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协同机制探析
2020-04-20孙永军刘欣立
孙永军 刘欣立
摘 要: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存在深层次的顽症,以要素和契约为基础的协同机制改革是对症之药。针对产教融合实践教育的供需侧失衡、能力植入失效、校企对接失准等现象,应营造良好的产教融合氛围,重新定位目标与实现路径;增强实践个性化与针对性;保障实践资源的多元性与多样性;调整政府“放管服”的导向与取向。
关键词: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协同机制;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3-0046-0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校企合作作为承载产教融合的主体形式却存在深层的障碍:合作主体责权利不明、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流于形式[1]。如何实现将企业引进来、让创新走出去的目标,就必须解决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协同机制的深层矛盾。
一、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协同机制的症结
(一)教育供给与需求形式脱节
由于我国产教融合教育处于较低层次的校企合作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大[2]。高校与用人单位都不愿为实践教育质量的缺陷埋单,导致教育与产业互动缺乏动力,实践教育治理机制与资源配置协作失衡。其关键是学校与企业间的实践机制、协作方式、校企分工关系没有理顺。一是高校按传统模式治学,在主导产教融合实践投资切入点、教师培养着眼点、学生成长控制点、产教机制分工融合点上,具有偏离需求的盲点。二是企业需求难以在高校中形成供给动力。按现有制度规定,企业参与难以跨跃教学管理、场地占用、设备使用、团队稳定、产权归属等现实障碍。三是教师队伍的考评导向未迎合供需矛盾的平衡。师生处于产教融合的一线,尴尬的教师素质、“游离”的培养目标、困惑的高校机制、隐现的企业参与,导致学生的专业化知识、心态、能力的磨砺不足。
(二)实践机制与组织关系背离
产教融合教育机制涉及两个关键环节:要素整合和契约合作[3]。高校实践教育存在企业被缺位、学校自主弱、产教融合低、组织保障杂的特点。由于企业需求理念和高校传统的供给点不同,教育资源配置、成本控制、规章制度、人员考评等矛盾凸显,组织低效、文化碰撞、协作无章成为主要障碍。其深刻的根源在于学校重视程度偏低、推动力投入不足,实践协同等关系不流畅以及短期效益观念严重。传统教育模式运转保障机制不会轻易转型,新的实践机制只能依托原有组织保障体系开展,不能达到目标反而成了“摆设”。
(三)能力要素与多元植入失衡
实践模拟是衔接理论教育和技能需求的有效方式,尤其是能降低教育成本和提高教育效果。不过,它可能会因教育资源和市场信息迭代产生较高的维护成本,使学校偏离对学生能力要素植入目标。此外,对模拟平台后续投入、考核、评价、升级的建设机制低效运转,加重了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因此,应建立实践协同机制和引入多元化投入与考核机制,以此推动资金运转与教育升级换代。当前,学校、企业、个人资源配置的多元化制衡机制被打破,主导、辅助、保障学生能力的促进效应平衡被分化,导致实践教育“空心化”。
(四)实践拓展与企业对接不畅
高校实践平台管理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企业对接不足。创业体系不完善、政策协同支撑缺失、推进方式潜力不足、实施过程管理松散[4]。一是传统意义的实践平台被设置在学院层进行管理,能够保障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专属性。但从平台的实践拓展和更新升级角度,极易出现管理落后、保障不力、更新缓慢、效率低下等弊端。二是学院的事权管理和财务管理权限倾向于校级统一管理,院级实践平台与企业合作出现了“小马拉大车”问题,后勤保障的组织涉及层次、人员、环节多的权责缺陷。三是实践平台建设开放程度低、设施运转不畅、人员参与少,热情低,进一步阻碍了企业对接效果。校企合作的兴趣、精力、时间、效率被消耗。
二、优化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育协同机制的对策
(一)反思产教融合实践教育机制差距,重新定位目标
教育的根本是着重落实符合教育规律的务实做法。高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教育协同应具有针对目标、原则、方法、政策方面的一体化构思;具有设计、投入、运转、考核、升级的可持续管理手段;具有体现“我搭台,你唱戏,实现双赢”的理念、知识、产业、市场的供需高效转换模式;具有优化学生產教融合实践教育引导、参与、展现、创新、能力的系统方法。评估自身不足,完善制度、资源、监督考核,扶正产教融合的目标定位、组织保障、机制管控、激励评价的环节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应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由学校主导并责成核心部门推动校企双边关系,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行为,反思和完善相应改革漏洞。构建和调整产教融合的地位、平台的等级、部门协作的关系、多元资源的匹配、师生与企业的参与度、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才不会偏离目标实现路径[5]。
