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课题组

2020-04-20吕程胡淑贞苏洁余红杨璐杨承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文本课文

吕程 胡淑贞 苏洁 余红 杨璐 杨承光

学生初中接触文言文,是接触我国传统文化的开始,对日后的进一步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与思考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寻求一种情趣盎然的教学范式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本课题组老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导、读、译、赏、思、拓 ”六步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

一、导——导言激发兴趣,勾起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个新课题,其学习的兴趣对学好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第一关就是引入新课,要导出兴趣,让学生想学、愿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主要采用故事导入法、成语导入法、讨论导入法几种课堂导入形式。如在讲授《狼》这一课,先从有关狼的寓言故事讲起,让学生对狼的形象有初步认识;《论语十则》则采用成语“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等导入;在学《爱莲说》一文时,就引导学生对莲花特点展开讨论进而导出新课。

一、读——诵读经典名篇,扫清语言障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学生对于文言文一个大的障碍就是无法顺畅的诵读课文。利用教师的范读、领读、评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形成语感。这样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为解读鉴赏文言文之目的打下基础。

二、譯——译释疑难课文,积累重点词句。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译释难度较大的文段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要教给学生注意总结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的规律,便于记忆。同时要提醒学生善用工具书,勤于归纳积累。译文时,要明确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语句流畅。译文时给学生阶段性的总结和方法性指导,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文言知识与积累落到实处。

三、赏——赏析文章妙处,领会作品精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去揣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遣词造句精当、叙事描写特别富于表现力的地方,让学生在品读中体味字里行间的情趣、意趣、理趣。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可以抓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来赏析侧面描写月光之妙。我们也可以抓住文章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思——思考文本价值,感悟自身生活。文言文教学中,多指导学生们领悟作者的思想,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价值,感悟文本所蕴含的精神,培养学生们优秀的思想品质。如学《口技》和《卖油翁》,我们领略了口技人和卖油翁精湛的技艺,老师就引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精湛的技艺?学生们自然就会答出靠的是勤学苦练,靠的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练习,进而教育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要有勤学苦练,坚韧不拔的精神。

六、拓——拓展课堂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要想达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从课标出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我们认为历年来做为中考试题出现的文言篇目,是很好的课外拓展教材,可以编辑成册,进行拓展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诚然“导、读、译、赏、思、拓 ”六步教学法还无法解决文言文教学中全部问题,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用心体会,不断归纳,文言文教学一定会有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文言文阅读专练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