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数学典故渗透数学文化
2020-04-20闫运利
闫运利
摘 要:数学是思维严谨和逻辑清晰的学科,伴随着大量的运算活动和过程推理要求。这对于以感性认知为主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天然的抵触心理,这也是导致数学难学的重要原因。其实数学也有相关的文化发展史,其中的文学典故凭借其幽默性、生动性、启发性,可以有效辅助学生的数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用
数学学习活动需要有效的情感激发,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高效的数学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具有广阔的内涵和丰富的知识领域,其中的典故就是数学发展中具有精神激励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典故内容引入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一、运用数学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觉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也是高效课堂学习的重要保证。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和兴趣激发,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重复机械的练习活动,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和钻研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活动给学生讲解有激励意义的数学典故,让学生从典故文化中获得精神启发和鼓励,从而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
比如教师想要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不要被初中数学的难度和范围吓到,可以讲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在初中的时候,教师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难题,而且指明这个问题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少年陈景润对摘下这颗明珠有着强烈的愿望。从此,他更加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数学钻研之中,“陈氏定理”的提出更是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这个事例證明数学理论不仅能被学会,还能不断被创新探索出新的领域和高度。数学学习并不是不可攀越的高峰,畏惧的心理和迟缓的行动力才是最大的阻碍。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讲述一些数学理论发现过程的典故故事,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故事事件,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能够运用生活化的观念去面对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神奇和魅力,进而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典故想要发挥它的教化引导作用,教师必须注重讲解的语气和方式,对学生的多重感觉进行刺激,才能实现认识的深刻性和持久性。为此,教师要重视演讲的技巧,进行积极的环境创设,增强感染力和带动效果。
二、运用数学典故,启迪学生解题思路
数学典故中的很多内容,展示了数学问题的精妙解决思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启发性。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总是容易陷在思维定势里面,缺少灵活变通的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典故文化,帮助学生实现数学解题思维的灵活变通,进而高效完成数学学习活动。
比如因式分解的知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经常运到转化的思想。而且转化思想也是初中很多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代数和几何方面都很常见。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高斯解决从一到一百自然数的相加问题,传统的方法麻烦而且低效。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典故的讲解启发学生这方面的认知思维,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先观察,思考是否有规律可循,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开动脑筋,充分体验探索的乐趣,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高斯算法”是典型的转化思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运用能力,顺利完成解题过程。在面对各种解题困境的时候,学生都可以通过回顾这个典故故事,调整解题思路和方向,往往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运用数学典故,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素养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运算、推理、直观和抽象想象以及数据分析方面都需要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课本教材提供的知识范围和活动项目都相对狭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数学典故文化作为新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学习乘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无法实施的奖赏》这个数学典故引发学生的分析和探讨。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粮库却不能满足数学家的麦粒颗数要求?数学家看似不高的要求,实际上涵盖了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故事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帮助他们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感受数学知识的神奇和魅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除此之外,很多数学典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学家的人文精神和数学态度都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也可以合理开发和运用。
总之,数学典故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使理性严谨的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为数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数学典故的运用,对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升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数学文化素养,配合教学需要,合理开发和运用各种数学典故,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让数学教学向着更加深远全面的人才培养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情景教学以不同角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丁敏.考试周刊. 2016(06).
[2]浅析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 茅兴.新课程导学. 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