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0-04-20罗德凤郭滨何丽斯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罗德凤 郭滨 何丽斯

编者按:自北海市海城区政府实施“海城区2015—2017新任教师人才三年成长计划”以来,罗德凤名师工作室发挥特级教师、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及其他各层优秀教师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以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提升职初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研究”为引领,采用“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总结反思”的研修模式,打造出“共学、导教、引研”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工作室成员开展大量主题式课例研修活动,通过执教、观课议课、撰写听课反思、评课活动,迅速地提高青年教师把握教材和掌控课堂的执教能力。本期选登的三组课例从课例研究的概况、自然状况下及新设计阶段的教学过程及对比,形成研讨反思及建议,如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应掌握三条原则等。在此,让我们走近罗德凤名师工作室团队,观摩其精彩课堂的思与行。

【摘要】本文以《燕子妈妈笑了》一课的教学评价为例,论述以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通过对比自然状况下的教学过程与新设计阶段教学过程,反思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 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 《燕子妈妈笑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A-0031-05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深度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真学习、真评价。再者,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其尊重学生的多元和个性化发展,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言行的评价大多局限于简单的“好”或“差”、“对”或“错”,至于评价本身是否恰当并不去细想。教师的评价变成了一道“圣旨”,学生也失去了主见、失去了自我,回答问题时拼命地迎合老师,个性化难以实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过分强调对学生的外部评价,而淡化学生的自我评价,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动性的培养,故很难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不利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笔者通过研究、设计深度的语文阅读教学,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加强学生对自我评价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评价意识,最终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一、课例研究的概况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过程

研修小组以语文S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课例为载体,以深度学习开发、培养学生评价能力为目的进行课堂教学及听评课,让自主学习这一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将教学提升到观察、了解教师已有经验和教学行为的研究层面。以研修小组合作为平台,分阶段进行课例研究:一是自然状况阶段,观察、了解教师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行为;二是新设计阶段,关注学习新理念后的教学;三是总结反思阶段,形成研修报告。

(二)教材简析

《燕子妈妈笑了》这篇课文语言通俗、充满童稚,通过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三次对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只从学习“认真”到终于学会“认真”的可爱小燕子形象。课文还从大小、颜色、外形三个方面介绍冬瓜与茄子的区别,向读者展示了小燕子通过仔细观察,不断取得进步的形象,进而激发学生向小燕子学习,做一个爱动脑筋、做事認真的好孩子。同时,课文渗透了对比观察的方法,采用相似结构的段式反复出现的方法组织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句式。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是学生体会人物感情、朗读学习不同人物说话语气的好素材。

1.对知识点的解读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燕子妈妈笑了》这篇课文要求会认生字12个,会写6个,重点指导书写“瓜、细”两个字。本地区(方言区)学生在拼读生字时容易把“ou”和“uo”混淆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要特别注意“错”字的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错、认、真、次。在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中,比较难写的字有“认、真、瓜、细、皮、次”,比较难理解的是“认真、细、躺、刺”等字词。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把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当作人来写,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把人物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课文三次观察燕子、燕子妈妈的语言、表情,从中可知小燕子让妈妈越来越满意,小燕子也一次比一次高兴,因为它一次比一次更认真,终于看清楚冬瓜和茄子在大小、颜色、外表细部特点三个方面的区别。所以它每次回来时说话的语气是不相同的,第一次用句号,第二次用感叹号,第三次用“我发现……呢”来表明心里非常高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做了这样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课文中的三次对话就很好地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是落实年段教学目标的良好载体。课后思考题“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是对第八自然段这一总结句进行分析,实际上也是对整篇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因为小燕子观察事物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它终于看清了冬瓜和茄子的大小、颜色、外表细部特点三个方面的区别。课文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写燕子妈妈告诉小燕子如何做到“认真”观察,可是从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三次可知,大小和色彩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只有认真观察才能看到细毛和小刺。小燕子自始至终兴致勃勃地观察,这是“认真”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读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自读、同桌交流、抓住本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比一比谁读书最认真,并结合课后思考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小燕子三次观察的过程与结果,懂得燕子妈妈高兴的原因。

本单元的金钥匙“写字前先看看,想想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旨在培养学生学会揣摩字形的意识和习惯,在写字教学中应少定则、少讲解,给学生充分时间揣摩、再揣摩,可以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教学“真”字,如采用“爪—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比较、揣摩,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2.对目标的解读

根据年段目标、本课内容及学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燕子妈妈满意地笑了”,讲一讲这个故事。

(3)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对比观察的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为什么“燕子妈妈满意地笑了”,讲一讲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兴趣,学习对比观察的方法。

二、自然状况下的教学过程

(一)教案设计

1.图片导入,复习生字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今天它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上。瞧,它飞来了。(课件出示小燕子飞的动画)小燕子还请来了生字宝宝,谁能做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读。

(生认读生字、认读词语)

师:今天我们跟随小燕子再次走进课文《燕子妈妈笑了》。我们一起读课题(齐读课题)。

师: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找答案。

指名读燕子妈妈的话(温柔亲切的语气);指名貼图(冬瓜和茄子图)。指导看课文插图,理解“躺”和“挂”。

师:你还知道什么水果是躺在地上的,什么水果是挂着的?小燕子一共去了几次菜园?(三次)

2.理解课文

(1)第一次发现。

师: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发现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2、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燕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板书:大、小)

师:小燕子对妈妈说了什么呢?(出示句子,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配动作读。(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用动作表示出来吗?加上动作读一读)

师: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就发现冬瓜和茄子大小不一样,燕子妈妈让它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第二次会有什么发现呢?

