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僧灵一的诗歌风格研究
2020-04-20张凤仪
内容摘要:诗僧是中国诗人群体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组成部分,释灵一身为唐代江左诗僧之先导,在诗僧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自幼师承与个人修行塑造了其亦僧亦俗的思想,也形成了其诗歌禅意若有若无、徘徊于僧俗之间的特色。
关键词:灵一 诗风 僧俗
僧人作诗的传统自东晋时期已始,但诗僧广泛出现并真正造成影響的现象还是盛唐之后才蔚为大观。刘禹锡《澈上人文集序》曰:“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1]P35,称灵一作为中唐诗僧的导源者,后更有人据其生平与作品认为他堪称“唐代诗僧的鼻祖”[2]P56-60,可见灵一在唐代诗僧群体中的地位之高。
灵一的诗歌在总体上不脱僧诗那种淡泊幽远、孤清冷寂的“蔬笋气”,但又有不少笔触颇似文人,乃至大胆描写情感的作品,风格徘徊于僧俗之间。但细读其文本,却可以发现文人气息与俗世情怀仅为其诗歌之表,在其字句之间深浸着禅意。
一.文士为表
《唐诗纪事》论灵一曰:“自齐梁以来,道人工文者多矣,少有入其流者。一公能克其精妙,与士大夫更唱迭合,不其伟与!”[3]P1065,在高度评价了灵一地位的同时,更解释了其中原因。灵一之所以后来居上,一是因其诗歌语言精妙,二是其与士大夫唱和而不落下风。努力摆脱僧诗中枯燥的佛偈气并以文士气质为装点,这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部分。
从题材上看,灵一现存的37首诗歌大致可分为四类:酬唱诗,多为与友人唱和及送别之作,共21首,约占57%;记行诗,多为描写自己行游所见之景及感想,共12首,约占32%;怀古诗,即《安公》、《林公》、《远公》3首,抒发了对前辈名僧的崇敬,约占8%;赋得诗一首《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约占3%。单从题材内容来看,占据其诗歌绝大部分的前两类内容多为写景,即使行游中多经寺院道观之地,诗人所写之景也多为自然景物,少有刻意描绘宗教意象之作。
三首咏怀前辈名僧之作常被人视为其僧人意识的体现,但细读这三首诗,可以看出并非如此。《安公》赞扬道安道法精深、辩才出众,广传道法,功成身退;《林公》赞扬支遁隐居山林生性高逸,不慕名利辞天子召见;《远公》赞扬惠远弃儒从佛,在庐山归隐结社引四方名士同隐。从中可以看出这三首怀古之作与其说是崇尚三位的佛法高深,不如说是景仰他们建立功业后辞荣禄而归隐的风流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灵一的诗作唯一一首赋得诗《送人得荡子归倡妇》曰:
垂涕凭回信,为语柳园人。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
此诗从题“得”中可见为宴会应题之作,作者拟女子口吻表现了自己从倡妇为荡子妇后独守空闺的幽怨,哀婉缠绵。虽是从《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中化出,但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严持戒律的僧人之作。
身为僧人,灵一本该超脱凡俗,但其诗歌中却屡屡表现出俗世情怀。他的送别诗多表现其友情:“远客归心苦,难为此别情”(《送范律师往果州》)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送别》)更以缠绵近乎情话的口吻表现离愁别绪。《送明素上人归楚觐省》为诗人送僧人明素回乡省亲之作。诗中有句:“平湖旧隐应残雪,芳草归心未隔春。前路倍怜多胜事,到家知庆彩衣新”,以“芳草归心”喻游子思乡之心,以“彩衣”贺友人娱亲之乐,可见灵一的俗世亲情之思。
灵一诗歌中也有透露出较多佛学意味的作品,如《宿天柱观》:
石室初投宿,仙翁喜暂容。花源隔水见,洞府过山逢。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类比与其时代相当的好佛文人王维的类似作品《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端坐学无生。
两首诗同为记行写景之作:开头两联同记述了诗人的目的及经历;颈联同为写景之名句;尾联同写诗人于寂静之时入定参禅。两诗不仅内容、氛围与情感基调类似,且颈联之句同样用词精妙、意境圆融,艺术技巧上难较高下。对比两诗,可以看出灵一作诗极力向士大夫靠拢的努力及成果。
二.禅意为里
灵一的诗歌从题材内容、思想情感及艺术技巧看来,都极力向文人诗歌靠拢,大改初唐寒山拾得诗中的通俗气息。但文人气质仅为其诗歌之表而非其诗中精髓,他的诗作中一行一句都可窥见诗人为僧的修行生活与超逸形象,一山一水都因经由佛学滤镜的折射而散发着禅意,细读方知禅意深。
