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0龙玉耀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化学应用

【摘要】本文论述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建议教师结合实际学情与教学现状编写和应用导学案,借助导学案的优势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导学案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A-0145-02

九年级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启蒙阶段,培养学科素养与巩固基础知识同样重要,不过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常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与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科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固有的教学资源和教材内容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与认知水平设计和应用导学案,努力构建精彩又高效的化学课堂。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深入把握教学内容

导学案由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而成,其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拥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有效运用导学案,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深入把握教学内容,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设计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和知识要点,吸引学生自觉、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诱发其学习动力与渴望,确保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了解与掌握新知识。

在教学《氧气》一课时,教师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梯度性和生活化问题的导学案,促进学生思考,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是什么?鱼儿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氧气瓶内,仔细观察木条放入瓶中与瓶外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碳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什么?通过设计这样的导学案,引导学生寻求答案,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针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师可在导学案中设置问题:你见过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铁丝在氧气中也能燃烧吗?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的水?如果实验观察不到火星四射,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设计导学案,学生在预习环节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

二、利用导学案导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呈现导学案,使其按照导学案的步骤和内容逐一展开学习,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把导学案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并根据导学案的提示学习新课知识内容,同时将遇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在学生全部完成学习后进行统一整理,着重讲解。

以《分子和原子》教学为例,教师在导学案中先呈现生活化问题:打开香水瓶塞,我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消失不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化现象切入,顺利导入新课。接着,教师演示导学案中“品红的扩散”实验,提问: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说说他们的发现及思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之后,教师讲述: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提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由此,帮助学生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随后师生一起动手操作导学案中的小实验: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肉眼看不见的分子真实存在吗?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物质在放大情况的分子和原子,引发他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运用导学案问题,促使学生合作探究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仅靠个人能力难以解决,教师可组织他们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一起讨论,引导他们开展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由于初中生个体差异明显,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理解程度也不同,教师应该先组织他们进行自主交流,讨论与分析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并做好组织与指导工作,使其深入了解所学内容,解决学习难点,并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

在《水的组成》教学中,教师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设计导学案,通过氢气燃烧现象分析水的组成,利用水的电解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简单介绍水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本节课的重点是氢气燃烧和电解水这两个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并针对实验原理和现象难以透彻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示范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化学反应表达式“氢气+氧气[点燃]水”分析水的组成,让他们深刻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之后,教师展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再次证明水的组成,分别收集正极和负极所产生的气体,并检验气体,引导他们从微观视角分析水的组成,巩固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而透彻理解新知识。

四、合理应用导学案,改进师生互动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个性设计导学案,使其能够完成导学案中的大部分问题任务。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合理设计和应用导学案,打造一些师生互动的契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围绕导学案主动提出个人对化学知识要点的看法与见解,鼓励他们自由交流、畅所欲言,思维得以发散和碰撞,最终改进师生互动的效果,促进新课学习。

在《燃烧与灭火》教学中,由于燃烧和灭火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初中生已经知道很多促进燃烧和帮助灭火的方法,教师在导学案中引导他们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自由表述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接着,教师表演导学案中的小魔术“滴水点灯”:用滴管往酒精灯的灯头上滴一滴水,酒精灯瞬间被点燃。然后提问:水能使酒精灯燃烧,那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在讨论中假设:需要最低温度、可燃物和氧气。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导学案中的实验,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热水,再放一小块白磷于水中;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等体积的红磷和白磷;将一个漏斗倒扣在水中白磷上。让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的原因,从而验证猜想。

五、借助导学案释疑,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解惑释疑、归纳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带领学生解答化学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学生通过自主交流与讨论,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答的疑惑,教师应收集归纳这些疑问,然后认真讲解答疑,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在讲解导学案中的疑点时,需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培养他们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地吸收与内化化学知识,增强记忆效果。

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过程中,教师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写出白磷在氧气中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特征是生成新的物质,发生质的变化,那么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变化?引导他们交流、讨论,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做出尽可能多的假设或猜想: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加、减少、不变,或者在某些反应中可能增加、减少和不变。这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检测几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研究出现的情况,将他们分组实验,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实验,要求如实记录实验现象、物质的状态、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等信息。完成实验之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一起归纳质量守恒定律,进而帮助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教师需努力发挥出导学案的优势和作用,精心设计导学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帮助他们解疑释惑,使其透彻理解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技能。

作者简介:龙玉耀(1979— ),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學历,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化学应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