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反观校本作业
2020-04-20董韶梅
董韶梅
【摘要】校本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各校根据校情学情而编制,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和减负高效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校本作业应该如何提高其实用价值。通过对校本作业现状的分析,思考校本作业如何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方面进行设计和编制,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校本作业 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17-02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因此,校本作业作为当前重要的教学辅助材料,其革新也必须提上日程。
一、校本作业现状的分析
校本作业相比于统一征订的教辅而言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符合本校学生的学情、精选精练避免了题海战,从而达到了减负高效。 再如,大部分校本作业都是在详细分析教材的重难点、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备课组长把关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因此与教学结合紧密。
但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大多数校本作业存在的问题。
1.以各种应试型练习题为主的校本作业占据大多数。许多语料乏味、陈旧,缺乏时代感和新鲜感。
2.练习内容与教材文本重复或以教材知识点的重复训练为主,限制多,缺少发挥余地。而且原创题目少,缺乏针对性。
3.题目区分度差,练习难度与因材施教理念相悖。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全体同学做同一份作业,造成优生吃不饱,薄弱生吃不了。
上述的问题反映出目前大部分校本作业编制的思路仍然还处于以语言知识的机械训练为主的状态,对其育人价值挖掘甚少。以下笔者将重点从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谈谈对校本作业改进的思考。
二、校本作业的反思与改进
(一)通过校本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1.围绕“话题”编制校本作业,培养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提出:语言学习需要逐渐积累。教学要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因此,一份好的校本作业应该是通观全局,有延伸性和连续性,做到点、线、面结合的。
以《新目标 Go For It》教材为例。《新目标》教材的脉络就像一张网:纵向的是单元顺序,横向的是话题,同一个话题出现在不同册教材中。厦门市教科院杨鹏辉老师曾提出“一条线几个点”的观点,他认为话题就是那条主线,而构成目标的知识就是点,它们是由那条线串起来的。迁移到校本作业的编写中也是一样。以“people”话题为例:
仍然是那条线,但从教材整体来看,构成话题的知识点更多,在编制校本作业时,如果能够相关知识互相渗透,旧知带新知,新知滚旧知,就能够使知识由点及线,形成整体。“点、线、面”紧密结合的校本作业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有效整合校本作业与多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用英语的渠道。
笔者曾在初一年段举办 “英文配音”比赛。在报名、预备到比赛的长达一个月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参与面大,他们自己在网络上寻找视频资源和配音网站,主动合作训练,而这一项校本作业也是所有英语学科作业里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项。另外一件事也给我启发:在教学《新目标》七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为了解决12个月份的记忆困难,我以英文歌曲《the months of the year》来辅助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网络资源、音像视频等的利用拓展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让英语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再如在阅读方面。目前可用的阅读材料种类非常丰富,彩绘本、简易读本、杂志、各种App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把兴趣点跟英语的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阅读小组是一种不错的学习形式。笔者在学生当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我在某一个班级成立了阅读小组,每组5-6人,分派一名组长负责。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阅读计划,每周安排一个时间进行阅读心得分享。这项活动只在启动阶段我给了一些建议,后期由组长全权负责,结果发现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阅读小组活动运行良好,而这个班同学的阅读兴趣也明显高于我的另一个没有组织活动的班级。
3.强化校本作業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如《新目标》七下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话题是“neighborhood”。校本作业可以设计让学生绘制一张简单的自己学校附近的地图,然后写一个简要的介绍,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二)通过校本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思维品质界定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1.以开放型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以《新目标》七下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的预习作业为例:
☆你知道哪些食品的英文名称,请写出来。
☆上面的食品中,你喜欢和不喜欢的食品有哪些?为什么?
☆儿童节就快到了,你要和朋友们去哪里狂欢?打算吃什么?
这一预习作业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并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与真实场景的结合又使得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给了学生很大的交流空间。
2.通过校本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归纳总结能力。
如每节课后的summary,很多教师习惯于PPT直接呈现,而也有的教师宁可留出多一点的时间来给学生自己回顾归纳,后者比前者更加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同样,在校本作业的编写中,我们也可以有类似的尝试。
以《新目标》七上“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单元总结为例。原来的模式是:
I.科目名称:语文_____ 数学_____ 英语_____…
II.描述科目的形容词:有趣的_____无聊的_____…
……
这样的结构类似于翻译,学生的思维是被牵着走的。练习做完之后他们得到的只有词句的背诵,而缺乏对单元脉络的梳理和理解。真正的“学霸”往往都很善于自己思考和归纳总结。因此,我建议把归纳总结做成思维导图的形式,适当留白给学生去总结思考。
再如在校本作业阅读语料的选择方面,厦门市教科院组织一批专家编写的《中考复习指导》给我们很大启发。这本材料里面收录了许多话题语篇,这些语篇的结构非常具有代表性。例如:关于“发明创造”话题的语篇,其结构通常是“发明的历史——演变(或者优劣势)——未来的预测”等几个方面。在校本作业中设置这种可以归纳出“类结构”的语料,让学生观察和归纳文章结构,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
3.用更加灵活的校本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要,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
要让学生有创新,教师首先就要积极动脑,勇于创造。我听过一节音标教学的公开课,其大任务设计我至今记忆犹新。这节课教学了/i?藜/ /e?藜/ /u?藜/三个音标。本节课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熟读和区分这几个音标。她设计的大任务是用这三个音标根据以下范例来编一段chant。
这一任务既达成和检验了教学效果,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我们在校本作业中设计一些类似这样的创新性的作业,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呢?
合作探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中会出现各种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合作探究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交流探讨的机会,能够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
Project是厦门教科院的杨鹏辉老师多次力推的一种作业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某一个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笔者曾经组织学生分组研究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每组四名同学,挑选一名组织能力和学习基础好的当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和推进研究进行。三名组员,一名负责制作Word文档,粘贴展示供同学们课余学习;一名同学负责制作PPT;而PPT的展示工作由第三名组员负责。负责展示的組员基础一般,相对而言学习自觉性比较差,为了防止在研究过程中边缘化,因此被指明承担展示工作。这样每名同学各司其责又互相合作。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的方式使语法的讲解不再枯燥,同时使学生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锻炼了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编制校本作业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工程。为了编好校本作业,一线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校本作业方面我们要改进的还有许多,多一点思考就能够让校本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