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工作者要“活到老,学到老”

2020-04-20王明洪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周老设计

王明洪

中國工程设计大师、水工建筑物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君亮如今已是96岁的高龄。周老长期从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主要设计成果有武定门抽水站,原创设计双向流道,集灌溉、排涝于一体;江都抽水站三、四站,获70年代国家优秀设计奖;皂河第一抽水站,采用当今最大的斜流泵和原创用天高比转数泵的快速门断流,获1989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等。“要树立不断学习的思想。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要求我们科技工作者要‘活到老,学到老。”周老说。他的高寿,和他随和谦虚、勤奋学习、经常用脑、不畏疾病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个人的利害得失是小,国家的利益才是大

周老是一个威望很高的科技人员,在科学上有着严谨的态度和谦虚质朴的作风。作为一名党员,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表率行为来影响他人;作为一名大师,他从不保守,不论什么人,只要找到他,总是有问必答,与他共事的同龄人称他为“老大”;而在年轻人眼里,他是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辈。参加皂河第一抽水站设计的戴敬秋曾撰文《戴敬秋封笔之作》,文中称:“周君亮大师的言传身教和敬业精神,影响我30多年的水利人生。”而周老则称戴敬秋的话“极大地鼓舞我言行自勉”。在工作中,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周老认为对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看法不一是正常现象,由此而导致的技术争论将使设计本身更趋于科学和合理。他在坚持正确意见的同时,广纳众见,博采众长,认真研究不同意见,吸取其合理部分。对反对意见,认为能从另一个角度吸取经验。

技术人员尤其是党员,不能见风使舵

1966年,周老负责淮沭河续建的工程设计。工程的既定方案是一泓行洪,另一泓排涝,有领导要求他在该工程方案选择上“保持沉默”。周老经过详细的现场调查后发现:一泓行洪方案要比二泓方案减少灌溉耕地8万亩,而且降低了行洪能力,已投资的一亿多元工程费大部分都浪费了。这一调查结果使周老无法保持“沉默”,他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地把两个方案的利弊在有关会议上和盘托出,供在场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权衡。精确的数据和全面的分析使在座的领导更弦易辙,最后采纳了二泓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领导考虑面广,立足点高,有时确定的方案的确高出一筹,但有时难免悖于科学规律。作为技术人员尤其是党员,不能见风使舵,看领导的眼色行事,应该保留自己的建议权,实事求是地反映出自己的意见,以利领导最后决策。”周老如是说。

学习的第一方面是学习书本

周老的成就和他勤奋学习是分不开的。他曾在“工程技术的学习体会”中提到他的几个学习体会:一是学习书本。“它是前人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总结,是大量的。一定要做到‘点深面广,即要有选择地精读几本经典专著,读深、读透,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为专业打下扎实基础,成为‘点深;在此基础上再泛读一些相关书籍,以拓宽和延伸自己的知识领域,形成‘面广”。二是“学习工具”的学习。所谓“学习工具”,是指数学知识、分析计算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及外语等。“掌握它们将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效率,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科技工作和工程建设中有着大量的分析计算工作,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通用和专用的计算分析程序功能日益完善,使科技工作者有可能从大量分析计算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践。“实验是实践的一部分。科技发展最根本的基础是实践,它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要十分重视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使发展更有把握成功。即使是原始性创新,它仍有包含继承与发扬的地方。在工程建设中不可能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都已解决,将实践经验在技术科学的基础上拓宽和提高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

周老曾主持或参加了八十余座大、中型水利和航运建筑物的设计和审查,对江苏省水利和京杭运河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主持的工程设计中,有三项获国家优秀设计奖,十项工程技术创新突出,有的是首创或首次设计,并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周老认为:“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要使工程设计最优,既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档案资料作参谋助手。”1966年,在南京秦淮河武定门翻水站的设计中,周老的构思可谓独具匠心。这里街市密集,场地极窄,如按传统方法设计,需大量拆迁,耗资极大。主持该站设计的周老苦思冥想,最终在一种老式的潮汐电站结构中得到启示,首次采用了“双向X流道”,其设计集抽灌、抽排、自引、自排功能于一站,避免了大量拆迁,为国家节约投资1000多万元,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其他如江都抽水站三站、四站,在全国首次采用半堤后式站身,成为当时效率最高、单位流量造价最低的泵站;新沭河蒋庄漫水闸的改建设计,在国内首次采用水力自动翻倒门,实现了自动泄洪、自动蓄水,极富推广价值;在设计新沭闸时,周老首次将反拱底板、正拱桥结构用于水闸,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钢材和水泥,漂亮地做出了“无米之炊”……

我离不开淮河

周老的体质并不是很好,曾患有心肌微血管严重缺血症、胃出血等疾病。他的夫人清楚地记得为了工作,他曾三次胃出血,医院两次发出病危通知书。1964年5月,忙于调查农田水利工程的周老和他的同事骑着车在灌云县跑了三天,后又到沭阳县骑车跑了一天,剧烈的颠簸和劳累诱发了他的胃病。第二天,再也忍受不住病痛折磨的周老被送到沭阳县人民医院。刚进医院,他眼前一黑,只觉得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思维一片空白,一股鲜血从口中喷出。由于胃部出血量大,血压一度降到了零,医生认为没指望了,还开出了病危通知书。然而,他顽强地战胜了病魔;1974年,周老在检查骆马湖大堤、三河闸时,过度的劳累使他再次胃出血,病危通知书又一次送到他的家中,医生为他做了胃切除的手术。“我离不开淮河”,手术后的周老说。手术给周老的生活带来不便,但他照常出差,说走就走,在淮安抽水站工地一住就是两年。每天从清早忙到深夜十一二点,吃得是又冷又硬的饭菜,有时吃了胃痛,他不得不用止痛药来缓解。当有人和他聊起病情时,周老乐观地说:“三次到马克思那里报到,三次没有收下我。马克思说,你的水利工程还没搞完,不收!”看来,乐观的心态是周老高寿的又一个原因。

编辑: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

猜你喜欢

周老设计
BUBA台灯设计
不能多写一个字
不能多写一个字
不能多写一个字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周有光:“吃小亏不占大便宜”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周谷城支持前四史的注译和出版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