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改进路径探究

2020-04-20崔婷婷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改进路径德育功能音乐教育

【摘要】伴随着高校音乐教育的蓬勃开展,音乐教育的许多功能也崭露头角,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功能、德育功能、心理治愈功能等应有尽有。但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其“德育功能”。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古代、近现代、当代的中国都可看到德育功能的影子,可见其重要性。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视角出发,就其德育功能展开探究,并就如何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促进其各种德育功能全面实现给出具体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改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7X(2020)04-0113-02

【本文著录格式】崔婷婷.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改进路径探究[J].北方音乐,2020,02(04):113-114.

高校音乐教育一般选取具有相当教育意义的音乐篇目或资料充当“教育素材”,这就必然意味着德育功能是其首先应实现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秉承了“素质教育”“生命教育”“德育美学观”等理念,其衍生出的德育功能主要指向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发展成为人格高尚、心理健康的新时期栋梁之才提供了宽而广之平台,搭建了稳而健的桥梁。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爱国情操培育”和“优秀健康人格塑造”

高校的教材所呈现的音乐篇目不是随意、胡乱选择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优秀的作品呈现出来,而且它们总是发人深思、令人潸然,且给人全新的启迪教育意义。《黄河大合唱》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育意义重大。该音乐作品在曲调上如泣如诉,既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极大控诉和愤恨,也是一种强力的爱国号召,激励着人们不断抗争,不断为国家自由、民族统一而努力。初次听这首音乐,学生的感情仅仅停留在审美上,随着音乐旋律和曲调的演绎,学生从单纯的欣赏审美上逐渐上升到浓郁的爱国情感上。它点燃了学生澎湃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让学生在多种复杂的情感中感受“爱国之情”的坚定;《祖国,慈祥的母亲》同样十分优秀,唤起了游子强烈的思想与爱国情感,强烈的爱国情感往往与不卑不亢、优秀健康的人格紧密相连。这些音乐作品让学生爱国但不仇敌,愤恨但不自卑,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可见,“爱国情操培育”与“优秀健康人格塑造”的音乐功能实至名归。

(二)“集体主义培育”和“团结协作风格树立”

音乐是人类心灵语言的最美表达,音乐歌唱印证了历史文明的发展,印证了民族文化的璀璨与丰富,折射了不同名族之间心连心、手牵手、共命运的决心与勇气。如《爱我中华》便道出了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之意。在唱法上,不同的音乐篇目要求不同的唱法和演绎,或集体合唱或个人演唱(带音乐伴奏)或载歌载舞。但无论是哪种音乐演绎方式,对团结协作、集体发挥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高校的大学音乐课堂中,集体合唱演绎十分普遍。“音乐合唱”要求合唱者必须具有相对较强的音乐协调性和配合力。如果音准、音色、音量等三方面的协调度不够,合唱就会给人一种敷衍了事、嘈杂混乱、叽叽喳喳的感觉,这便丧失了音乐本身的灵魂,其德育功能的实现便无从谈起。因此,合唱音乐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同时在合唱中,学生们很容易树立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优良风格,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审美情趣培育”和“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一个显著的不同点便是,它更加关注美的东西、善的东西、真的东西,并通过歌词、曲调、旋律展现出来,对学生的审美产生强烈的震撼力,继而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音乐能荡涤心灵污浊之物,给予心灵纯正、澄澈的净化,心灵得到净化之后的学生,在面对假、恶、丑时便有了自身的看法,一则不去苟同,不去随波;二则会去批判、去鞭笞、去改善。高尚的审美情操源于纯净的心灵,音乐的教育的德育功能在此方面的作用是不同忽视的;再者,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善于拿音乐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音乐教育便是在传递文化、渗透文化;音乐训练对学生意志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对学生创新力、探究力也至关重要。在新时期,当代青年不仅要具备审美情趣,各种能力均要和谐发展,音乐的德育功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促进作用。

(四)“促进批判创新”和“培育自信健康风貌”

音乐教育的内容颇多,它不仅是单纯的欣赏和学习,在欣赏中,还要做到会鉴赏、会发现、会探究、会创新。这是德育教育功能指向的一个方面,即“批判创新”的功能。首先,在音乐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理性看待音乐文本内容,教会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内容与思想,形成先感性再理性的音乐学习观;其次,去鼓励、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的“音乐创新”。这并不是易事,从歌词的创新、到旋律、曲调的优化,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坚持力;再者,音乐表演需要学生具备不畏惧、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自信表演素质,怯场、自卑的人是难以胜任音乐舞台演出任务的。在唱、演的音乐实践学习中,很多学生逐渐树立了自信健康的生活风貌,这对其以后人生的道路的选择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一把钥匙,它不仅能打开通往学校之门,也能打开通往社会之门,完善的音乐教育活动将德育功能发挥出来,学生所得到的受益将指引着其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更辉煌的奇迹人生。

