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唱段《万里春色满家园》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探究
2020-04-20郝润华
【摘要】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歌剧,题材上大多以人民英雄事迹、民间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故事等为主题。《万里春色满家园》选自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主人公田玉梅饱含着对敌人的愤恨、对生死的无惧、对亲人和孩子的不舍,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的独白。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田玉梅对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赤胆忠心的光辉形象。本文通过对歌剧的音乐分析、演唱分析、情感把握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对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发展的启示,揭示出民族歌剧在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物形象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音乐分析;演唱分析;情感把握;党的女儿;万里春色满家园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070-01
【本文著录格式】郝润华.歌剧唱段《万里春色满家园》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探究[J].北方音乐,2020,03(05):70,82.
《党的儿女》是一部跨时代的史诗,是中国民族歌剧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这部歌剧讲述的是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田玉梅所在的地下党组织遭受到严重迫害,因叛徒告密,大部分党员牺牲,只有田玉梅在老支书掩护下死里逃生。她遵照老支书生前遗嘱,找到已是叛徒的原区委书记马家辉,报告老支书临行前说党内有叛徒的消息。叛徒马家辉和白军团长设下埋伏,想要歼灭游击队,又想在乡亲们中间造谣诽谤田玉梅,将罪名扣在她的头上。田玉梅的真挚化解了七叔公的疑惑,揭露了马家辉的叛变。玉梅独自一人上东山寻找党组织,路上先后遇到了女党员桂英和慧珍,三位坚强的女党员和七叔公组成了党小组领导群众继续坚持斗争。在这之后游击队员小程与她们取得联系,小程来取给养时被敌人包围,玉梅为掩护小程,挺身而出,英勇就义。这一故事背景决定了歌剧的情感走向,从而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田玉梅这样一个英勇的女英雄形象。
《万里春色满家园》是《党的女儿》第六场中田玉梅在英勇就义前的内心独白唱段,它是歌剧剧情的最高潮,也是歌剧情感的升华。歌剧在音乐创作方面继承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和吸取了西方歌剧的经验,采取主题贯穿的发展手法,融入中国民间小调音乐,采用戏曲中连缀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求和多角度实验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迎合了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审美要求,成为我国歌剧艺术百花坛中独具魅力的一束花。
一、歌剧《党的女儿》音乐分析
(一)《党的女儿》创作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党的女儿》的曲调来自江西的民歌小调,歌剧创作者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是一直把创新作为自己的追求,将家喻户晓的革命故事与现代观众的精神相契合。
在创作思路上《党的女儿》重新采纳了在新时期被中断了的戏剧板腔体音乐手法,以及主要唱段中加入了歌谣体的演唱形式,这种不同腔式和板式的交替运用,使歌剧音乐语言和音乐戏剧化冲突更加丰满,民族风格和特性也更加鲜明,与大众的审美也更贴近。
(二)二度创作的美感体现
任何一部歌剧或歌曲在创作完成之后都需要通过演唱者的二次创作才可以登上舞台展现给观众,《万里春色满家园》这一唱段是民族声乐女高音的一首咏叹调,无论音色色彩、专业技能、情感把握、舞台表现都需要演唱者高超的专业音乐素养。歌唱家将田玉梅英勇的形象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在演唱时感情丰富、用情真切,将专业技巧和人物性情相融合,也将字韵、声韵、情韵极为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追求。可以说《党的女儿》这部歌剧,音乐的构思做到了精雕细琢;情节的设置,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激动人心的音乐,直击人的心灵最深处。