灵一诗作多有写景之句,赠别记行都多借景抒情、以景言理,但其所写之景多自然山水而无人工痕迹,所涉之地多寺院道观而无尘世之迹。其诗除一首赋得诗或为集会应题之作,多不见俗世喧嚣,一派清净淡泊、出离人世之意。以题壁诗为例,灵一诗作中诗题注明为题壁的5首中除1首为题林泉之作,其他均为题寺院道观之作,而中唐之后的诗僧如皎然、贯休等多将题壁诗写在寺院之外,内容也“似乎并不把寺院当做信仰中心”[5]P73,对比可见《塔铭》载:“自出家至於涅槃,六根不染欲界之尘,自知道至於反真,双履不践居士之门”[6]P3962-3965实为灵一生平写照。
《禅月诗魂》中讲僧侣常“于云水而得自在”,爱好自然的旨趣“则给他们带来了两个明显的习性,一是择幽而居,二是热衷于行脚”。[7]P101-106灵一也不例外,其诗多记录了他清净自在的幽栖之居和赏山乐水的行路之修,一位超脱凡俗、醉心自然的僧人形象也跃然纸上。其诗《题僧院》云: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曰:“唐汝询曰:‘老僧多字亦好。又曰:语不入禅而有禅韵;是诗僧,非悟道僧。闲月引行,松萝带雪,景何幽也;山云应接,禅隐众多,境何胜也;总见僧院之雅僻。”[8]闲月松萝雪相映的景色幽静清远,青山白云隐老僧的境界更为僧徒独有,描写了诗人幽居之所的美景与其寻隐赏幽的僧人形象。
灵一诗歌中超然物外、清冷淡然的空灵禅意,更多源于其身为佛徒的修行。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院便送归江陵(并序)》曰:“……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1]P394,说詩僧的诗歌之清源于“定”,即参禅入定。灵一的视野因佛家独特观照方式而升华到万物有灵的境界,神灵不在无边虚境而存于自然之中,故其作品中的禅意不在诗句之表而存于景物描绘之间。看灵一诗作《溪行即事》:
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事,潭洞何从横。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诗中所写仅溪行所见:近夜之时,岸边轻烟初合,湖上明月未生,乘坐孤舟飘荡,只闻泉水潺潺之声。诗人的修行无需打坐入定,而是在从流飘荡中淡然观景,诗人的所得不必具体描述,尽在青山碧水轻烟明月之间,《唐诗归》于诗末题:“不须作禅语,自是定慧中有获之言”[9]P348正是此意。
诗僧以禅意入诗境者多矣,但却由于个人性情、爱好等方面的不同而风采各异,如皎然虽与灵一同属“清境派”,但其诗歌中体现的禅味却与灵一有异。看皎然诗作《戏题松树》: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题湖上兰若示清会上人》:
峰心惠忍寺,嵊顶谢公山。何似南湖近,芳洲一亩间。意中云木秀,事外水堂闲。永日无人到,时看独鹤还。
灵一《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一作《岑山留别》):
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秋题刘逸人林泉》:
凉飙乱黄叶,迟客橘阴清。萝径封行迹,云门闭野情。零林秋露响,穿竹暮烟轻。莫恋幽栖地,怀安却败名。
两人都善于将禅意融入诗境,但从例诗中可以看出:皎然的禅境中多有“我”的存在甚至以我为主,灵一的诗作却多抽离自我;皎然取景多为眼前之景,不加雕琢,灵一选景多为能表现情思之物,刻画精妙。两人最微妙的不同体现在同以佛徒视角观照外物之时,皎然多以自身兴味为出发点,生动亲切,而灵一则更为客观,万物洗染。可见即使身份相类、诗风相近,二人诗中禅意也因个体而异。
灵一的诗歌既有沾染俗世情怀、接近文人气质的一面,又有坚守戒律、禅心浸染的一面,处于僧俗之间。亦俗亦僧的诗风表面看来失之精纯,但却更真实地反映了时代背景下诗人的生活状态与生命意识,他的诗歌因此散发着独特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刘禹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诸祖煜.灵一丛考[J].扬州教育学报,1999(01).
[3]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罗宗涛.唐人题壁诗初探.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代文学研究:第3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孤独及.扬州庆云寺律师一公塔铭(并序)[M].全唐文:卷三百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
[6]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4.
[7]周珽等著,陈继需评点.唐诗选脉会通评林[M].明崇祯八年刻本.
[8]钟惺,谭元春.唐诗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陆永峰.唐代僧诗概论[J].文艺学研究,2002(03).
(作者介绍:张凤仪,武汉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