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教学实践探究
2020-04-20卢志强
卢志强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合理地引入趣味化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踊跃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提高课堂学习的成效。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对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予以重视。既要革新授课理念,着重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要丰富当前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致和动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开展一定的趣味活动,并以此来提高趣味化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具体方法
新课程改革给当前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进行培育,并开始借助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学的形式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认为组织开展趣味化活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没有太大帮助,因此以教学任务繁重,而趣味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由,不愿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开趣味化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区域化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盲目展开趣味化活动,不仅没有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反而影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成效。面对这种情况,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从而为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教学实践探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革新授课理念,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借助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工作,其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又让学生在参与趣味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度。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主动去革新自身的授课理念,借助趣味化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着重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方面的启发。
例如,在“分数除法”一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并计算一些和分数除法有关的习题。随后,教师可以就“小明从家骑车到学校,3个小时行驶了80千米,那么在一个小时内小明可以骑行多少千米”的问题来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展开交流,并得出这一数学问题的答案。
二、丰富教学形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致
由于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偏多,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理,进而导致课堂学习过程中错误频发,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成效。而丰富教学的形式,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不仅给予当前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让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方便学生的学习。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在趣味化教学的基础上加快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几何图形,并让学生来判断这些图形的具体形状,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随后,教师可以把本节课当中一些重要的知识内容,比如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等内容制作成PPT,利用PPT来对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和归纳,从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圆柱与圆锥一课的认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进而切实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开展趣味活动,提高趣味化教学成效
学习数学知识并不单单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于实践。而组织开展一定的趣味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踊跃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工作当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计和开展趣味化活动。
例如,在“负数”一课的教学当中,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导入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做一个说反话的游戏活动。在本次游戏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具体的实例,并让学生以说反话的形式来说出与实例意思相反的话,比如,小明在银行存了500元。而学生则应该回答小明从银行取出了500元。在本次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结合负数这节课的内容来进行游戏。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借助趣味化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工作,既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又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致,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应该对区域化的教学方式重视起来,牢牢把握趣味化教學的优势性,并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要求来组织展开趣味化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郝少伟.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23+154.
[2]许威.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