(三)曲式结构分析
《万里春色满家园》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是带引子和尾声的并列单三部曲式。
曲式结构:引子+A部分+B部分+C部分+尾声
引子(1-39),加清角的d商调式,这部分是该部咏叹调的引子,节奏较为自由。从前奏开始,强拍和弦塑造了田玉梅内心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决心。田玉梅对敌人愤恨,革命意志坚决,明确地表达着自己的信念,是充满正气的一段。
A部分(40-86),加清角的d商调式,这部分是该部咏叹调的第一部分,速度和情绪相较于A部分而言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整个曲调开始转入婉转深情的状态,结构上采用节奏模仿。这段用了五个连续的“告别”,表现出了田玉梅对家乡眷恋,也表现出田玉梅对就义赴死义无反顾的状态。
B部分(87-120),加清角的d商调式,这部分是该咏叹调的第二部分,采用句头模仿和节奏模仿。来诉说田玉梅对从前生活的追忆,表现出田玉梅对亲人的不舍。
C部分(121-200),加清角的d伤调式,歌曲节奏变为小快板。采用部分重复和主题模仿和扩充的曲式结构,表现了母亲对孩子叮嘱和安慰以及母女俩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和期盼。
尾声(201-241),加清角的d商调式,这部分是该咏叹调的尾声,节奏较为自由。对引子变化重复,速度也回到开始,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内心渴望着“来日花开满神州”,对美好的未来的坚定,对革命胜利抱有信心以及期待黨组织的胜利……种种行为,体现了主人公田玉梅宁死不屈的气魄和英勇的大无畏精神。
二、咏叹调《万里春色满家园》的演唱探究
(一)《万里春色满家园》的演绎特点
《万里春色满家园》融合了戏曲和民歌的唱法,又大胆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声音强调音色和力度,展现出女性的唯美之情,人物的刻画以及方言的应用,使音乐更丰满。从舞台布景、人物角色、以及故事的内容来看,中国的民族歌剧更像是融合了中国戏曲舞台和西方戏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观众们能直接感受舞台表演、代入故事情节、欣赏直击心灵的演唱,在与情节融为一体的同时,又与表演者保持一定的距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戏里戏外都使中国民族歌剧更具魅力。
(二)《万里春色满家园》的演唱处理
所谓歌唱,演唱者声音色彩的变幻、音量的对比控制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方式。若是一部歌剧或一个唱段只用一种音调,没有对比冲突,就会给人一种平淡、乏味之感,也就无法诠释作曲家想要表明的情感体验。《万里春色满家园》这个片段,如果都用强音来表现,那么将不能体现出悲壮的感觉,主人公情绪的起伏,要做到有强有弱、有浅有深、紧拉慢唱、柔中带刚,既有坚毅的信念还有不舍得情感...所以说歌唱中只有通过音色的不断变幻和音量的对比控制才能增强人们对音乐的认同感,使音乐真地做到声情并茂。
(三)《万里春色满家园》的情感处理
责任感与悲壮性的统一。在歌剧中,田玉梅的大义,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明朗朗的天”,她的离去使我们每个人心头震撼,悲壮赴死换来了我党的永生。“不犹豫,不悲叹”演唱时情感上的坚定有力,声音力度加强,宽厚的音色,饱满的情感,以此来突出主人公的英雄气概。“孩子啊,你紧紧依偎在娘身边”情感上的不舍与激动,几个告别的歌词随着曲调的变化层层递进,推动了人物情绪的变化。“苦中带甜”体现出田玉梅在临别时的不舍情怀,强调她赴死的悲壮。
纯朴语言与精巧音乐的统一。田玉梅在怀念家乡时的娓娓道来,绿水青山到生养的土地到茅屋顶上的炊烟再到自己亲人孩子,场景的由远及近,感情的逐渐升温,用歌声来扣人心弦,体现着田玉梅内心中“风风雨雨都经过了”的豁达之感。音乐上的“坚毅——委婉——怀念——不舍——展望——激动”女人内心细腻的情感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作曲家将音乐的情绪与之相和,这种统一巧妙地刻画出了田玉梅的人物性格,成就了中国的民族歌剧。
我始终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之际,都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情,我们要将像田玉梅一样的革命先烈精神继承并发扬,也要将中国民族歌剧发扬和创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将我国的歌剧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