二、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功能实现的可行路径

(一)优化音乐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凸显音乐德育功能

“理念”是“行为”的有效指导,正所谓“行为尚止,理念先行”。对于高校而言,音乐教育同样如此。何种的音乐教育理念,才能推动各种德育功能一一登场并巧妙实现呢?这值得关注,也值得高校以及其所对应音乐教师的思考与研究。音乐教育是知识传播的主要路径,能传播关于音乐领域的理论与技能知识,但它的功能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其他,其中,德育功能便是其一,它在课堂上虽十分内隐,但在教育理念上应尤为凸显。因此,教师的音乐教学理念应打破常规,不再思维定式,而是将以“重爱国、塑身心、提审美、促发展、强能力、健情操、驻自信”等诸多德育功能为代表的德育理念置于教学的首位,使音乐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凸显德育功能的特色。有了理念的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便有了指导、有了方向、有了目标。诚然,国内的教育理念虽用起来“得心应手”,但音乐教育也应走出国门去呼吸新鲜空气,借鉴外国先进理念,让德育功能更好体现,如“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便值得借鉴。

(二)创新音乐课程教学设计,设置中巧渗透德育功能

要想凸显德育功能,音乐课程在设置与设计上也应有所倾斜,将始终重视“音乐知识”“音乐技巧”的课程向重视“德育功能渗透”方面转变,做到“三管齐下,协同发展”。音乐教育理应提升音乐素养,但不仅仅如此,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各种教育目标相继出现,这对教学课程设置来说是一大挑战。而为了迎合德育功能的实现,课程教学设置应如何铺设呢?要遵循“理论”“实践”“德育”的原则,将音乐实践课的比重相应地增大。在课堂上,理论课的比重总是占据绝对的优势,而实践课少之又少,德育功能的凸显除了在理论上细细地渗透、说教,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开辟获取多元德育素养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平台去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健康人格、自信风格等。说到实践课,最有效的实践便是“音乐舞台合唱”,这是有条件、有必要的。这种音乐实践对学生各项能力、素养是一个综合的培养、综合的锻炼。高校应重视课程设置,并配合教师提供给学生机会。

(三)内容与方法要与时俱进,促进音乐德育功能实现

在德育功能的指引下,对于高校而言,音乐教育的内容也要推陈出新,不能再陈旧无味。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呈现给学生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滌荡心灵、陶冶情操呢?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音乐内容慎重选择。要依据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需求、个性发展、文化层次、音乐修养、生活经验等,选择适合他们的作品,让他们乐于接触,甘愿去学;二是,音乐内容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有蓬勃朝气;三是音乐内容要具有启迪教育性,能让学生从中获取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科学价值观。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巧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如各种音乐演出、音乐互动游戏、音乐话剧表演等。除此之外,还可引入“音乐健康疗法”的教学法,即让学生们在一起倾听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感情更为细腻,让污浊一扫而空,接着呈现美的情、美的意蕴。再者,对学生进行器乐的训练也是“健康疗法”的途径之一。器乐能发出美妙的旋律,有象征意义,对德育功能的实现十分重要。

(四)音乐教师应提升自身能力,促进德育功能巧实现

“音乐教师”在整个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无人能及的,其角色也是不可替代的。对学生进行音乐德育渗透,如果缺失了教师的作用,便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指导,失去了智慧性与高效性。那么,音乐德育渗透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低效性可想而知。当然,优秀的教师之于“德育渗透,功能展示”事半功倍,但素质较低的教师会让德育止步不前,更甚至适得其反。鉴于此,音乐教师提升德育素质,并强化与之相关的教学技巧、能力显得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应创造机会,让教师去培训、去进修。该培训哪些内容呢?德育意识要唤醒,德育能力要提升,这是最基本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教师的情感、职业道德、思想政治、德育理论、德育教学技能等。这些内容庞大复杂,不可在短时间内习得,高校要注重引导,并将培训纳入教师考核之中,进行适当鼓励;其次,教师自身应主动自学、主动吸取新知识、获得新能力,以迎合时代发展对音乐教师的“德育”要求;要秉承孜孜以求、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之心,誓要全面提升自我。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实现是犹如一张缓慢展开的画卷,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但展开的过程是往往是困难而值得期待的。对于高校以及高校音乐教师来说,要明确,音乐教育中各式各样的德育功能璀璨绽放,外显或内隐于音乐教育中,不能忽视也不能忽略。要改建教学理念、方法、内容,也要提升音乐教师能力与素质,使其在组织与展现音乐课堂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将德育的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才能让学生大受裨益。

参考文献

[1]廉明.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改进路径[D].西北大学,2012.

[2]詹芳.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徐端倪.音乐艺术在高校学生中的德育功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4]赵若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发挥德育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王怡.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效率问题及其改善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崔婷婷(1981—),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猜你喜欢

改进路径德育功能音乐教育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改进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路径探微
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改进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