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投向窗外的世界
2020-04-20秦晓
秦晓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这场疫情风暴中,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学生也不能幸免,他们被“禁足”于家中,不能如期开学。在全国上下“负重前行”的时候,学生不应闭眼享受“岁月静好”,而应将目光投向窗外的世界,从这次疫情灾难中受到警示、汲取经验、锤炼品格、提升能力。各中小学校不妨结合这次疫情防控,对学生开展“健康防护”“敬畏生命”“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系列教育,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鞭策他们树立远大志向。
首先,开展“健康防护”教育,增进学生对传染病防控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的了解。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既能为公共卫生事业注入活力,也能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目前师生暂居家中,学校应教会学生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国家打赢疫情防控战。一方面,学校应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精准摸排,做好疫情日报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钉钉APP等网络渠道,采取发布通告、校长致信、在线教学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护知识宣传,让他们了解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等防护知识,了解传染病的特征、产生原因和防控措施。日前南宁市十四中黄良老师在线讲授《人菌之战》,与学生回顾历史上一些影响巨大的疫情,引导学生看清疫情的本质,即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对饮食陋习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应从自身做起,拒绝吃野味,并思考如何在全社会宣传分餐制、绿色烹饪等新型餐饮文化理念。
其次,开展“敬畏生命”教育,树立尊重自然、保护动物的生态文明意识。10年前,钟南山院士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接近80%的人类新的传染病来自动物,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捕杀、食用野生动物,还在于人类不断向自然界“进军”,破坏了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可以说,疫情灾难绝不是偶发的个案,而是与人类不当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灾害;疫情元凶绝不是穿山甲等疑似病毒中间宿主,而是不具备绿色生活、生产方式的人类自己。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维持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应是这次疫情给学生上的重要一课。不妨让学生思考:“研究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此次病毒的中间宿主,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始于去年9月的澳大利亚山火仍在燃烧,它将给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影响?”“东非大量蝗虫正在侵吞农作物,为什么会发生蝗灾?”以这些紧扣现实的生态问题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关心,进而鼓励学生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并倡导学生用点滴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如践行垃圾分类、节约用纸、按需点餐等。
再次,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引领学生感受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生发由衷的爱国之情。2003年,全国人民并肩抗击非典;2008年,社会各界鼎力支持震后灾区重建……而今,各地迅速抽调医疗队驰援武汉,建设工人昼夜奋战,以最快速度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关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每当国家遇到危难,中华儿女总能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当前正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时机,学校可以开展征文比赛,让学生以疫情中涌现的最美人物为素材,讲述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以此引导学生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组织学生观看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向学生提出“不信谣、不传谣”的要求,助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以触动人心的话语向学生提出捐款倡议,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守护家园。
最后,开展“使命担当”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树立成为卓越人才的志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的人在发现疫情后如实上报,有的人毅然成为“最美逆行者”;而有的人却哄抬物价、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顾他人安危隐瞒病情。学校应援引鲜活的案例,让学生探讨以上两类人对于世界的不同价值,让学生懂得诚实、担当的可贵及在国家危难之时牟取非法利益的可耻。当今社会公共突发灾害频发,对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致力于培养未来各领域的能手,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人为学习的榜样,以当前浮现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对于当前暴露出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监管不力、医疗物资储备不足等问题,有什么解决的建议?”“我将来能否成为像钟南山院士那样的国之栋梁?”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树立成为卓越人才的高远志向。
巨浪冲刷之后必将迎来灿烂的新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学校应加强引导,让学生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明白“无穷的远方、無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鞭策学生立志成才,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