(二)完善产教融合的供需侧协同效应,增强实践的个性化与针对性
企业需求与学校供给平衡,是教育的现实任务。企业需求的人才链、研发链、管理链、产业链等都是潜在的学校教育资源。校企的对接相对比较容易,但却难在如何推动双方的协同效应。安冬平认为,动力孕育(目标行动主题化中实现)、动力聚合(行动主题问题化中实现)和动力涌现(问题解决动力化中实现)十分必要[6]。高校教育具有不同层次和不同定位,供方市场主导具有其客观之处,但一些专业,难“学以致用”。校企融合需要兼顾两者利益,增强企业主导的专业领域和人员参与,完备设施利用和实践内涵。大胆引入“校+企”的双师制度,配备一定课时经费,让企业的经验和文化进入课堂。共建实验室和管理平台,甚至推动信息化的产教协作平台,建立双方经费的补偿机制,设计个性化的创新空间、实践空间、模拟空间,推动定单式的技术、工艺、产品等创新实践。健全校企导师和合作团队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及产权保护机制。建立校友产教融合基金制度,增强供给和需求的个性化评估程序,确定管理耗费和实践效果的内在联系,择机实施筛选和资金扶植。增强校、企对产教融合内容的联动,建立问题导向机制、效应评价机制、管理倒逼机制、人才供需同步机制。
(三)提高产教融合实践协同效率,保障实践资源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资源配置有三个重点。一是梳理产教融合平台的资源体系与关系,包括校级平台、院级平台、创业中心平台、各研发团队间的紧密性和协作性。二是加强产教融合产业链延伸的实践资源投入评估与管理,发挥校内专家师资优势,引入新的教育供需增长点,培育创新创业实践点。三是增强综合性的沟通和推动保障体系支持力度,包括课堂、实验(实践)、测试、对接等,推动知识成果转化的实践过程。多年来,高校产教融合资源配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费严重不足、组织协调力度弱、目标实现动力差。所以,想提升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让实践资源多元化,引入校友基金制度、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实践教育基金、学生个性实践申请基金等制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或任务,建立供给侧的实践教育内容;也可由企业等主体提出需求定单,让资源配置发挥满足定单生产的作用,不断推动教育机制优化。
(四)创新政府支持产教融合实践协同政策,增强“放管服”的导向与取向
校企形成产教融合的投资,创办新的企业主体或协作单元,会拓展新的实践教育协同空间和成长空间,才会真正助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因此,政府的支持政策应有重点:一是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深化,延伸对校企实践教育支出费用报销的范围,加强对支出的信息化监管,评价抵扣的合理性。二是设立校企实践教育人员补贴制度,完善考评制度和跟踪管理制度,切实调动一线参与者的积极性。三是升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企业集聚和协同发展模式,力促校企合作的转化和推动新型经济实现。因此,政府的职能需要进一步优化,深化产教融合的领域和交叉点,增强导向和取向,发挥“放管服”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翟帆.产教如何双向发力,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N].中国教育报,2018-03-19.
[2]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應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
[3]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4]齐立辉.基于生态理论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8,(9).
[5]李柯柯,查吉德.多元主体共治视域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3).
[6]安冬平,季明.复杂科学视域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自组织逻辑与创新建构[J].职教论坛,2018,(4).
[责任编辑 李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