(2)第二次发现。

(自由读第4自然段。指句回答。板书:青、紫)

师:小燕子和妈妈之间又说些了什么呢?请在第4自然段里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指名分角色读小燕子和燕子妈妈的话。学生互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小朋友们,这次小燕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颜色不一样。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再仔细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听话的小燕子又一次飞到菜园里,它认真地看呀,仔细地找呀,终于有了新发现,小燕发现了什么?请你们在第5自然段里找一找。

(3)第三次发现。

(指名回答,板书:细毛、小刺。出示句子,指导读。

师:这么小的区别小燕子都发现了,它高兴地叫了起来,此时小燕子心情怎样?

(师范读、生齐读)

师:真是一只高兴的小燕子,老师也想读一读。

师:妈妈听了小燕子的话有什么表情?

(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会满意地笑了?(结合板书讲:小燕子观察事物很仔细,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所以小燕子妈妈满意地笑了)

师:这篇课文非常有趣,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课文,好吗?

(师生分角色合作读课文。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小燕子的话,女生读燕子妈妈的话)

(4)拓展、观察冬瓜和茄子实物。

师:前几天燕子妈妈邀请我到它的菜园里去做客呢!我还拍了照片呢(出示图),临走时,燕子妈妈让我给小朋友们带回些礼物。大家看,(师拿出冬瓜和茄子实物,分到各个小组)燕子妈妈也要考考大家,除了小燕子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三个不同地方之外,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下面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领礼物吧。

①小组内观察讨论。

②按句式说话:我发现冬瓜    ,茄子     。(冬肉白,茄肉有点黄;冬瓜花是黄的,茄子花是紫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很认真,就像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3.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学会仔细观察)我们要像小燕子学习,做仔细观察的小朋友。老师送给你们一些观察的好方法,不仅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手摸,也可以用耳朵听,还可以用嘴巴来尝,相信只要你们仔细观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二)教后反思与讨论

1.自我反思

课堂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门艺术,要求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于孩子经验不足,教师可以帮助孩子转换角色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换位思考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积极改正,从而提高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大多能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但学习热情不高,有些学生在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但下次还是毫无改进。比如学生在说话时声音较小,原因何在?其实就是自我评价的主动性不足所致。之所以难以改正,是因为没有得到主体主动、及时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本质是主动自我关注,本节课的缺失之处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我关注,失去了主动性,自我评价就失去根本的意义。

2.课后讨论

合作伙伴倾听执教者的课后反思,感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存在差距:课堂上教师的问题缺乏吸引力,习惯于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或教师代学生解答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师问题的无效。表面上学生在思考问题,实际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学生知识的“窄化”和思维的“僵化”。为提问而问,提问不加选择,其结果是提问有余,解疑不足。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学生却受益不大,或者问题过多,学生产生“问题厌倦症”,实质上师生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谈不上深度学习。

(师读旁白,女生读燕子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的话)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师:是呀,小燕子在观察的时候一次比一次认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因为小燕子懂得了更加细致的观察,会有与众不同的发现。

(四)扩展延伸

出示实物:黄瓜和西红柿。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能不能像小燕子那样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1.黄瓜是长的,西红柿是圆的。

2.黄瓜是青的,西红柿是红的。

3.用手摸摸:青瓜皮上有小刺,西红柿的表面很光滑。

师:观察发现真有趣,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你们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五)复述故事

师:学习了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1.根据提示讲故事:

2.讲故事难度升级: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这些同学真厉害,老师真是佩服极了!能把课文变成自己的语言,是多么了不起的本领呀!回去把这个故事和家人一起分享吧!

四、两次课堂教学的比较与反思

第一次教学由于准备不充分,整节课比较混乱,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教学中,教师习惯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或教师代学生解答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转变,依旧处于被动状态。课堂只是少数学生尽情表现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甘心当观众或听众,更有一部分学生其精神状态游离于课堂之外,任教师启发来点拨去,他自一言不发;任教师激情澎湃,他自岿然不动。

第二次教学“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教者再次对文本进行认真解读,梳理知识点,重新设计学习活动。此次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词;在初读课文时,由“躺在,挂在”这两个词语引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通过简笔画和课文内容充分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以“小燕子一共幾次飞去菜园?有什么发现”这个统领全课的问题切入,理解课文内容,落实词语理解、朗读训练、故事复述。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评价机会,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习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鉴别自己或别人的思维及练习。评价过程使学生再现所学知识,拾遗补缺,减少学生练习时的错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合作伙伴研讨建议: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深度学习

有兴趣才有求知的欲望,才有可能培养他们的才气和灵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语文的不竭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深度学习的源泉。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不断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切实打好语文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具备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其实,良好的习惯无非就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文章要仔仔细细地读,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做。就拿写字来说,教学生写好汉字,是汉语言学习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讲究咬文嚼字,学科本身就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学好语言文字,如果语言文字没有掌握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无法准确地表情达意。教师要以课文为依托,教学生字新词,随文讲解词语,这就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第二次教学中,执教者将“阅读、思考、表达”的语文能力训练贯穿始终。

(三)加强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激发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评价,要求评价对象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第二次教学实践很好地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等形式,这样的评价比较全面,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行为养成的效率,加快技能习得速度,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因此,要让学习真实发生,应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学习成就感、自信心、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反省意识中,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提升职初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研究——以海城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为例(课题编号:2017C108)”的研究成果,结题号:2018-444。

作者简介:

罗德凤(1971— ),女,广西合浦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从教30年,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广西特级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德育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广西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国培、区培计划”项目授课专家。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郭滨(1973— ),女,广西北海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海城区“名师领跑工程”成员,曾获广西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何丽斯(1990— ),女,广西北海人,大学专科学历,二级教师,曾获北海市海城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赛课一等奖。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