨在探究两国杠杆率之差如何影响贸易净额。

相较于回归I,回归II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因此对于模型中存在中、美两国杠杆率作为独立变量进行分析的回归分析中,我们以回归II的结果为主。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杠杆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与贸易逆差的对数增长率正相关,即说明,美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加会进一步扩大两国的贸易逆差,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居民杠杆率的上升则会缩小两国的贸易逆差。另外,美国经济对数增长率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贸易逆差的对数增长率负相关,说明经济总量弹性与贸易逆差弹性之间负相关,即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两国逆差额增长越快。而对于表征货币政策的联邦基准利率,则在统计意义上与贸易逆差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当我们将两国居民杠杆率差值作为变量加入回归模型中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差在1%(回归IV)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贸易逆差的对数增长率行成正效应,即说明随着两国的消费结构差距越来越大(体现在居民消费杠杆率之差)时,两国的贸易逆差出现不断加深的趋势。这一实证结果说明了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其内部的经济结构。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构建了关于中美两国贸易差额的实证检验模型,并通过对中美两国1996年~2018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造成两国长期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中美两国的消费结构,具体而言,美国居民杠杆率长期处于高位,相较于中国而言其消费收入占比较高,这无疑会形成贸易逆差的促成因素。而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增长对贸易逆差也体现出显著的影响效应,而货币政策则在这一过程中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效应。

因此,通过理论与实证的相结合,本文认为近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是政治手段,只会短期影响,并不能长期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都大打折扣。

在经济增长前提下,我国可以采取的经济政策:

(1)继续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各领域的科技投入,降低成本,改善低质量的出口,增长出口附加值。

(2)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稳步提升居民對内消费水平,减少进口。

(3)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减少对外依赖度。在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前提下,引导居民避免过度进行信贷消费,防范金融风险。

(4)改善储蓄结构,增加我国居民对内和对美直接投资。随着中国对海外市场投资的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公司,通过在美投资建厂成立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中国直接对美出口,将带来中国对美出口数额相

对减少。中国的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在美子公司的巨额生产与出口,并相应地增加中国公司从其海外子公司对中国的进口,从而缩小美国的“逆差”。

(5)针对贸易摩擦,应与美国进行友好磋商,改善中美经贸关系。要充分发挥美国在华的大公司、商会和华人团体的力量,以削弱美国国会内的反华势力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加对中技术贸易。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淘汰落后技术,驱使美国放弃技术垄断,增加技术服务出口。还可以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交易平台,引导美国中小企业生产中国需要的商品,扩大经贸领域。

根据本文得出的相关结论,后期仍然可以探究的方向有:(1)在货币政策方面对货币供应量、汇率等因素加以研究。(2)在消费结构方面,对中美消费结构的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常冉,杨来科,王向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与利益结构研究[J].亚太经济,2019,(01):22~32+153.

[2]邓仲良.从中美贸易结构看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流通经济,2018,(10):82~92.

[3]胡磊,戴龙霞,刘丽艳.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13).

[4]李晓.中美贸易失衡与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目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5~8.

[5]李鑫茹,陈锡康,段玉婉,祝坤福.国民收入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平衡分析[J].世界经济,2018,41(06):3~27.

[6]廖泽芳,李婷.汇率传递异质性对中美贸易失衡的解释[J].世界经济研究,2017,(07):88~98+136~137.

作者简介:

齐浩霖,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贸易逆差
日本上半年 贸易逆差创纪录
美7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