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使用建议
2020-04-20毛冰劼
毛冰劼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代替其他版本教材登上舞台后,教师要适应教材,就要明白如何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教材会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习作教材的比较,建议教师在使用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时发扬优势,要弥补缺失。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习作;使用
1.建议背景
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简称统编版);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全面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等各种其他版本教材正式退出舞台。新教材有新的特点,也对使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旧”的教师要快速使用“新”的教材来上课本非易事。无论是什么版本的小学语文习作教材都凝聚着当时许多编者的智慧和心血。在全面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今天,教师要明白如何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教材会好的作用。就习作部分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尝试。
2.如何发扬优势
2.1利用好完整的习作编排体系,提前做好教学规划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系统性很强,环环相扣。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要提前了解好习作整体的体系,做足功课,在上某一节习作课时,心中清楚该课在整体的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这样语文习作教学才能浑然一体,教师也能做到游刃有余。例如在教授四年级“小小动物园”时,能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内容和目标;在四年级遇到应用文“写信”时,就提及三年级学写通知和寻物启事时的格式要点。这种整体规划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备课效率,节约教学资源,更大的优势是将学生不同时间的学习经验联系在一起,让新的知识建构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上,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把握好教学目标,难度上层层递进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在纵向教学目标上是螺旋上升有梯度的。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这种梯度的变化,要紧紧抓好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结合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发展变化,对原来的教学经验做调整,并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摸索,直至探索出最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新教学计划。例如对于叙事文的教学,人教版习作教材的教学顺序是低年级先抒发情感,高年你后展现事情过程,统编版将其调整为先展现过程,后抒发感受,最后突出重点。这种大的改变需要教师先对原有的教学计划做出调整。
2.3重视习作前的教学目标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在观察事物、素材积累、选择素材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这些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列入对学生是否养成必要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核体系中。以往的语文习作教学只重视表达的结果,却轻视了表达形成的过程和表达前的积累。如今,教师们必须在观察、感受、体验、积累等方面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这种教学不能只依靠每学期的几节习作课就完成。例如要想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教师就必须在课内教学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要想让学生能在写“我的乐园”时充满回忆,有话可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渗透对快乐回忆的珍惜。
2.4加强习作方法指导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方法指导上比人教版详细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3.1问卷中提及,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不懂习作方法;3.2访谈中,也有教师提到过“列提纲”等是促进学生习作表达的好方法。因此教师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时更要注意解读好其中的习作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列表格、画思维导图、列提纲等好方法来提高自身习作水平。
2.5增加习作分享、修改的课时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还更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分享和修改。因此在习作完成后,教师也要留足习作交流和修改的时间,并在课内课外进行各种创意式的分享活动,如组织学生展开故事分享会,制作属于班级的习作展示区域,制作小报、册子等习作集,引导学生增强读者意识。
2.6在课文教学中穿插习作片段练习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小练笔”等习作片段练习,因此教师在课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也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协议两段话的习作练习,引导“读写结合”的习作模式。这些练习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学情以不同形式开展,有些学生可以以回家作业的形式进行练习,有些学生则需要课内练习。总之这种辅助练习不能被忽视。
3.如何弥补缺失
3.1适当扩充可选择的习作内容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中很少有可以二选一或者三选一的习作内容,但其适用范围是全国小学生。各地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人文风情不同,基础文化素养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习作课中适当根据自己地区的人文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增加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习作内容。例如四年级介绍“我的动物朋友”时,有些学生身边能够了解的动物很少,对此感到无话可说。这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内容,如动画片里的小动物也可以,只要是能展现其特点即可。
3.2多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中有关观察图片的习作内容也很少。但观察图片是相比观察其它事物而言更容易进行的一种锻炼观察能力的方式。图片可以被印刷,可以被投影,也可以在生活中寻找。教师可以多多利用这样的形式,多多发掘这样的资源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看图习作的水平。
3.3注重范例的有效学习,强调学习范例中的习作方法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中有许多范例出现,而习作课中教师过分强调对范例的模仿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被束缚,想象力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写出与范例雷同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握好运用范例的程度,强调学习范例中的习作方法而非习作内容。
3.4加强格式、标点规范指导和命题指导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中虽然加强了习作格式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习作命题的指导,但就学生习作现状而言这些指导还是不够多的。教师应该在学习习作伊始就规范习作的细节,并在后续习作指导中精益求精,避免学生出现规范方面的问题。并且多花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习作命题。
3.5衔接年级教师要仔细对比两版本教材,查漏补缺,精准衔接
人教版于统编版教材衔接年级的教师要更加注重对比新旧教材的异同点,把握好两者的知识体系,梳理重复删减和需要补学的内容,根据自己年级的学情有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如六年级学生需要补学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安排集中补学,而四五年级的教师则可以将补学编织到新教材的学习计划中,在课文、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等课的学习中慢慢填补。在补充和删减的过程中切记不可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使用此教材时,应扬长避短,利用好完整的习作编排体系,提前做好教学规划,把握好教学目标,难度上要层层递进,并重视习作前的教学目标,加强习作方法指导,增加习作分享、修改的课时,在课文教学中穿插习作片段练习;同时要弥补缺失,适当扩充可选择的习作内容,多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注重范例的有效学习,强调学习范例中的习作方法,加强格式、标点规范指导和命题指导,其中衔接年级教师要仔细对比两版本教材,查漏补缺,精准衔接。
参考文献
[1]常志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以三年级教材为例[J]. 语文建设(22):48-52.
[2]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39(03):80-89.
[3]罗树庚.统编语文教材习作编排变化及思考[J]. 教学与管理, 771(1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