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剧视觉表现的特点与创新
2020-04-20王玮婧张宇琪
王玮婧 张宇琪
【摘要】自上世纪末,西方音乐剧风靡全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深刻影响了英语国家乃至全球的文化娱乐。2015年,美国音乐剧《汉密尔顿》横空出世,轰动一时。本文重点从舞美与舞蹈两个角度入手,分析这部百老汇现象级音乐剧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西方音乐剧;《汉密尔顿》;视觉表现;特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018-01
【本文著录格式】王玮婧,张宇琪.西方音乐剧视觉表现的特点与创新——以美国音乐剧《汉密尔顿》为个案[J].北方音乐,2020,02(03):18,27.
音乐剧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产品,它协调融合音乐、戏剧、舞蹈等诸多元素,给观众以多重感官的享受,视觉享受是最直观的一环。舞蹈与舞美等视觉手段,强化了音乐剧的叙事性、实现了气氛的渲染和风格的塑造。
一、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包括灯光与布景等,根据剧本,还原剧中环境、塑造角色形象,对渲染气氛、烘托主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密尔顿》中,舞美各元素实现了经济与多样的统一,并在相互协调中创造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世界。
(一)灯光
漢密尔顿音乐剧的灯光设计师豪威尔·宾格里荣获第70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奖与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灯光奖。整体来说,汉密尔顿的灯光使用十分经济。全程只用一组灯光集,却能在与布景和音乐音效的共同作用下,制造出50首歌曲场景中各不相同的效果。在剧中,不同颜色的灯光被用于渲染不同的场景,烘托不同的气氛:白色灯光被用于刻画人物,产生雕塑般的效果;深红色灯光烘托战场,伴随闪电的蓝光表现暴风雨,波光闪动的蓝光则表现海面。在重要的人物出场与独白时,精准的聚光灯定位也发挥了重大作用。灯光还表现了空间的变化,通过舞台上光线明暗的调整,为观众提供更多理解剧情的线索。
(二)布景
1.经济性原则。汉密尔顿音乐剧的故事在时间上横跨了数十年,讲述了主人公汉密尔顿的大半生;空间上则涉及许多地点,从约克镇战场到汉密尔顿家的厅堂。尽管场景如此丰富,剧中的布景与道具却依旧遵循了经济性的原则,不是一味追求真实精致,而是通过大量细节充实场景。例如在表现战场时,演员手中仅有手枪作为道具;白宫的场景里只摆放了华盛顿的书桌,桌上只有一只酒杯和一瓶威士夜。
2.隐喻。在场景的设计上,科林斯还采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例如剧中的重要道具,一个附带脚手架的二层式木制结构、两座台阶、一个活动楼梯以及大量用以连接滑轮组的绳索皆是出于木匠之手,在18世纪的美国,木匠往往也是精于造船的工匠。通过这些道具的布置,设计者将美国比喻为一座大船,汉密尔顿的故事正发生在这座大船出海之始。剧中的背景也大有讲究,演员周围始终环绕着砖墙,仿佛工人们在脚手架上辛勤工作,为修建高楼大厦而挥洒汗水。
3.可动道具的应用。剧中所用的可动道具并不多,最为出彩的莫过于舞台中央的转盘,不仅表现了人物关系、凸显了重要情节,还象征着故事发生的时间次序。例如在曲目《知足常乐》(Satisfied)中,汉密尔顿妻子的姐姐安杰利卡在汉密尔顿的婚礼上回忆这对新婚夫妇的初遇,此时转盘加速逆转,灯光交替闪烁,转盘上的其他演员也加速退回到过去的状态,表现出时间的回溯,倒叙开始。
二、舞蹈
舞蹈作为音乐剧三大要素之一,是推进音乐剧情节、表现戏剧冲突的最佳手段,在抒情状物、渲染气氛、展示技艺和表达心理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汉密尔顿》中的舞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了百老汇音乐剧的规则,实现了对传统的突破创新。
(一)角色塑造
优秀的编舞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既能体现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能展示角色的内心活动。例如华盛顿初登场时,虽遭遇战败,但仍对革命饱含热情,决心取得成功,所以周围的伴舞的动作都是坚定有力的,这与他的形象、心态完全一致。
(二)推动情节发展
舞蹈能直观易懂地展现音乐剧中的故事情节的转折。舞蹈演员在舞台上随舞曲变化舞步,使得戏剧情节得以发展,剧中人物间的戏剧冲突得以表现,形成了一个个具有极强戏剧性的舞蹈场面。
(三)增强表现力
1.丰富舞台画面。《汉密尔顿》中很多舞蹈动作和情景都在表现演员歌词或台词中提到的内容,给观众更加生动形象的体验。如介绍汉密尔顿的身世背景时,提到他的表哥上吊自杀,后面就有伴舞做相应演出。
2.舞蹈烘托舞台气氛。舞蹈动作的辅助,能让观众更好地感受演员的情绪,调动气氛。如每次歌词“rise up”出现时,舞蹈演员都会迅速以手指天,表现了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革命家要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创建新的民主国家的决心。
(四)突破传统
1.舞蹈类型的改变。传统音乐剧的舞蹈类型主要有芭蕾、踢踏、华尔兹、小步舞、伦巴、桑巴和探戈等。《汉密尔顿》中加入了爵士、嘻哈、吉特巴舞等快节奏、随意性较强的舞蹈,与汉密尔顿打破传统,采用嘻哈乐的形式相呼应,也是对传统舞蹈形式的一大创新。爵士之类的舞蹈起源于非裔,表达了黑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这与汉密尔顿他们的处境非常相似,这样的舞蹈更能表现他们的不满和奋斗精神。
2.演员的突破。百老汇一直都因种族歧视而饱受骂名。音乐剧中几乎不会出现非裔演员。但《汉密尔顿》却突破了这一局限,彻底摆脱了种族偏见。汉密尔顿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建国前后,剧中的历史人物华盛顿、艾伦·波尔等都是白人,但演员却用了非裔,剧中群舞也几乎都是非裔。这或许是考虑到黑人更加擅长嘻哈,却也暗喻着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将如英国殖民统治一样逐步瓦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剧《汉密尔顿》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独具匠心的视觉表现设计功不可没。与其他表现形式相互独立又相互辅助、相互协调,共同打造出别开生面的深刻视听盛度。
参考文献
[1]Barbour D.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Hamilton Rewrites the Rules of Musical Theatre[J].Light& Sound America,2015.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3]李蔚,许炳坤,余国升.西方音乐剧的创新精神透析[J].中国戏剧,2007(2).
[4]慕羽.音乐剧艺术与产业[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
[5]文硕.音乐剧的文硕视野[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6]许俊颖.嘻哈精神打造美国梦解读百老汇现象级音乐剧《汉密尔顿》[J].上海戏剧,2016(6).
[7]徐梦天.历史的颠覆——音乐剧《汉密尔顿》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8]余乐.带你去看音乐剧[M].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5.
[9]张甜甜.百老汇现象级音乐剧《汉密尔顿》探析[J]. 文学教育,2017.
[11]訾娟.万世巨星——韦伯和他的音乐剧[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